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後一次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了。”面對白宮隨行記者和部分中方媒體,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小型記者會的形式同G20峰會低調告別。
奧巴馬稱,出席G20杭州峰會的目的在於對全球共同加強經濟治理的支持,令全球共同繁榮並享受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紅利。
與此同時,在3日的“習奧會”後,中美也達成了包括35個大項的《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
奧巴馬指出,中美之間此次雙邊會談的亮點包括共同向聯合國交付了批準和接受《巴黎協定》的法律文書,以及在產能過剩問題上達成共識。
奧巴馬最後一次G20峰會
奧巴馬罕見地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極其寶貴的時間來回憶自己的從政歷史,“2009年,許多美國人丟掉了工作,沒了房子。當時全球經濟緊縮,金融體系幾乎處於凍結狀態,和大蕭條時期相似。”
“因此,(2009年)倫敦G20峰會具有歷史意義。”奧巴馬表示,從彼時起,各國意識到已經無法獨自解決經濟問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開始聯手采取空前的系列行動,刺激經濟複蘇,促進就業。
“在美國,從我上任以來,不僅通過了一系列有關經濟複蘇的法律,還提高了國際金融體系的貸款能力。”奧巴馬提到了6年多以前,美國對華爾街進行的歷史性改革。
隨後,從2010年以來,全球就業不斷增加,工資增速超過3%,遠遠超過通脹速度。奧巴馬表示,全球必須共同努力讓世界經濟維持增長,讓大家都享受繁榮機會,且讓勞動人民分享技術積累帶來的紅利。
奧巴馬表示,在此次G20杭州峰會上,各方致力於使用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在內的所有政策工具來提振信心和促進增長,為中產階級和年輕人創造機會。同時,各方也討論了要如何為企業打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其中就有如何解決腐敗等議題。
奧巴馬在發布會上感慨,人們經常質疑國際社會和領導層在反對恐怖主義、抗擊氣候變化等方面是否有能力以足夠快的速度推出大規模解決方案,又比如是否可以確保全球經濟造福所有國家。“現在細心想一下,盡管進展速度很慢,有時候也不盡如人意,但還是在進展,我對此表示謹慎樂觀。”
希望《巴黎協定》年底生效
此次中美先後批準和接受了《巴黎協定》法律文書,為G20杭州峰會送上厚禮,並在杭州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舉行了法律文書的交接儀式。據世界資源研究所最新統計,在中美宣布加入完成批約之後,目前共有26個國家宣布批準《巴黎協定》,將參加《巴黎協定》的國家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份額提高到近40%。
根據規定,《巴黎協定》生效前提是由至少55個締約方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文書後30天起生效,同時這些締約方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至少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55%。
潘基文呼籲:“我們現在還需要29個國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份額的16%),來滿足令《巴黎協定》生效的條件。”
在《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中,中美雙方指出,將共同努力並與其他各方一道推動《巴黎協定》後續談判,並在相關多邊場合推動於今年取得積極成果。
雙方致力於落實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三份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繼續采取有力度的國內行動,以進一步推動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向綠色、低碳和氣候適應型經濟轉型,並將不斷深化和拓展中美雙邊氣候變化合作。
此外,中美雙方還發布了題為《中美氣候變化合作成果》的文件。
在產能過剩問題達成一致
奧巴馬指出,中美雙邊會議中,在應對產能過剩問題上雙方達成了一致。
實際上,在5日公布的《中美元首杭州會晤中方成果清單》中,在工業領域結構性改革方面,中美雙方指出,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在內的結構性問題更加嚴重,對貿易和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
中美雙方認識到,鋼鐵和其他行業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補貼或其他類型的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和造成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關註。
中美雙方承諾加強溝通與合作,致力於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挑戰,以加強市場功能和鼓勵調整。
美方歡迎中方推進以去產能為目標之一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應對全球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奧巴馬透露,在多邊應對產能過剩問題上,G20同意啟動程序,收集所有相關信息,並在明年的漢堡峰會上做出匯報。
奧巴馬所指的是建立一個全球論壇,該論壇由G20成員和感興趣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參加,將其作為交流和分享全球產能動態、政府政策與支持措施信息的合作平臺,由OECD秘書處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