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月亮惹的禍”?

“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冬。 忽然有物來啖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兇。”韓愈的《月蝕詩效玉川子作》這樣描述了古代的一次月全食場景 。如果說古人們因為不懂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而對此所產生“不知是何蟲”和“如何至神物”的恐懼多少讓人忍俊不禁的話,今天現代社會的科學研究卻發現,月圓之夜確實有它的可怕之處。因為,滿月的時候最有可能引發“超級大地震”。

由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團隊和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所做的共同研究發現,全球在近幾十年發生的大地震大多發生在高潮汐的時候,也就是說每個月的滿月和新月之時。

根據本周一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所公布的這份研究報告,高潮汐通常每月發生兩次,也就是海水在受到月球引力而移動到最高的高度時。而每月的新月和滿月時,太陽、地球和月亮成為一條直線,月球的引力達到最大,因此海水的潮汐高度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時,滿月和新月的高潮汐所增加的壓力會對地球的地質斷層造成壓力,由此引發大地震。

主導這項研究的東京大學地震學專家井出(Satoshi Ide)表示,近幾十年發生的多次最具破壞性的地震,如2004年造成29萬人遇難的印度洋海嘯大地震,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以及2011年造成1.5萬人遇難的日本大地震都發生在滿月和漲潮期間。

研究小組確認,全球地震史上最大的12次地震中有9次發生在新月和滿月的時候,而規模較小的地震則和高潮汐無關。

地震學家們還得出結論,在1萬次大約初始預測震級為 5.5級的地震中,如果發生在滿月和漲潮期間,震級可能會被推高到8級或者以上。

也有地震專家指出,雖然這份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為一項在地震學界討論多年的推論提供了“創新性的理論解釋”,但是,造成大地震發生還有很多其它因素。比如,在地球地質層遭到壓力後,在內部所積壓的壓力如何轉變成引起地質斷層移動的力量等都是將來地震學界仍需找到答案的問題。

地震專家們表示,當一次地震發生的時候,很有可能這是數年、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地表下所積壓壓力的一次性爆發。雖然不能把一次地震的發生完全歸咎於是“月亮惹的禍”,但是,滿月所帶來的潮汐的力量在造成地質斷層移動的過程中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了解滿月和潮汐與地震發生的關聯也可能有助於人類預測下一次的大地震會在哪里以及何時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