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房市,利股市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fku.html
國家放大招抑制房市,有朋友擔心:這樣會不會殃及股市?其理由是,因為壓制房市會使房地產企業收益下降,其股票就會遭到影響;還有,因為房地產與銀行休戚相關,銀行及其股票也會受到連累;又因房地產及銀行是股市權重板塊,它們下跌將把整個股市拖下去。這個推斷看似很有邏輯道理,其實不然。
眾所周知,股市是面向未來的,決定其重大走向的是市場對經濟體未來價值的預期,而不是經濟體當前的規模增減和盈虧狀況。這也就是為什麽股市與GDP常常並不相關的原因。請看股指與GDP增長率的對比圖:
你想,即使表示整個經濟體的GDP與股市也都並不同步,更何況只占局部的房地產和銀行了,它們又怎能左右股市走向呢?是不是?
那麽決定股市走向的主要因素——“未來價值的預期”是由什麽產生的呢?其實,股市最關心的是經濟體未來的效率。如果市場發現並相信,經濟體經過調整,產出效率將會得到提高,從而將使整個經濟體價值提升,那麽,當市場一旦產生這樣的預期,便會做出反應,隨之給出更高的估值,於是就推動股市上行。所以說,唯有效率才是經濟之根本,才是價值之所在,才是決定股市發展之主要力量。理解和明白了這點,接下來,我們按照這條原理來分析一下抑制房市是否會打壓股市的問題。
據報道,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經濟數據顯示,第三季度GDP增長6.7%(這與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相同)。數據還顯示,今年1-9月,商品房銷量同比增長了41.3%,而新房開工和竣工面積分別只增長了6.8%和12.1%;特別是,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了15.5%,這遠遠高於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到位資金的增長率(5.9%);而另一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長率只有5.8%,這明顯低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8.2%)。據此推知,大量進入房地產的資金並沒完全用於生產,而是用於炒房了。
還有,三季度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約為8%,但這與房地產占用的資源相比,顯然是低效的,因為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高達20%左右,而它占用的資金比例還更高。反觀工業,盡管固定資產投資約為房地產開發投資的2倍,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是房地產的4倍以上。如果更多的資源投入工業的話,產出效率將比投入房地產更好。
再有,雖然今年房地產業GDP的增長率為8.9%,高於整個經濟GDP(6.7%),但其增長在二季度之後出現了減速,其第一季度的增長率為9.1%,而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增長率都為8.8%。另外,與之密切相關的建築業的GDP增長率也逐季降低,三個季度分別為7.8%、7.3%和6.0%。反觀工業GDP增長情況,從第一季度的5.5%逐漸上升,第三季度達到了6.1%。再看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傳統服務業,也都逐漸好轉。現在這些領域還在繼續增加投入……
由上述一系列數據可見,房地產業日益成為了一個低效產業,所以,它投入越大,風險也就勢必會越大,其經濟價值也會越低。因此,抑制房市不合理的膨脹,把其中的部分資源轉移到其它產出效率更高的領域,不但能夠降低宏觀經濟的風險,而且能夠提高宏觀經濟的盈利水平,從而提升整個經濟體的價值。上面的數據很好地說明了這點。
所以說,抑制房市,盡管可能會減少房地產企業的收益,但可使整個經濟體的效率和價值得以提高。如果放任房市泛濫,那規模越大,給整個經濟體帶來的風險也就會越大。這樣的話,效率日益低下的、風險日益加大的房地產業不但不會提振股市,反倒會變成為壓制股市的負作用力了。據此道理,抑制房市,股市怎會不好呢?從長期看,應該更有利於股市的。
事實上,抑制房市過熱,也是促進房地產企業更加健康發展的有力措施。誰想要生存和發展,誰就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效率,否則將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我們看到,在當前房市加大調控力度的形勢下,不少優秀房企的股票,不但沒有下跌,反而漲勢強勁,有的還創出了歷史新高呢!這進一步有力地證明:擔心抑制房市殃及股市,這是杞人憂天。
抑房市,利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