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與趨勢作對。”這句投資精英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箴言,在今年來表現地尤為明顯,尤其是管理計算機等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們,感觸尤深。
Wind統計顯示,僅僅以129只軟件行業主題基金作為觀測維度,今年來截至11月4日,其中82只基金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下跌超過10個點,占比近55%。這些基金中,不乏去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以及明星基金經理。
“計算機行業(表現不好)最主要的是去年上半年炒了一大波,這個板塊從2009年開始就持續走強,到了去年中旬成為估值最高的一個板塊,並且遠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今年以來表現比較差,估值的均值回歸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原因。”北京一家中小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第一財經日報》。
三季報顯示,計算機行業的基金倉位已經降至2013年6月來的新低,但目前該板塊仍沒有啟動的跡象。距離年底還有不到40個交易日,可以說,今年留給以計算機為主題投資的基金經理的機會所剩不多。
外延將減速
11月7日,大盤在煤炭、鋼鐵的帶領下實現微漲,創業板指則下跌0.7%。計算機板塊(中信一級行業)下跌0.37%後今年來跌幅已經達到29.76%。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計算機三季報的亮眼表現。
前三季度,計算機板塊的163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2872.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8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約5個百分點;共實現歸母凈利潤 266.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5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約 54個百分點。
從板塊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長均達到了近年來的較高水平。
但投資者似乎對此並不買賬。本報也註意到,從統計的行業內公司的三季報情況看,行業內公司業績表現分化較大,且預計並表對業績增長的貢獻度頗大。
“測算的結果都表明, 在三季報業績25%-30%左右的增速中,約10%來自外延並購,另外15-20%來自內生增長。我們判斷二三季度的並表高峰將帶來接下來兩到三個季度的業績增長, 預計第四季度並購帶來的業績增速可以保持在10%左右。”財富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
與此同時也要註意到的是,從統計的近三年行業內公司並購情況看,業績承諾也於今明兩年集中到期,分別為11和18家者,這也會對上市公司並購整合提出新的考驗,而整合不達預期的被並購公司則可能出現業績變臉風險。
廣發證券也指出,剔除並表影響後的行業內生增速或有不及預期風險,由於2017年外延並購的增長態勢明顯不及2014年與2015 年,可能造成未來行業對內生增長的依賴更大,從而帶來增速下滑的風險。
本報記者註意到,也有券商對四季度計算機板塊的投資給出“中性”評級的建議,顯示出並不是那麽樂觀。
估值仍高
截至10月31日,計算板塊的整體估值(TTM)約為50倍,基本位於歷史中位數附近。但板塊估值中值為95倍左右仍處於歷史高位。分析人士認為,整體法和中位數估值的差異也反映出小市值公司股價仍處於較高位置。
“最根本的還是估值太高,透支了未來2-3年的增長。市場也是從看前景到看業績有這麽一個轉變,市場情緒也是周期型的,跌到一定程度也會起來。”上述投資總監表示。
該基金經理也表示,從消費級互聯網到企業級互聯網已經是大勢所趨,投資計算機的產業邏輯並未發生變化。不過,投資邏輯已經從“無法證偽”的估值提升轉向“必須證實”的估值殺跌、從非理性繁榮轉向理性回歸。
“現在大家要看到一個明確的市場前景和盈利前景才會去買它。也能看到今年有很大比例的公司在做自己的業務,講故事的比例也不太多了。”這位基金經理也表示。
華東一家券商的分析師則表示,計算機的估值處於中位水平,短期內沒有熱點主題及明顯催化劑,行情十分平淡。在此背景下,建議選擇行業景氣度高、基本面優質、估值合理、中期有明確催化劑的公司進行中期布局;此外,臨近年末,建議布局股價較高、資本公積較多的具備潛在高送轉預期的個股。
歷史統計也顯示,高送轉主題在每年年末和年初年報披露前一般都有非常可觀的超額收益。通常股價越高、每股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越大、每股凈資產越高以及流通盤越小的個股高送轉的概率也就越大。
趨勢不可抵抗
基金三季報顯示,基金持有計算機的倉位已經到了2013年6月來的較低點。這顯示,三季度基金經理對板塊有一定幅度的減倉。對應著,重倉計算機主題板塊的基金經理表現也並不好。
Wind統計顯示,僅僅以129只軟件行業主題基金作為觀測維度,今年來截至上周五,其中82只基金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下跌超過10個點占比近55%。這些基金中,不乏去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以及明星基金經理。
對三季報進一步統計可發現,基金對中遊行業的加倉較為明顯,其中建築裝飾、輕工制造、建築材料成為了倉位環比增幅前三的行業,而減倉行業方面,傳媒、計算機、食品飲料是倉位環比降幅前三的行業。
較為悲觀的一種觀點是,行業短期內大概率仍將維持震蕩,估值在當下時點雖無大幅下跌風險,但仍存調整空間,因此在配置層面建議甄選個股以獲取成長收益。
另外,雖然大盤漲至3100點以上,但在當前在外匯儲備不斷消耗的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在同步走低的狀況也可能會成為A股的風險因素之一。因此考慮到海外風險及國內匯率壓力對國內股市日漸顯現的壓力,建議短期以中性倉位應對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融通基金也認為,臨近年底,資金更加註重博弈性機會,三季度機構減倉的食品飲料、電子、汽車零部件等偏消費的板塊,要警惕市場獲利了結。
“主題上關註地方國改,尤其是國改比較積極的山東、廣東,另外,根據深港通開通在即,也會出現短期交易性機會,對白酒、醫藥、證券形成刺激。”融通進一步向本報記者表示。
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表征場內風險資金的兩融余額國慶之後持續上升,說明部分場內資金的風險偏好有擡升的跡象。
“假設如果目前資金面短期資金緊張是由於短期信貸投放、整個實體經濟需求啟動,基本上可以確定至少到明年一季度,能基本確定權益是好於債券的。整個通脹水平水平同比都是向上的。所以在這個階段通脹預期會起來,那麽大家會選擇抗通脹的資產,權益便是這一類,也就是買股票賣債券。”一位公募二級債基基金經理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