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糧接掌中紡後總資產達5000億元!但怎麽賣衣服是個問題

國資委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中紡集團公司(下稱“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中紡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資產將越過5000億關口

在中紡並入中糧之前,論資產規模,中糧已經是全球糧商老大。

此前,中糧資產超過719億美元,336個分公司和機構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倉儲能力3100萬噸,年經營總量近1.5億噸,年加工能力895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5400萬噸。同時還擁有包括種植、采購、倉儲、物流和港口在內的全球生產采購平臺和貿易網絡,並在全球最大的糧食產地南美、黑海等國家及地區和擁有全球最大糧食需求增量的亞洲新興市場間建立起穩定的糧食走廊。

一張表格可以看清中糧集團在全球糧商中的地位。

此次並入的中紡,將進一步加強中糧資產的體量,拉開與其他跨國糧商的距離。

截至2015年9月底,中紡資產總額243.47億元,2015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2.26億元,利潤總額2.43億元。

加上中紡的資產,中糧有望在今年跨過資產5000億元人民幣的關口。

最近十年左右的時間里,中糧是央企整合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04年,中國土畜並入中糧集團。

2006年,中谷糧油集團公司並入中糧集團。

2013年,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並入中糧集團。

2014年,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

筆者梳理的數據顯示,1992年,中糧的資產還只有95億元,最近十余年的央企整合加上中糧出海收購來寶農業和尼德拉,中糧現在的資產已接近5000億元,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資產的膨脹速度,都可以算得上首屈一指。

但是盈利能力上,中糧在跨國糧商中還處於墊底的位置。如何將行政指令下並入的資產發揮最大效益,還是個長期工程。

怎麽賣衣服是個問題

新並入的中紡主營業務有兩塊,其中糧油業務與中糧有高度相關性。

截至2014年,中紡油脂油料壓榨能力達到750萬噸/年,居全國前五位。中糧集團的油籽壓榨能力超過1000萬噸,領先於中紡。兩家合並後,新中糧的油籽壓榨能力預計在國內將處於數一數二的位置。

中紡的另一塊主營業務是紡織。

2014年,中紡棉花經營量37萬噸,居全國首位。棉花也是農產品,與糧油同屬於大宗產品,跨國糧商里路易達孚也有棉花業務,這塊業務中糧接管,運作難度並不明顯。

中紡還有成衣板塊,主要從事服裝、面料、家紡成品的出口業務,服裝出口業務占成衣板塊銷售收入比重超過60%,經營主體包括下屬子公司國際公司、利特華公司和東方公司。中紡成衣板塊現有服裝加工企業6家,擁有1000萬件/套成衣年生產能力。

中方旗下還有一家從事紡織印染業務的上市公司:福田實業(00420.HK)。2012年6月,通過配發新股(4.09億新股,每股1.25 港元),中紡投資5.11億港元,持股34%,成為福田實業最大單一股東,並對其擁有實際控制權。福田實業是世界最大的圓筒針織面料生產商之一,提供針織、染色、印花及整理等高度垂直的綜合服務,向超過40個國家的成衣制造商提供面料,產品包括運動服、休閑服、睡衣和內衣等眾多國際知名零售商的品牌成衣。

搞慣了糧油貿易、倉儲、加工的中糧集團,怎麽處理中紡旗下的紡織資產,外人很關心。賣糧油產品,與賣衣服做面料相比,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行業,中糧能否整合好,還有不少未知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24

國資委:中國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

7月15日,國資委官網稱,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中紡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83

中紡並入中糧 重組後面臨兩大難題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發布消息稱,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紡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國務院國資委負責監管的央企數量將從106家減少至105家。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主要是因為兩家企業的糧油業務板塊存在重合,重組既符合中糧集團做“大糧商”的戰略定位,也有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穩定的戰略考量。此外,中糧在央企重組方面也擁有著豐富的經驗。

李錦認為,中紡集團整體並入中糧集團,作為首批央企改革的試點企業,中糧集團面臨著重組後如何消化整合並入的資產以及中紡的紡織業務如何運營的難題。

整合重複的業務板塊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中紡集團資產總額243.47億元。中紡集團專註於紡織和糧油兩大主業,擁有30余家貿易子公司、海外企業和40余家各類生產企業。它也是國家三家糧食直屬加工企業之一,壓榨能力位居國內糧油加工行業前三位。

中糧官網顯示,中糧目前資產超過719億美元,336個分公司和機構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倉儲能力3100萬噸。在中國擁有超過180家工廠,230萬家終端售點遍布中國952個大中城市、十幾萬個縣鄉村。

李錦分析認為,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重要原因是兩家企業各自重要的糧油板塊存在著重合。中糧進行的是糧油為主的產品經營,中紡的業務當中也涉及到糧食,此外還有輕紡產品。戰略重組之後,把業務集中起來,突出了糧油規模化經營的特點,也有利於整合雙方優勢,促進協同發展。

糧食不是市場化的競爭性商品。李錦認為,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始終是核心問題,糧食生產是關乎民生的頭等大事,此次戰略重組,使中糧在建造“大糧商”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也有利於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李錦認為,中糧集團的重組能力很強,在央企中首屈一指,有著豐富的重組經驗。中糧持續強化資源配置能力,2015年進一步重組華糧集團和華孚集團,實現了糧食內貿、外貿、倉儲物流的整合。

重組後面臨兩大難題

作為首批央企改革的試點企業,中糧集團面臨著重組後如何消化整合並入的資產以及中紡的紡織業務如何運營的難題。李錦說:“重組要重效益,要消化吸收,不能為了重組而重組,組而不化是一個大問題。”

外界較為關註的是中糧集團存在著非主業擴張和上市企業持續虧損、效益下滑的現象。根據中糧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1-2014年,中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均在60%以上,處於較高水平。

中糧旗下現有的上市公司中,除了幾家業績不錯,其他均表現平平甚至虧損。財報顯示,2015年中糧生化虧損超過14億元,中糧控股虧損3.47億港元。

李錦認為,中糧打造的全產業鏈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粗放的業務擴張,在產業鏈上遊並不具備明顯優勢,過多過快的業務並購,使得傳統優勢業務漸漸落後。繁複的業務布局,給公司業務整合、企業管理、渠道建設等方面都帶來了挑戰。

李錦建議,中糧可以借這次重組整合業務分類,有效減少虧損。把糧油有關的業務整合在一塊,糧油無關的業務整合成另一塊,做大做強主業的同時,最大程度地走向市場化。

此外,對以糧油貿易和加工為強項的中糧來說,此前中紡的服裝紡織業務如何運營也是一個較大難題。

中紡有成衣板塊,主要從事服裝、面料、家紡成品的出口業務,中紡旗下還有從事紡織印染業務的公司,這些業務與糧油業務關系甚微。李錦分析認為,將來服裝紡織業務可能會慢慢淡化,也有可能會逐步放棄,但目前來說尚不明朗。

央企改革提速

當前,央企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集團層面重組步伐正不斷加快。國資委今年年初披露“十項改革”試點方案,近期又發布了試點擴圍名單。

今年上半年,中國建材與中國中材集團、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等3組重組企業開展了兼並重組試點。

6月初開始,多家央企邁開整合的步伐。除了五礦集團與中冶集團,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之外,6月底中國海外和中信地產業務的並購細節公布。7月初,國旅整體並入港中旅。

7月14日在國有企業改革情況通報會上,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央企集團層面重組步伐不斷加快,5組10家中央企業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還有幾組重組工作正在醞釀之中,中央企業戶數年內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

在此次會上,彭華崗表示,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方面,中糧集團、國投公司試點工作繼續深化,陸續將21項權利歸位於或授予企業,在此基礎上,選擇誠通集團、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並選擇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7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李錦認為,中糧集團作為國有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試點後的效益和經驗值得關註。此次中紡和中糧戰略重組,央企改革逐步提速。在央企重組的過程中,不僅是要做大,更要做優做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03

中紡澳大利亞公司隱瞞資產減值 巨虧4.6億元

2016年7月,中糧集團與中國中紡集團實施戰略重組,中國中紡集團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這次重組還在進行中,而最新披露的一些經營情況顯示,中糧集團接手的可能是一個"燙手山芋"。

2015 年,中紡集團資產減值損失2.72億元,形成虧損,主要是中紡澳大利亞公司的集中計提減值所致。

有書面文件顯示,近年來,中紡澳大利亞公司未如實對中紡集團上報實際情況,中紡集團於2015年年末發現後,於當期進行集中計提減值。

中紡澳大利亞公司主營羊毛、棉花貿易,近年由於羊毛及棉花市場價格持續下行,中紡澳大利亞公司出現虧損。截至2014年底,中紡澳大利亞公司總資產56109萬元,凈資產1792萬元,2014年實現收入127457萬元,凈利潤995萬元;截至2015年底,中紡澳大利亞公司總資產74044萬元,凈資產-43462萬元,2015年實現收入437426萬元,虧損46448萬元。

2015年,中紡集團虧損0.42億元,是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中國是羊毛消費的大國,國內產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只能大量從海外進口。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羊毛加工國和消費國,年加工羊毛凈毛40 多萬噸,但國產羊毛凈毛每年只有約12萬噸。為此,全國每年需進口約30 萬噸凈毛。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 年國內進口羊毛34.95萬噸,2014 年進口羊毛數量為33.24 萬噸,2015年進口羊毛數量為35.32萬噸。進口羊毛數量約占國內毛紡織原料用毛的80%,巨大的國產羊毛供應缺口使得中國毛紡工業已成為一個對國際市場依存度極高的產業。澳大利亞農業與資源經濟局預測,中國羊毛進口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25 年將在2010 年的基礎上增長12.4萬噸,達42.7 萬噸。

目前國內進口羊毛實行配額管理,每年進口羊毛配額為28.7 萬噸,配額內關稅為2%,配額外關稅為38%。根據WTO 貿易規則,配額外關稅下降是必然趨勢,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國際羊毛價格將更具優勢。因此,物美價廉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洋毛”正在長驅直入,進而壟斷國內羊毛市場,國內羊毛進口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

中紡集團的羊毛業務在2015年,銷售出現了大幅下跌。

羊毛進口業務方面,中紡集團旗下的原料公司主要從澳大利亞、烏拉圭、新西蘭等國進口羊毛,銷往江浙、河北等地區。2013年~2015年,中紡旗下的原料公司銷售進口羊毛分別為2.05 萬噸、1.90 萬噸、1.28萬噸,實現銷售額分別為18.69億元、19.43億元、4.40億元。2015年的羊毛銷售數量和金額大幅下滑。

2015年,除了虧損外,中紡集團的債務大幅上升,全部債務達到176億元,比上一年增加超過80億元。截至今年6月,中紡集團全部債務進一步攀高至約221億元。中紡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已經從前兩年的60%以上增加至今年6月的約75%。

中紡集團2015年以來的經營性凈現金流已經為負,2015年經營性凈現金流為負的約44億元,截至今年6月,這一指標約為負49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