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8家上市銀行當中,工、農、中、建四大行為房貸大戶,共新增房貸高達1.379萬億,在上市銀行2萬億新增房貸當中接近七成。5家城商行相形見絀,上半年新增房貸加起來只有388.88億元,在18家上市銀行當中僅占比1.94%,只是個零頭而已。此外9家股份制銀行共計新增房貸5891.70億元,在18家上市銀行當中占比29.36%。

一場房貸饕餮盛宴在銀行間爭食:2016年上半年,18家上市銀行瘋狂發放貸款給老百姓買房,上半年所有新增貸款當中房貸接近一半,超過2萬億。在企業去杠桿之時,銀行對企業貸款趨向謹慎,轉而給老百姓貸款買房拼命“加杠桿”,以阻止企業貸款壞賬繼續攀升。
從上半年搶食房貸來看,上市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成為主力,新增2萬億房貸當中搶走了1.97萬億,5家上市城商行僅拿到了388.88億元房貸業務,只是個零頭。“這主要是規模及過去優勢使然,大中型銀行品牌力強、網點多。”深圳某股份行零售業務管理人士說,城商行房貸業務還要看它所在的城市房價,房價漲得快、房貸業務就會相對好一些。不過,作為城商行的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在這場盛宴當中也分到一杯羹,上半年房貸同比增幅分別為19.23%、38.45%,其他城商行相對落寞,寧波銀行房貸甚至出現下降,同比增長為-9.13%。
城商行加入廝殺
翻雲覆雨,在經濟轉型風險加劇的年代,用這個詞來形容銀行對貸款客戶再準確不過。
是否記得在2014年,銀行將首套住房的房貸利率上浮10%以上,多家銀行暫停了房貸業務,笑臉迎向利率比較高的企業貸款,房貸在整個貸款當中占比下滑。轉眼到了今年上半年,銀行一窩蜂轉向了房貸業務,對買房者綻開了甜蜜的笑臉,將冷眼留給了企業客戶。
今年上半年,18家上市銀行當中,工、農、中、建四大行為房貸大戶,共新增房貸高達1.379萬億,在上市銀行2萬億新增房貸當中接近七成。5家城商行相形見絀,上半年新增房貸加起來只有388.88億元,在18家上市銀行當中僅占比1.94%,只是個零頭而已。此外9家股份制銀行共計新增房貸5891.70億元,在18家上市銀行當中占比29.36%。
相比於四大行和股份行這些巨頭們,城商行房貸業務微不足道。然而,在房價飛漲的城市,城商行的房貸業務同樣有春天。比如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半年房貸業務新增貸款分別為236.79億元、84.9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19.23%、38.45%。其中南京銀行上半年的房貸增速在所有銀行當中位居第二位,僅落後於民生銀行70.42%的增速。可見南京銀行上半年房貸業務勢頭也是相當猛。翻看南京銀行報表可以看到,在其個人業務當中,房貸成為絕對主力,個貸總計519.75億當中,房貸為305.75億,占個貸六成。
總部位於北京的北京銀行,在城商行當中其房貸業務基礎好,今年上半年該行新增房貸達236.79億元,房貸余額累計達1468.29億元。這已秒殺一些股份制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分別為36.48億、40.32億元,且北京銀行的房貸余額也遠遠高於平安銀行的496.15億、華夏銀行的1152.80億。
北京銀行房貸占總貸款比高達16.95%,這在城商行當中屬於最高,其次是南京銀行10.16%、江蘇銀行9.4%、貴陽銀行6.76%、寧波銀行0.48%。
“主要看城商行處於哪個城市,房貸業務基礎如何,還要看當地房地產是否景氣,房價漲幅大不大。”華南一家大型券商銀行分析師同樣認為,城商行房貸業務不能與其他大中型城市相提並論。
在城商行當中,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蘇州銀行房貸業務相對較好,當地房價高漲成為重要原因。標準排名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均價萬元以上城市房價漲幅榜》顯示,北京、南京房價漲幅均超過18%,而江蘇省的蘇州上半年房價上漲31%。
謹防羊群效應
在這一輪房貸業務哄搶當中,唯有寧波銀行表現冷靜,並沒有加入這一場大戰當中。寧波銀行今年上半年個人房貸新增貸款為-1.37億元,與去年相比反而負增長9.13%。寧波銀行並非不想做房貸,而是由於過往業務結構以及地域原因,造成了其在這輪房貸大餐中唯一連湯都沒喝到。
目前,一些過剩產業在銀行貸款中壞賬攀升,有的行業甚至不良率高過4%,而個人房貸不良率不到0.5%,銀行趨利避害,不得已都選擇了低風險的房貸業務。
羊群效應會否發生?目前幾乎所有銀行都看好房貸業務,大中型銀行都在大喊繼續增加房貸業務,城商行有能力的也在努力跟進。建行董事長王洪章在2016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說,下半年建行按揭貸全國第一的趨勢還會持續,除力推住房按揭貸以外,還要推進住房公積金貸款。
中信銀行半年報中稱,該行進一步提高個人信貸業務戰略地位及業務占比,不斷優化個人信貸產品結構,以房產抵押類業務作為新發放個人信貸業務的核心,提高個人消費類貸款占比,提高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比。
還記得否?兩年前很多銀行都不看好房貸業務了,轉而全都湧向企業貸款。而今,企業信貸違約潮令銀行望而生畏。歷史會否驚人的相似,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後,房貸會否成為又一個壞賬高發領域?一旦房地產系統性的風險來臨時,目前表面看似安全的房貸業務,實際上對於銀行來說是高風險?
8月22日,招商銀行副行長劉建軍在中期業績會上稱,銀行業房貸整體違約率、不良率都比較低,“但如果經濟持續下行,出現房地產市場的崩盤,那就是系統性風險。”
上述華南某大型券商銀行分析師認為,房地產全國開始出現分化,一些城市的房價已經高高在上,城商行應該守住自身優勢業務,保持盈利增速,而無需與大中型銀行正面競爭,拼命加大房貸業務。“對於城商行來說,帶有濃郁的地域性特色,與大中型銀行全國大布局不同的是,其更容易受到所在城市經濟、房價的沖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