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機械人搶走職位 北歐研向全民派錢

1 : GS(14)@2016-11-27 12:40:27

【明報專訊】隨着機械人及自動化技術不斷發展,科技業界預期貨車司機、收銀員等職位,都將在數十年內被機器取代。「電動車王」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早前向CNBC表示,受自動化影響,大量人口將失去工作,政府可能需制訂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無論有沒有工作,一律無條件支取固定金額的生活費。他表示,全民基本收入或類似的制度,「我認為很可能現實。」

明報記者 黃展翹

牛津大學學者Carl Frey和Michael Osborne在2013年的研究預計,在未來10至20年間,美國約47%職位將可能被機械人取代,交通、物流、辦公室管理和製造業職位將首當其衝。在發展中國家,被機械人搶走的職位更多。世銀今年估計,發展中國家將會有三分之二的職位被機械人及機械自動化取代。鑑於科技不斷發展,大量職位無可避免將會消失,部分北歐國家已開始研究提供全民基本收入保障,不論國民財富多寡,一律發放劃一金額的生活費。

芬蘭研派560歐元 鼓勵繼續工作

芬蘭政府正為發放全民基本收入蒐集民意,並計劃將在2017、18年抽選2000名年齡介乎25至58歲的國民,每月派發560歐元(約4593港元)的「部分基本收入」,研究其對就業的影響,了解無條件派錢是否等於「養懶人」,測試結果可望於2019年公布。在芬蘭,全額的基本津貼標準在1000歐元(8220港元)以上,560歐元的金額僅可勉強過活,不足以完全自由地過體面的生活,以鼓勵受益人維持工作,發展潛能。

在荷蘭,基本收入保障計劃則由地方政府先行。中部城市烏特勒支(Utrecht)計劃明年1月起進行為期兩年的基本收入保障試驗。這項測試的設計相當精細複雜,政府把每月領取960歐元(約7874港元)的測試對象分成幾組,其中一組要繼續工作,另一組沒有特別的工作要求,並有其他組別會按測試對象有沒有做志願工作而發放或扣減獎金,從而測試出不同實行細節的優劣。瓦赫寧根(Wageningen)、蒂爾堡(Tilburg)、格羅寧根(Groningen)及奈梅亨(Nijmegen) 等荷蘭城市也將推出類似試驗。

一個名為「2018年基本收入」(Basisinkomen 2018)的荷蘭團體亦正爭取政府實行全民基本收入,每月向每名成人發放1000歐元,並向每名兒童發放200歐元(約1640港元)。該團體已收集到6萬個國民簽名 ,要求政府為全民基本收入進行公投。「2018年基本收入」的負責人Johan Luijendijk向CNBC表示,有了全民基本收入,每人都有足夠的保障,可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無論想從商、打工或做志願服務也可以,而且發放基本收入後,政府也可減少社會福利和龐大的官僚架構。他預計,全民基本收入的支出,可由30%的企業稅率、空氣污染稅等支付。

憂「養懶人」 瑞士公投否決方案

瑞士今年6月也為實行全民基本收入與否進行全民公投,選民最終否決了每月向全民發放2500瑞郎(約1.9萬港元)的動議。提出公投的一方,未能提出有效證據,化解公眾對計劃的可持續性、稅負影響、移民湧入及「養懶人」等憂慮。

在美國,考慮到全民醫保已掀起巨大爭議,全民基本收入更是政治上不可能。不過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夏向Wired總編Scott Dadich稱,機械自動化帶來的威脅,可能需以全民基本收入的制度應對,預期社會將在未來10年或20年討論這議題。

美國著名創投公司Y Combinator正試驗向美國加州奧克蘭(Oakland)部分獲選的居民派發無條件津貼,測試全民基本收入的可行性。該公司總裁Sam Altman稱,深信在未來某個時候,技術將蠶食了傳統的職位,並創造巨大的新財富,屆時就可實施類似的全民收入制度。《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的作者Martin Ford表示,撇開政治因素不談,若在美國推行全民基本收入,估計每人每月要領1000美元左右,不能付得太多,以鼓勵民眾做點兼職或創業。但他也認同,「養懶人」的問題將無可避免,部分人領了錢後可能什麼也不做,終日在家裏打機。

新經濟受惠行業須付出更多

以美國為例,若向3.19億人口每月派發1000美元,一年開支就要4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聯邦政府一年開支總額。Martin Ford稱,無論從任何角度判斷,全民基本收入都是昂貴的,稅收定會增加。由於機器自動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在未來新經濟中賺錢最多的人不得不支付更多。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51&issue=201611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32

2019年再研向內地買電

1 : GS(14)@2017-01-19 08:04:08

【本報訊】施政報告提出,政府目標將本港2030年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減低六成半至七成,並逐步以更潔淨能源替代大部份燃煤發電。與電力公司商討新的《管制計劃協議》時,也會研究如何進一步推動節能及可再生能源發電。不過,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政府最快在2019年再研究向內地買電,並且與兩電、南方電網研究技術問題,包括公眾關注輸電穩定性,所需的基建和財務安排等,待研究完成之後才進行公眾諮詢。


預2億建可再生能源設施

消息人士又指,2030年前兩電共有10部燃煤機組退役,料會興建燃氣機組取代,令電費有上升壓力,但現階段難預計需要新建多少台機組,相信電費升幅將會分攤在不同時期。而核電將維持現有比例。環保組織「350香港」聯絡主任古偉牧指,估計2030年兩電僅餘4台燃煤機組,需要填補的機組容量達4,881兆瓦,若全數興建天然氣機組,相信是天價投資,或能減低向內地買電阻力。另外,施政報告宣佈已預留2億元為政府建築物、場地及社區設施等設置可再生能源設施,又建議為200多座政府建築物完成能源審核,並會預留不少於5億元逐步落實節能目標。■記者紀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9/199018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