ZKIZ Archives


老人的天空 | 智能硬件已瞄準“銀發市場” 只欠“東風”

智能硬件已經瞄準了“銀發經濟”的市場,只“等風來”。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0.5%,已經超過國際老齡化標準。而2015年~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總數將從2億上升至2.5億,占比將由15%左右增加至17.17%。到203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3.71億,占總人口的25.3%,2050年將達到4.83億,占總人口的34.1%,屆時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銀發”智能硬件市場龐大

2013年9月,《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出臺,以此為起點,2014年被業界稱為“養老產業元年”。此外也進一步明確了養老產業的重要地位,並加大了對民間資本、保險資本等進入養老產業的鼓勵和引導力度。

國家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4年養老服務業市場容量或已超過4萬億元,養老產業已經進入投資窗口期,202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空間將達到7.7萬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22.3萬億元,市場機會日益凸顯。

“養老產業現在正出在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種種跡象說明產業是個朝陽產業。”北京三開科技董事長冷泓昊對記者表示。

市場供給尚未滿足真實需求

國內智慧養老的發展是伴隨著養老產業而興起的。但整體而言尚處在起步階段,行業發展依然存在許多挑戰。已經73歲依然活躍創業的於嶽亮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互聯網的門檻對於大多數像他一樣的老年人是極高的。但許多做養老產品的開發者卻沒有清楚意識到這一點。”

記者搜索了蘋果應用商店中相關的產品,大部分的App的功能都很相似:一鍵呼叫親人、電子圍欄、實時定位、心率監測、用藥提醒等,幾乎都是標配,然而記者留意了下載量,卻沒能那麽盡如人意。

於嶽亮表示,這些一廂情願的軟件開發企業,沒意識到中國老人到底面臨什麽問題,而是把年輕人的技術往老年人身上引。年輕人的腦子學習新事物一學就會,但老年人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較差。許多老年人都根深蒂固地認為,但凡與互聯網相關的,安全性都較差,圈套太多。大多數老人對此類的產品心生畏懼。

麥麥養老(上海)總經理郭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站在C端老年人群的實際需求而言,他們需要的其實既不是硬件,也不是軟件,而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服務。新興養老行業起步才兩三年時間,但是行業節奏很快。尤其是進入2016年,呈現出爆發的態勢。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有重量級的選手進來,包括險資、地產、A股上市公司、國有資本等。”

智能硬件發展需要巨頭企業

龐大的市場催生了一大批從事養老產業的企業和機構。“但市場太大,憑借我們自己的力量去培育市場,去做推廣非常辛苦,也很不容易。”郭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養老產業中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承擔風險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弱,智慧養老要真正做起來,需要大企業、大資本的介入。此外,涉及數據安全的問題,大型的企業也有一定的優勢。

從事大健康行業的唐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為我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家里老人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所以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監測到父母健康狀況的智能設備,可以及時把情況反饋給子女和醫療機構。網絡上這種產品確實不少,但功能幾乎都很雷同。也都是比較小的公司,沒有一個大品牌能讓自己覺得可信賴,畢竟像消費者最終要看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有後續的配套服務和應急處理方案。”

記者采訪發現,除了依賴在已經成熟的移動設備上的軟件外,許多硬件產品也是智慧養老的入口之一。目前市面上的關於智慧養老的硬件大多是以硬件產品本身銷售實現直接的變現,同時也通過監測獲得老人的生理數據,為專業醫療機構提供參考服務。

麥麥養老也正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進入市場初期,該企業就瞄準了機構養老。

郭飛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國的養老模式是‘9073’,即90%的居家養老、7%的社區養老和3%的機構養老。3%雖然看起來是養老產業“蛋糕”中最小的比重,但一方面進入養老機構門檻較高,同時養老機構使得企業在教育消費者成本上的支出也相對減少了。以B2B為起點,再逐步布局到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更利於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

同樣以養老機構為入口的邁動醫療,2010年從醫療器械轉型進入智慧養老領域,正也是看中其巨大的市場潛力。

“我們現在在渠道上的建設重心主要在線下,占到80%左右的比重。一方面老年人不是線上消費的主力,線上基本上都是由老年人的家人或者子女完成。智能硬件這塊比較看重實際體驗感。國內針對老年人消費的線下實體店距離成熟也比較遙遠,所以渠道上著力在養老院。”邁動醫療養老事業部經理戴臻卿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細分市場逐步成型

智研咨詢針對老年人群的內部市場作了進一步的細分,該機構數據顯示,中國高齡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500萬,失能老年人口規模龐大,突破4000萬,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也在持續增多。針對這一情況,更加細分的市場已經在近兩年的發展中逐步成型。

一些企業就僅關註在針對老年人某項慢性疾病或是某項日常需求,產品圍繞具體的單一功能深度開發。

上海恩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CEO孫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為健康醫療是在人身上努力創造價值的行業,這也就是為什麽會越來越細分化發展,因為它需要更加專業。它是無法像是金融或是其他領域一樣,犯錯的成本主要是錢,而醫療行業犯錯的成本是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孫昊創立的公司目前就只專註在老年人大腸癌的健康篩查。老年人群的內部市場細分和細分市場的容量是變幻莫測的,但企業有意識地去開發市場,並發現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從而在行業中承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目前國內智慧養老處在比較初期的階段,我們不期待短期內實現‘百花齊放’,但是整個行業要健康的發展,就需要有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戴臻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智慧養老受資本青睞

根據申萬宏源發布的報告顯示,人口老齡化和健康管理供給不足,導致養老和健康管理長期處於高景氣狀況。而華安證券的報告則表示,前景最好的是醫療服務產業,因為該產業盈利模式清晰,且國內外有大量可以借鑒的經驗。

今年6月30日,麥麥養老完成招商局創投領投3000萬A輪融資。邁動醫療、三開科技等企業也紛紛登陸新三板。此外,2015年3月,樂普醫療更是斥資1.06億參股醫療遠程心電實時監測服務商優加利。據了解,優加利目前擁有心臟移動醫療產品和基於M2M架構的數據雲平臺,該數據雲平臺已經累計存儲了1500多萬份醫用級心臟電生理數據。

從養老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看,養老產品、養老平臺、養老服務、軟件服務乃至通信信息等細分領域都越來越受到資本青睞。從政府政策角度而言,應對養老問題也已經上升至戰略高度,國家鼓勵大力發展養老產業,這是要求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

海外經驗借鑒

國內的銀發經濟市場相比較成熟市場,開發的程度還比較低。據了解,歐美、日本等市場專門針對銀發消費者設計和制造的產品種類繁多,銀發經濟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日本老人大多數和子女居住在一起,政府規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推進居家和家庭養老的社會保障措施。包括,如果子女照顧70歲以上收入低的老人,可以享受減稅;如果照顧老人的子女要修建房子,使得老人有自己的活動空間,他們可以得到貸款;如果臥床老人需要特殊設備,政府予以提供等等。

此外,日本註重運用科技手段提供優質服務,實現智慧化居家養老。例如,在社區內為老年人設置一天24小時、365天的綜合服務窗口。還有針對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會專門設計有先進的科技設備,除設置危險呼叫警報器具外,還配備具有智能傳感功能、能夠檢測出老人的血糖水平以及血壓和身體脂肪的智能坐便器等,全部數據能夠第一時間通過內置的電子互聯網設備,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到家庭醫生電腦中。

業界認為,智慧養老產業專業要求高,盈利周期漫長,國內整個養老產業的發展還處在初步階段,業內人士“仍摸著石頭過河”,坐等“東風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