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107128275441/
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广深铁路(00525),她经营现金流大增,但现金却在每年递减,利润也不见多增长。利润去哪了?
答:这类企业很特别,所以我想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铁路及高速公路公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营现金流很大,有的甚至自由现金流 都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一次修建投入,然后用二三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再彻底重建,不像普通企业,设备使用年限本来就短(一般5到10年),而购入 时间本身又不同,所以每年更新换代相对平均。好像广深铁路,它修好后,几十年内不会重修,只是日常维护,所以它的增添固定资产会相对很少,同时,因为初次 投入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的比重很大(近90%,它就是靠一次投入后吃老本的),所以,它的成本费用中,相当大部分是折旧摊销费,这个折旧摊销费是不会 流出现金的,只会减少利润,所以你看到这类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都超级大。
它的现金去哪里了呢?这类公司一般有两种情况,还贷款和再投资。广深主要是再投资,你看它每 年还在大量增添固定资产(我不知道是不是建什么大型附属设施还是高铁之类的原因,我没看年报纯猜测),所以广深的FCF是负数的,然后它每年还要还银行利 息,要分红,所以最后现金就逐年减少了。至于它的利润为什么没有增长,08年是受金融风暴影响,09年有一笔非常损失(我没有看年报,不知道是什么东 西),再加上它不断增加投资,可能效能并未迅速释放,而折旧却不断增加,增加的折旧减少了它的最终利润。我只看了几分钟财务指标,没看年报,所以可能有些 地方说得不对。
还有朋友问我:能否就各项周转率和资金匹配说的更详细些,FCF为什么乘以15和折现率如何选择。
答:周转率,其实我看得很少的。总资产、存货、应收款的周转率等,我一般就大概看一下,没 有去认真计算具体的数,因为我觉得绝对值没有什么意义,看的时候我会同行业横向对比,我就凭经验回忆大概对比一下,我最主要的是企业历史纵向对比,看发展 趋势是向好还是向坏。我看净利率和负债率多,同时又看了ROE,所以资产周转率就倒算出来了。
我在看资产负债表时,会关注资产里的哪个数相对比较大,然后就看它5年的发展趋势,是向好还 是向坏。数额特别大的,波动很剧烈的我就会重点关注。看具体的年报时,上边一般都会说明,存货周转天数由去年的多少天,减少或增加到今年的多少天了之类 的,应收款也可能说,但一般是以账龄的方式表达。
如果资产负债表很异常,比如大借大贷,我才会去计算它的日常周转所需现金是否与手持现金匹配,以测试它的现金资产是否安全,我觉得一个企业,如无大的投资计划,那么手持现金相当于三个月的成本费用就应该足够了。应收款和存货周转快的,一个月都可以维持了。
固定资产我一般是看折旧与新购建的关系,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的关系,同时看一下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大概比重和趋势,同时注意一下企业所处的发展周期。
关于FCF的问题,我就是用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去投资活动里的增添固定资 产现金流出,书上的方式会比我的要稍复杂一点。因为我同时会看一看投资增加和投资减少,以及其它投资栏目,绝对金额是不是比较小,或者相互之间是否基本能 抵销,如果不是,那我会看损益表内的联营公司收益是否也比较大,如果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不能勾稽,那就需要看具体的年报了。阿思达克网有很多的毛病,错误 多,合并栏目多(像毛利率就看不出来),所以很多栏目你无法勾稽对比,你也不知道具体是那个方面影响了指标。因此光看几分钟财务指标,局限太多,有时会判 断错误。不知道哪位前辈能告诉我,哪个网站的财务数据最翔实最准确最方便,我看经济通和财华网的更差。
关于折现率的问题,书上一般是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的,风险大或者不确定性大的企业,折现率会比较高,成熟稳定的企业折现率会在十个点以下。我用15倍FCF来毛估DCF,前提就是企业相对成熟稳定。为什么用15呢?
DCF的值由两部分组成,未来10年现金流折现值+第11年后的永续年金折现值,因为我选用 DCF的前提是企业成熟稳定,那么,第一部分10年现金折现值,我就是当每年增长约10%的FCF,每年又刚好10%的折现率,等于就是现在年FCF的 10倍了,为了消除某一年的波动影响,我会以过去5年的FCF平均数为基数。第二部分,第11年以后的永续年金现值,由于采用的折现率与永续增长率的不 同,实际折现的数额,差别会非常大。比如折现率为12%,永续增长率为4%,差8%;与折现率为9%,永续增长率为5%,差4%,最终折现的现值,一个约 为5倍左右,一个约12倍,相差7倍。我发现大家算出来的结果,一般会是15-25倍年FCF之间,我给它一个20-30%的安全边际,就按15或20倍 FCF来毛估一下。我要的只是模糊的正确,不求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