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募FOF首單尚未落地 “他山之石”可借鑒

自證監會正式發布操作指引後,公募行業基金中的基金(FOF)已然箭在弦上,大批公司積極籌備產品,謀求拔得頭籌,搶占行業先機。

跳出國內市場,海外尤其是美國的共同基金FOF業務早已高歌猛進。1985年3月,美國市場首只真正意義上的公募FOF的問世,明顯帶動了基金產品的銷量,同業競相跟進,使得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公募FOF變得家喻戶曉。

眼下,國內公募FOF尚未落地,市場存在諸多疑慮,比如具體操作方式,如何破解雙重收費難題,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FOF運作經驗無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為此,《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摩根資產多元資產管理團隊的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以及上投摩根國際投資部總監、全球多元配置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軍,兩位擅長全球資產配置的資深基金管理人以海外FOF模式為例,分析了中國公募FOF未來的發展前景。

摩根資產多元資產管理團隊的基金經理高禮行(Leon Goldfeld)

全球FOF市場發展

第一財經日報:國內公募FOF“含苞雖未放”,但外界卻已高看其發展潛力,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公募FOF未來的發展極有可能像美國市場占比10%那麽高。在你看來,中國公募FOF能否興起,背後的依據是什麽?

高禮行:FOF具備多種策略靈活配置的優勢,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資金規模較小很難做出投資組合,但FOF可以幫助他們做到投資組合的多樣化。

從操作層面上,相比普通的公募基金,FOF投資範疇更大,是一個相對更加有效的投資方式,就成本而言,也是更加優化的一個選擇。

日報:海外公募FOF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如何做好權益類與固收資產的配比?

張軍:一旦公募FOF運作起來,需要盡可能把各種產品線都做好。公募FOF設立了,是永續存在的,所以股票債券都會配置其中,大致可以分為保守型、平衡性、激進型三大類別。還有一類是目標日期型的FOF,具體的操作模式需要通過契約事先約定好。舉例來說,如果今年設定一個產品名為2026,即在未來的10年當中,產品組合中股票的比例逐年減少,從2016年開始是80%的股票20%的債券,到2026年,就變成了80%的債券20%的股票。如果你是2026年退休的客戶,就比較適合這樣一只FOF產品。

日報:產品的各類配置權重會定時更新嗎?高禮行:配置會中長期調整,因為本身FOF是一個中長期的投資產品,並不是投資單純某個個股的基金。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會考慮兩個層面,。首先第一個,產品在做主動的資產配置的時候,投資的資產類別,區域會根據市場狀況做調整。這個調整會按月參考量化指標、質化指標共同完成。第二個層面,對在各區域所選擇的基金進行調整,一般在6到12個月會對投資的基金進行審核以及在有需要的情況下進行調整。

日報:中國公募FOF首單尚未落地,截至目前市場對此存在疑慮。比如,當前業內熱議的費率問題,尤其是如何破解雙重收費的難題?

高禮行: 從FOF收費的合理性來看,FOF的費率應該與最終的業績表現掛鉤。從不同的層面來看,選擇什麽樣的基金管理人、組合結構如何構建,會有不同的收費模式。

換個角度看問題,FOF投資可以不拘泥重複收費,而可以以總費用與產品的業績收益比較,如果剔除費率後的業績收益是令人滿意的,那產品的收費顯然是在合理的範圍內。

FOF投資關鍵

日報:作為FOF的基金經理,在你看來,它能成功運作的關鍵點在哪里?

高禮行:進行FOF投資,首先需要構建一個戰略投資組合;隨後進行基金選擇,考慮到不同策略之間的相關性;主動進行資產配置,比如80%股票、20%債券,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和對應的周期做相應的調整。

日報:有種說法稱,外部FOF始終面臨一個調研難題,很難充分掌握同業的具體情況,能否從自身運營的角度談下如何化解這一障礙?

高禮行:依據過去的經驗,一個大的平臺以及足夠多的資源,對FOF投資是很重要的。摩根資產有一個專職研究策略的五人團隊,隸屬多元資產管理部門。他們的日常工作是專門研究超500種策略、基金經理人及其投資流程、業績情況,在什麽樣的市場環境下表現更好,這一系列研究都是為FOF投資做更好的盡職調查。

對於小平臺來講,做FOF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它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對足夠多的基金經理人做盡職調查。其次,它的規模不夠大,在費率商討方面可能缺乏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