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剛從杭州抵達上海。2天的會議經歷讓我有機會得以觀察和學習中國朋友如何組織G20峰會的。作為德國代表團的一員,我參觀了新聞中心、代表團駐地等,尤其關註交通、安保等問題,我們要為下屆峰會做準備。”剛一落座,德國漢堡市國務秘書沃爾夫岡·施密特(Wolfgang Schmidt)就回憶起了剛剛落幕的G20杭州給他最深的印象。
2017年,漢堡將接棒中國杭州,舉辦下一屆G20峰會。根據漢堡市政府的信息,漢堡G20峰會將在2017年7月7日和8日舉行。漢堡也由此成為德國第一座即將承辦G20國家及政府首腦峰會的城市。與此同時,這次在漢堡舉行的G20峰會,也是20國集團在2015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世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這一協定之後,首次在一個發達國家再次聚首。
對於德國政府在眾多城市鐘情漢堡的原因,施密特笑道,“漢堡,除了是一個旅遊勝地外,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出生地。我想,這也是默克爾政府選擇漢堡作為G20峰會主辦城市的一個原因。”施密特細數了其他理由,比如漢堡是德國傳統的商業與港口中心,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第三大集裝箱港口。自古以來漢堡也見證了很多跨洲際的商業往來,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施密特還透露,屆時會有中國國家領導人出席G20漢堡峰會。同時,漢堡市政府還將力促這位中國領導人對漢堡市的訪問。這將是繼去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中德漢堡峰會後,漢堡市將又一次迎來中國領導人。
安保、交通是挑戰
施密特介紹道,屆時G20漢堡峰會的主會場將位於市中心,因此安保和交通問題對於漢堡市政府來說,也是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正在設計一系列措施,確保居民正常生活之余,峰會能順利召開。”施密特說道。
日前,有德國媒體從德國智庫世界經濟研究所獲悉,德國聯邦政府已確定2017年G20會議的重點議題,包括:移民與難民問題、有效的氣候和環境政策、《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以及數字化時代的全球性挑戰。
針對這些可能討論的議題,施密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漢堡峰會肯定會繼承一些杭州峰會的議題,也會有新的議題。當然,決定權在默克爾政府這邊。“默克爾在之前的發言中依舊大致勾勒出了她任期內希望推動達成的G20議題,比如貿易、難民這些話題會繼續。”施密特說道,“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不平等問題。默克爾希望屆時商討的不僅是國際層面的不平等,還有如何解決國家內部的不平等現象。”在施密特看來,默克爾還希望引領的議題包括婦女權益、健康等。
“德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因此,外界也希望G20漢堡峰會能在這方面有所推動。此外,如何確保全球化使得價值鏈上的每個人都受益,也是外界關心的議題。”施密特說道。
至於G20漢堡峰會是否會延續本次杭州峰會邀請發展中國家參與,施密特表示:“這個傳統應該要延續。即便G20國家覆蓋了80%的全球經濟,但依舊需要其他參與者,盡管這些參與者可能所占的世界經濟份額不多。畢竟,G20峰會涉及的議題不僅僅是20個國家的事。”
數字化對工業影響深遠
剛剛結束的G20杭州峰會讓施密特印象最深的就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存在無數的危機,它們彼此之間或直接或間接地相互關聯著,並且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當面對氣候變化、世界經濟危機、金融危機、敘利亞問題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戰爭沖突,還有隨之而來的難民潮等,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立解決這些問題。
在G20杭州峰會上,“創新”首次成為G20中的主要議題之一。德國素來在創新領域走在前例,尤其是工業4.0方面成為各國效仿的範式。施密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盡管中德對創新的理解不一樣、雙方的發展程度也不一樣,但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區別。“《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對接,就是中德雙方在創新領域合作的典範。”施密特說道,“當前的經濟已雙速發展,一方面是國與國之間的協商,另一方面是私人企業間的合作。對於政治家和投資者而言,真正的挑戰在於,是否徹底明白數字化帶來的深層次變化。那些無法適應的企業將被淘汰。”
施密特表示,在G20漢堡峰會上,德國經濟部長屆時會與其他國家的同仁探討數字化對工業的影響。
至於目前正在德國各州開展的地方選舉,是否會對明年的G20漢堡峰會產生印象,施密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漢堡市長隸屬於社民黨(SPD)與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CDU)並不是盟友,“承辦G20不是一個政黨的事,SPD會協助CDU辦好G20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