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9月30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黃金、釀酒板塊震蕩拉升,市場情緒有所回暖。隨後,煤炭板塊企穩反彈,助力大盤再度攻下3000點整數關口。受制於成交量低迷,上午股指始終在3000點一線左右震蕩整理,臨近午盤,房地產板塊曾直線拉升,但後繼無力,始終未能有所表現。
今日早間外盤紛紛大跌,日經225指數早盤跌 1.33% ,韓國KOSPI指數跌 0.88% ,香港恒生指數跌 1.41%。相比之下,A股表現較為堅挺。
截至午盤,滬指上漲0.14%,報3002.81點;深成指上漲0.40%,報10554.45點;創業板下跌0.07%,報2144.69點,兩市半日成交合計1516.77億元。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幅互現,釀酒行業、航空航天、安防設備、房地產、家電行業等板塊漲幅居前,園林工程、化纖行業、鋼鐵、保險、券商等板塊皆走勢落後。上午題材股表現活躍,股權轉讓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核電、石墨烯等題材股皆收獲較大的漲幅。
在資金方面,據港交所安排,滬股通休市時間為9月30日-10月10日,也於10月11日起正常交易,將休市11天,故今日滬股通停止交易。另外,央行今日進行3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公開市場今日有900億元逆回購到期,資金凈回籠達到500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導致近期弱勢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市場的存量資金越來越少,一是地產和商品行業的火爆分流了大量的資金;二是新股的持續發行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三是近期央行的逆回購持續到期,也凈回籠了大量的資金。
從歷史數據來看,從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里,國慶節前的基本上小漲或小跌各占一半。而在2009年到2015年的國慶節後行情,漲的年份居多,漲幅的均值是4%,整體看漲。對此有資深私募人士指出,如果以短線交易為主,投資者大可不必冒長假期風險持有短線品種。而對於中線波段交易而言,目前階段可考慮持股過節,而從歷史經驗來看,節後股指上漲概率較大。由於受假期效應影響,近年來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場表現多較為糾結。相比之下,國慶節後首個交易日市場表現相對活躍,特別是去年9月,市場迎來修複行情,大盤在3000點上方窄幅波動。國慶節後首日,滬指跳空高開,當日漲幅3%,隨後一周收獲近7%漲幅。
對於後市,華訊投資認為,節後行情值得期待,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節前觀望,資金出局,節後資金有望回流;2、第三批PPP項目將公布,有望再次成為引領大盤上攻的主要推手;3、9月份經濟數據也將公布,從最近幾期來看,都在逐步回升,有望提振大盤;4、三季報公布進入密集期,業績炒作預期升溫;5、深港通預熱。
中航證券表示,對於即將過去的9月份,市場以一種溫和的調整方式結束了一個月的運行,本月的熱點也將隨之退去;目前更應著眼於四季度的新熱點,並對可能出現的新熱點進行戰略關註,次新股由於年報時間窗口的出現,有望成為四季度的戰略跟蹤品種;而短期來看,煤炭、化工、地產等板塊的活躍對短期市場的有一些促進,激進型的短線投資者可留意其中化工板塊的局部熱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