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經濟企穩:工業增速趨穩 服務業高位放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表示,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好於預期。

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今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宏觀經濟數據。前三季度GDP為5299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前三季度的GDP增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觸底的特點已經表現出來,和過去幾年相比,今年年度內經濟走勢“穩”的特點比較突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第一財經表示,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是令人鼓舞的,主要經濟指標亮點很多,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快,PPI轉正也是歷史性的突破,投資增速平穩,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加快,民間資本投資最近兩個月止跌企穩。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和世界其他國家橫向比較,中國當前的宏觀經濟數據非常亮眼,保持6.7%的GDP增速實屬不易。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下,中國更為註重提升經濟增長的效益和質量,工業數據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6%和9.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和3.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2.2%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6和1.2個百分點。

張立群表示,工業數據也體現出觸底企穩的特點,工業增長已經改變了過去持續下降的趨勢,轉向了增速趨穩的態勢。工業行業利潤率的提升,和整個工業增速走穩是相聯系的,投資、消費、出口等市場需求是重要的拉動因素,在市場需求增長水平趨穩的情況下,訂單水平和開工水平都穩定下來,支持工業增長水平走穩,工業效益情況好轉。

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工業數據的特征具有連續性,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同時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降成本和去杠桿取得初步成效,企業負債率和成本的下降,有效促進了工業利潤率的提升。

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584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半年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8月份增長19.5%,比上月加快8.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7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66%。

前三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0個百分點;9月份同比上漲0.1%,結束了同比連續54個月下降的態勢,環比上漲0.5%。前三季度,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8%,9月份同比下降0.6%,環比上漲0.4%。

胡遲認為,PPI數據轉正一方面是由於去庫存、去產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成效初步顯現,另一方面是下半年一些大型項目的落地帶動了需求的增長,促使經濟數據有了更為積極的好轉。

與此同時,前三季度,服務業表現出高位放緩的特征。

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3.3個百分點。張立群說,服務業比重穩定和工業發展的態勢密切相關,中國還處在繼續推進工業化的歷史階段,當工業增速不再下降時,服務業的比重必然漸趨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就業數據也好於預期,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數據顯示,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自2013年6月份以來首次低於5%。

張立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經濟還存著一些困難。首先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未來對出口的形勢要密切跟蹤,針對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適時調整措施。此外,房地產局部過熱的情況也需要加以關註,目前因城施策地調控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根據每個城市的不同情況提高政策調控的精準度。

張立群預測,四季度經濟增長水平不會低於前三季度,觸底企穩的走勢繼續保持。房地產調控不會影響經濟增速,目前房地產調控是結構性調整,對治理局部房地產過熱比較有效,但不會影響房地產整體的發展勢頭。房地產庫存的持續下降,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的持續增加,都會支持未來房地產建設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徐洪才預測,四季度GDP增速或為6.6%,全年GDP增速為6.7%。未來宏觀經濟政策走勢不會改變,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市場期待改革措施的加速落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