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大選亂象突顯美國社會分化

與往屆美國大選相比,在此前民主黨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拉票階段,本次美國大選不斷湧現出一些特殊的現象。

比如,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在此前拉票階段出現的各種出格言論,甚至表態敗選後不一定會接受這一結果,著實讓美國選民沒了方向,也在某種程度上考驗著美國的選舉政治。

如何解讀特朗普的奇怪言論?他的一言一行會對尚處於觀望狀態的中間選民造成多大影響?他們還會像往屆大選那樣成為“中堅力量”嗎?

選民嚴重的兩極分化

沈逸(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中間選民定理並不是一種公理,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結構基礎之上的,其前提是中產階級在社會中占主導。但是現今美國社會的中產階級正在塌陷,中間選民定理也就自然會減弱。選民的傾向向兩極移動,美國政治的極化是對這種社會結構變化的直接反應。也就是說在這次美國大選中,中間選民定理是不適用的。

美國社會在兩極化,特朗普的支持人數可能在民調對象之外的。民調對象多為持自由主義的建制派,位於美國社會中上階層。特朗普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的過程中,一直受到共和黨主流媒體的嘲諷與不看好。這說明特朗普是反建制派的典型代表,是代表對於美國現狀不滿的人的訴求的,而這些人長期遊離於美國主流媒體之外的,因而這次選舉不到最後時刻是勝負難料的。特朗普是用一種特殊的行為風格來掩蓋政治精明,不按常理出牌並不等於亂出牌,特朗普實際上代表了一定數量的美國民眾。

唐慧雲(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6年大選是在政黨極化和社會分裂的背景下舉行的。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極左的桑德斯現象和極右的特朗普現象。中間選民為此難以抉擇,中間選民是否參加投票還是未知數。

在美國以往的總統大選中,投票率積極性比較高的是中老年人。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是50歲以上的中下層白人,男性居多,這部分人群肯定會去投票。年輕人在大選中的投票率一直比較低,但是2008年大選中,他們積極投票支持奧巴馬。

目前兩黨候選人的支持者基本固定,希拉里獲得上層白人以及少數族裔、女性支持;特朗普主要以中下層白人、男性為主。兩黨候選人在辯論中的觀點是在夯實自己的選民基礎。

年輕選民成為中間選民,他們對兩黨候選人都不喜歡。目前,希拉里團隊根據大數據分析,對潛在的支持者進行積極動員,希望獲得年輕選民的支持。特朗普是否民調落後也不能一概而論,主流美國媒體的民調顯示希拉里支持率高,社交媒體則顯示特朗普更勝一籌。

鄭宇(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兩位候選人幾乎在所有問題達不成一致,這在歷史上很罕見的,歷史上兩黨在很多問題上是基本一致的。特朗普這種反對一切的主張,在起初得到了對美國現狀不滿的民眾的支持,但是後來這種為反對而反對,又提不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民眾對此有所疲憊。

從民調來看,三輪辯論特朗普的支持率一直在下降。在第一輪時,特朗普的當選可能性為30%,現在已經只有8%。除非希拉里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目前特朗普當選的可能性非常低。

特朗普現象的考驗

鄭宇:這次媒體對於希拉里一邊倒的支持,要這樣理解:媒體宣傳中的金錢政治當然會有,但多數媒體有自己的政治傾向和價值觀,對於這種有傾向的媒體很難進行收買。大型媒體往往有比較左翼的立場,對民主黨有較多的偏好。當兩個候選者的差距不大的時候,對於兩者的支持與批評差異較少。

但是現在美國社會日益分裂,兩個候選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這使得媒體對於共和黨的批評較多。另一方面,特朗普一些極端的政治主張引起了大多數媒體的反感。他個人的操守也存在一定問題,使得其招致了更多的批評,並不意味著共和黨的立場受到了媒體的批評,很多批評是針對特朗普本人的。

沈逸:如果特朗普不接受最終的選舉結果,會向最高法院提出訴訟,由最高法院判斷,這將是對於美國政治的一個巨大考驗。走向法院將是對美國社會走向重生還是走向分裂的一個巨大的考驗。美國政權合法性是由美國上層精英所設計的一套完整的體系,這次投票結果會證明在美國社會是精英階層占多數,還是普通民眾占多數。

唐慧雲:根據特朗普的一貫作風,如若敗選,有可能會發起司法訴訟。但即便出現這樣的情況,如2000年大選一樣,最高法院會進行裁決。問題是不少人擔心特朗普不接受裁決結果,從而引發一定的社會騷亂。2016年大選的各種混亂現象已經導致美國民主政治的國際形象受損。2016美國大選表明,美國政治需要自我調整和更新。美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正是政治自我糾錯的能力,而2016年後這種糾錯能力到底如何,可能還有待長期觀察。

(本文由“複旦發展研究院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計劃”供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