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報告: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近5000家 全球最多

哪個城市更適宜創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甲。

9月10日在優客工場、標準排名主辦的全球INS大會2016中國眾創空間行業峰會上,《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上述排名。

其中,北京的創業區位優勢明顯,位居第一創業陣營之列。以在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數量為例,截止到2016年7月初,北京有1175家,幾乎是第二名上海(691家)與第三名的深圳(490家)之和,占全國的15%。《報告》稱,這顯示了北京在創業方面的強勢地位。值得關註的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創業門檻降低,使得中西部城市在這一輪創業潮中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報告》稱,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五大創業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華北創業中心;二是以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為核心的華東創業中心;三是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華南創業中心;四是以武漢為核心的中部創業中心;五是以成都、西安為核心的西部創業中心。

此外,在“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分指數中,也呈現高度集中的態勢,創新創業前10強城市的活動超過全國總量的六成。中西部內陸城市在這一指標中表現搶眼,前20位的城市中,非沿海省份城市占據8席,西部中心城市重慶、成都打入前10名。

通過對各個城市上線APP數量在不同行業領域分布的分析,《報告》稱,各地的“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動各有不同側重點。其中,以北京為例,在教育培訓、影視娛樂、媒體資訊、健康醫療和旅遊領域內上線App比例均高過全國平均水平,這與北京集中了全國的優質教育、旅遊、醫療、影視、和媒體資源有關。

其他城市的上線App行業分布也都有明顯的側重。比如,上海則側重在金融、醫療健康、影視娛樂領域;深圳側重在生活O2O 和金融方面;廣州側重遊戲開發和電商;重慶側重生活O2O、電商和旅遊;杭州側重工具軟件和金融;成都側重旅遊和教育;廈門側重電商、工具軟件和健康醫療;天津側重遊戲開發和媒體資訊;南京側重教育培訓和社交。

根據《報告》課題組統計發現,創業者多集中在服務性的新消費領域,通過鎖定目標人群,在不同的實體經濟細分領域去尋找切入點,通過移動網絡科技等新傳播手段,提供有價值的服務。2015年,全國共有2370家企業先後融資2700次,融資總額3222.5億元。其中,創業融資總額排名前50的企業中,有46家企業分布在吃、住、行、娛、醫等5大領域。可見,大消費領域是當前風險投資機構最為看好和喜好的投資領域。

《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已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4875家,成為全球孵化器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有1258家國家級“雙創”平臺,包括515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和743家企業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產業園區。

標準排名研究院城市研究總監謝良兵認為,時下市場上的眾創空間包括了聯合辦公空間和創新型孵化器兩個主要的業態。在他看來,2015年是中國的眾創空間元年,2016年則是中國眾創空間的標準年。一系列的行業準入標準將在這一年逐步成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