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之後,美國將選出新一屆領導人,無論當選的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都明確表示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然而,近日亞洲仍有國家在不遺余力地推動TPP,除了日本外,新加坡的急切日益顯山露水。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近日稱,TPP的失敗將是美國在亞洲地位的“重大挫折”,毫不掩飾對美國亞太軸心戰略可能轉移的擔心。
擔心美國撤出亞太
尚達曼說:“TPP不僅僅關系到直接經濟利益。還關系到開放的聲譽,以及構建和深化雙邊利益關系的意願。”
新加坡對TPP和美國在亞太地區參與程度的態度早釋放出信號,尚達曼不過再次加強而已。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月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中稱,如果TPP在美國國會落空,那麽,美國的亞洲聲譽將岌岌可危。對於美國的夥伴來說,批準TPP是衡量美國信譽的試金石。
9月末,李顯龍訪問日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推動TPP早日生效達成一致。據新加坡媒體報道,在那次訪問中,李顯龍還在一個論壇上稱,亞洲乃至全世界面對的最大改變是中國的崛起。盡管他同時稱,這個改變是正面的,但每個國家不分大小都必須為中國的崛起作出調整。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的亞洲盟友擔心TPP的失敗成為美國撤出亞太的標誌。
經過5年多的談判,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去年10月就TPP達成一致,並在今年2月正式簽署協定文本,獲得國立法機構批準後就能生效。
作為TPP的4個原始成員之一,國土面積僅約700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嚴重依賴對外貿易。
競選犧牲品?
自美國大選以來,TPP成為對全球化不滿的“避雷針”。盡管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希拉里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奧巴馬政府提出的,她也曾支持TPP,但在大選中,希拉里明確表示將阻止任何扼殺就業和壓低薪資的貿易協定,包括TPP,並表示當選美國總統後也會堅持該觀點。
特朗普則從大選之初就表示,TPP是個壞協議,一旦當選將退出該協議,且不考慮向日本等其他參加國尋求再度談判。在總統選舉第三場辯論中,特朗普還指責希拉里暗中支持TPP。
盡管如此,美國總統奧巴馬仍打算在11月大選結束後推動國會批準TPP,不過,美國眾議院議長瑞安近日明確稱,TPP缺乏足夠多議員的支持,眾議院今年不會對其進行投票,這也就是意味著奧巴馬希望在離任前批準TPP的願望落空。
尚達曼警告稱,發達經濟體領導人缺乏膽識,還引用英國“脫歐”公投作為民主進程“意外結果”的例子。“左右翼的民粹主義越來越強大,最危險的是,中間派正在追逐極端民粹主義的影子。”他說,“曾經的中間派領導人現在也在使用極端的方式說話,以便連任。”
尚達曼是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黨員,自2011年開始擔任總理,在新加坡選民中頗受歡迎,曾有推測稱他將接班李顯龍成為新加坡首個非華裔總理。
PAP則由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創立。“在很多國家,你不知道誰將贏得下一次大選,不知道誰將是未來的領導人,經常有哪些沒有經驗的人進入政府。”尚達曼說,“而我們至少是現在,我知道執政黨能夠贏得下一次選舉。”
他說,美國沒能“足夠積極”努力用技術變革和全球競爭來幫助那些落在後面的人。“沒有人能責怪技術,那不夠時尚,因此就指責全球化,因為那關於另一個國家,或者關於全球精英。”他稱,“這樣註意力就被從應該集中的地方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