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談判僅在技術層面取得有限進展,美歐雙方終於放棄了在2016年完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下稱“TTIP”)談判的設想。TTIP談判正式擱淺。
當地時間10月7日,美歐雙方在紐約結束第15輪TTIP談判,並首次不再提起2016年完成TTIP談判的這一目標。
美國首席談判代表達恩·馬拉尼(Dan Mullaney)表示,美方將繼續充分參與TTIP談判,並一如既往地致力於取得談判成功,為此美歐雙方將在2017年1月初之前繼續談判,直至奧巴馬政府任期結束。不過他沒有給出下一輪談判的具體時間。
考慮到馬拉尼在9月仍堅稱可以在2016年完成TTIP談判,這一發言代表了美方在此問題上的巨大轉向。而即便是在第15輪談判之前,歐盟方面就已經先行排除了年內達成TTIP的可能性。而在歐方看來,最現實的一種方案是,將TTIP的細節盡可能完善,然後等待下一任美國總統的裁決,如果他/她屆時仍想重啟這場談判的話。
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再被潑冷水
在美歐雙方之間,沒有人希望看到三年多的談判努力就此白費,因此在歐方,包括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北歐及波羅的海國家仍在推動TTIP,僅有法國提出希望直接暫停TTIP談判;而在美方,為留下政策遺產,並力求在奧巴馬政府任期結束之前鎖定成功,美方一度提出了在談判方面實現“早期收獲”模式的設想,然而這一想法被歐方迅速潑了冷水。
其中的關鍵在於,美歐雙方談判底線迥異。歐盟希望美方在談判結束之前,可以在農業和政府采購等問題上實現非立法性質的退讓,譬如在不廢除“買美國貨”(BuyAmerican)法案的同時,可以同意創建行政性豁免條款,而這並不是不可能實現的。
美方則在此原則上毫不退讓。原因在於美方認為,歐洲企業在美國公共采購市場方面的準入已經是美國企業在歐洲的兩倍,而且這還是在剔除了“買美國貨”法案以及其他限制之後算出來的結果。因而美方僅希望將目前談判成果鎖定,即達成此前傳聞中的TTIP“輕版本”。
這也是為何在第14輪談判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公開表示“作為歐洲人,我們不能聽命於美國人的要求”,當時對於歐盟大部分國家而言,TTIP談判事實上已經失敗。
在赴華盛頓談判之前的9月23日,歐盟召開貿易部長會議,在此期間聽取了各國想法後,歐盟貿易委員馬爾斯托姆就發出了TTIP無法年內完成的信號。
馬爾斯托姆表示,對於在奧巴馬政府任期結束前完成TTIP這件事情,所有歐盟貿易部長都表達了疑慮,而且這現在看起來“確實不大可能”。
不過雙方的技術官員還是如期於10月3日~7日相聚在紐約並形成了20個工作組,試圖為推動TTIP談判進行進一步的技術工作。從框架上看,TTIP文本已然成型:TTIP約有30個章節,而且已經實現了文本融合。這意味著其中已經包含了來自美歐雙方的建議。
在此次談判中,美歐雙方在貿易技術壁壘(TBT)章節取得了進展,這是TTIP在監管合作方面的重要章節,而且在監管領域,雙方目前在醫藥、汽車以及醫療器械方面的監管合作談判已經接近尾聲。馬拉尼介紹說,在美歐分歧極大的“原產地原則”問題上,此次雙方在談判中也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推進。
不過,歐盟首席談判代表貝爾塞羅表示,在此輪談判中,政府采購、農產品和服務業市場準入、數據跨境流動等敏感議題仍然被擱置。
而在歐方所希望寫入TTIP章節的地理標識方面,此次討論非常簡短;在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ISDS)機制方面,美歐雙方分歧極大,歐盟花大力氣提出的國際投資法庭系統沒有受到美方的任何歡迎。
此前美國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鵬克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美國曾經進行了大量的辯證討論,最後設計了目前的ISDS機制,也是最先進的ISDS機制,TPP中使用的就是該ISDS機制,針對歐盟所提出的國際投資法庭體系,“我們現在還沒有確定是否他們提出的解決方式是最佳的”。
美國大選之後重新開始?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美歐雙方甚至沒有給出下次再繼續談判的日期。貝爾塞羅表示,歐美談判官員將分別向歐美領導人匯報此次談判的進展,隨後再做出下一步決定。在歐盟方面,歐盟國家領導人和貿易部長將於11月11日討論TTIP。
目前歐盟商界都認為,TTIP有可能因美國大選以及歐盟國家成員國選舉而在2017年陷入停滯之中,最樂觀的估計也僅是在2018年達成TTIP。然而這要如何實現呢?
唯一的好消息是,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無論怎樣TTIP也要談下去。
“我們應盡可能持續下去,就TTIP進行談判。”默克爾表示,同時該談判將不能低於歐盟設定的標準。
加布里爾則直接表示,年內完成TTIP談判已無望,預計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將重新開始談判。
然而目前的現實問題是,無法確定新一屆美國政府是否希望重啟TTIP談判,目前兩黨候選人都強烈反對自由貿易協定,而此屆國會亦強烈反對TTIP。
此前美國智庫彼得森研究所(PIIE)在其研究報告《美國總統競選選戰中的貿易議程評估》中得出結果,如果希拉里當選,其貿易政策對美國將可能“有害”,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顯然更具“可怕的破壞力”。
PIIE指出,目前有一些觀察家認為,各方寄希望於希拉里在當選後改變立場,重新支持自由貿易協定。
TTIP首輪談判於2013年啟動,根據此前計算,如達成TTIP,歐美雙方將建起世界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