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將出臺哪些措施改變“投資不過山海關”?發改委回應

“‘投資不過山海關’,提法上不一定客觀和全面,主要是形象的比喻。”

國家發改委11月17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有關情況。發改委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對“投資不過山海關”給予回應,他表示,目前東北在經濟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職能上的錯位、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問題。

周建平指出,東北地區改革和別的地方改革相比還有個問題就是如何減輕負擔,東北是大集體,還有“三工一業”,另外他們很多企業還承擔著社會職能,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還有離退休人員養老問題,有的還沒有完全分離。對東北來說,這個任務非常重,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對徹底減輕東北企業的負擔,輕裝上陣,做好國企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以下為發布會問答: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在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企改革和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等,將出臺哪些給力的具體措施,來真正改變“投資不過山海關”這種認知,釋放東北內在活力。

周建平:前不久,新聞媒體上,包括網絡上,都在流傳“投資不過山海關”,提法上不一定客觀和全面,主要是形象的比喻。

關於這個問題,從幾個點來介紹:

第一,對東北三省一區的政府,包括對我本人來說,也有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如何學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經濟社會發展的管理工作。所以我剛才說到了,可能我們要更多地學習用市場、政策、經濟和法律的手段,減少用行政的手段,這是文件里的一個宗旨。

第二,大家工作中都有些慣性思維,路徑依賴,熱衷於直接或者過細的配置資源,按照三中全會要求應該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我想,目前東北在經濟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職能上的錯位、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問題。也可能大家有不同見解,但在東北地區可能更多一點,這次文件中專門提到,首先要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內生活力。提出了在東北地區全面對標,提出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包括積極推廣“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包括先行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探索創新以“政策性條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監管有效約束”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還包括企業投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等等,從而在未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一個更好的投資營商環境。

同時,我們也在研究與全國工商聯一起對東北的營商環境定期開展評估,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地方,加大改進力度。

另外,東北三省一區省政府包括地市政府是很重視的,均研究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和辦法,在推進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設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這對改變投資營商環境有很多好處。

關於國企改革和民企改革的問題,國企改革也是這次62號文件中多次說到的方面。

東北進入計劃經濟是比較早的,上世紀末國企改革,東北也是走在前面的。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在改制後,在用人、薪酬、幹部制度等方面離真正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仍有差距。

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國務院關於國企改革的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紮實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提升國有資本質量、效益和影響力;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企業經營機制改革。

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這些都會在東北落實,包括我們文件里提出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已經著手推進,文件也提出每個省選出10-20個地方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等。

我想,東北地區改革和別的地方改革相比還有個問題就是如何減輕負擔,東北是大集體,還有“三工一業”,另外他們很多企業還承擔著社會職能,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還有離退休人員養老問題,有的還沒有完全分離。所以對東北來說,這個任務非常重,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對徹底減輕東北企業的負擔,輕裝上陣,做好國企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民企的改革,東北民企發展也是很快,數量上也不少。大家一般講到民企,都看創造了多少的GDP,對地方稅收做了多大的貢獻,東北這方面跟全國水平是不相上下,很接近的。但是,東北的民營經濟拿到全國的範圍來看,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足,概括起來是“四多四少”:生產企業較多,生產服務型企業少。一般型企業較多,科技型企業比較少;從事低端產品生產的多,從事高端產品生產的少;小微企業比較多,行業龍頭領軍企業比較少。

2015年,全國工商聯有個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排名,東北入圍的只有10家企業,浙江和江蘇、廣東有近百家,這就說明了一些差距。所以這次文件中也提出了在東北地區開展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

重點通過六個方面示範,來積極探索適應民營經濟發展,一是政策環境,二是市場環境,三是經營環境,四是法治環境,五是人才環境,六是創新環境。如果把這六個環境解決好了,對東北的民營經濟發展必然會帶來很好的有利因素。

我們現在會同工信部、全國工商聯和開發銀行,在地方申報的基礎上,評估選擇了14個城市,圍繞這六個方面逐步開展這方面的示範探索,摸索出經驗以後在面上推廣,推動東北民營經濟在“十三五”期間加快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