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D打印將走進醫學臨床 國產廠商仍聚焦下遊

“現階段3D打印的臨床應用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收費環節,作為醫療項目3D打印的收費尚未獲批,目前也多是用科研經費在做臨床,但這並不是長遠之計。”日前,上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研究所所長劉錦紛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3D打印的臨床應用已經在CFDA(國家食藥監總局)的申請過程中,預期一到兩年或可獲批。

計算機建模比“打印”更重要

“對於複雜先天性的心臟病患兒的治療,常常手術時間會超過5到8個小時。而如果我們可以在術前進行打印、模擬,就可以讓醫生更好地對手術預期有所了解,增加手術的成功率。”劉錦紛說。

據他透露,經過十年時間的發展,3D打印在心臟手術領域的應用早已走出心臟模型打印的初級階段,計算機模擬+打印可以為醫者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以隸屬於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旗下的“兒科3D數字醫學研究中心”此前成功完成的一項血流動力學計算模擬研究為例,通過虛擬手術設計及計算血流動力學模擬,生動展現了預測手術過程中血流動力學參數定量化改變及血流運動軌跡,從而為降低手術風險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最早形成並發揮功能的器官,其發育過程中與血流動力學影響息息相關,在運用於治療時,利用計算機血流動力學特性模擬分析,臨床醫生可以開展基於個體化醫學影像數據三維重建計算機輔助3D虛擬手術的設計,從而尋找符合患者個體化最佳血流動力學狀態的手術方案。

目前,這一技術已為諸如心外管道FONTAN手術、肺動脈環縮術、改良體肺分流術,以及氣道畸形、胸骨畸形等患者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治療方案。

除此以外,研究中心的人員利用計算機重建技術還可以3D打印患者個體化解剖模型,幫助醫生在術前更加直觀地了解患者個體化心血管的解剖學結構,比如心臟缺陷的形態、大小、位置、程度,以及周邊組織的結構等。

“對於疑難、複雜罕見病人我們會推薦使用這樣的3D解決方案,如果得以推廣到臨床,未來有3%~5%的心臟病人可以因此受益。”劉錦紛說。

3D打印產業化仍遙遠

3D打印從夢想走進現實,仍要跨過兩道重要門檻,一道是上遊的“軟件設計”,另一道在於服務的收費環節。

3D打印軟件及服務供應商瑪瑞斯(Materialise)中國區總經理Kim Francois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在目前,日本已經將3D打印技術產生的一些費用納入了保險條目,例如:根據患者CT數據對病竈部位進行三維重建,手術規劃和手術預演這樣的一套服務和處理,保險可以報銷大約1800元人民幣。不過在國內,3D打印仍不屬於合規的臨床收費醫療服務,也尚無保險公司可以提供相應的報銷服務。

“這個行業未來的趨勢一定是產業化,但現在大家都是在靠科研經費在做3D打印手術應用的探索,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劉錦紛對此表示,不過據他透露,目前3D打印服務目前已在CFDA申報過程中,並有望在一兩年內獲批。

產業化的另一個難點在於軟件技術的突破上。

“這些年我們看了很多國產3D打印服務的供應商,它們在打印服務上可以說並不遜色於進口廠商,甚至性價比更高,但是在3D模型的設計上,也就是說在軟件實力上與進口廠商還是有差距。”劉錦紛透露。

他表示,國產3D打印供應商目前的主要競爭仍聚焦在下遊的打印制造環節,但這一環節實際盈利空間有限,但在3D醫療服務的手術設計、計算機模擬上仍有很大發展空間,目前並未獲得國產廠家廣泛關註,包括Materialise在內的進口廠商包攬了國內前期3D打印計算機設計服務,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這些進口供應商占據了市場份額的90%以上。

“其實有時我們也會感到頭疼,因為很多醫院會使用一些盜版的設計軟件,那麽在臨床使用時就會遇到各種問題,但是在國外就不太會遇到這種情況。” Kim Francois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