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吉爾吉斯斯坦是個怎樣的國家?

當地時間8月30日上午位於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中國大使館館區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三名使館人員受傷。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方已要求吉方迅速徹查事件真相,嚴懲兇手。

吉爾吉斯斯坦這個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有些陌生的中亞國家突然進入中國公眾的視野。

政治局勢不穩

吉爾吉斯斯坦位於中亞地區,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之一,至今仍時有面臨民族沖突、叛亂以及經濟問題等發展風險。

自獨立以來,這個國家經歷了反複的、命運多舛的年月。現任總統阿爾馬茲別克·阿坦巴耶夫的任期只有一屆,他正尋求2017年任滿後繼續留任的途徑。在某種程度上,吉爾吉斯斯坦的政治局勢與烏克蘭類似,均未能達到西方的期待。

同時,民族分裂問題也增加了其他大國幹涉其中的擔憂。2010年6月11日,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奧什州首府奧什市因發生騷亂進入緊急狀態,騷亂造成超過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吉爾吉斯官方對事件的陳述是,暴亂者主要為烏茲別克少數民族人口,特別是“烏茲別克民族分裂分子”。但國際組織和吉爾吉斯非政府組織卻認為奧什暴亂很大程度上是自發的,同時當地政府也放任在烏茲別克社區發生的有組織性襲擊,這使得國內局勢以及烏吉兩國關系無比緊張。

雖然吉爾吉斯斯坦自2010年以來沒有大的暴力事件發生。但是因為奧什事件,烏茲別克人被指控謀殺罪的概率是吉爾吉斯人的30倍。也因為吉爾吉斯國內對於烏茲別克人口的偏見,不少人已經退出了政治生活。烏茲別克族構成了這個國家約14%的人口,但自2010年以來,在120個議會席位中只有三位是烏茲別克人。相比之下,俄羅斯族人占吉爾吉斯人口的8%,在議會卻有四個席位。

恐怖襲擊加劇趨勢

吉爾吉斯斯坦在過去10年共發生過10起恐怖襲擊事件,其中5起發生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恐怖襲擊共造成3人死亡,8人受傷,其中沒有過針對中國公民的恐怖襲擊事件。

相比中亞其他國家,恐怖主義的威脅在吉爾吉斯斯坦顯得更加嚴重和現實。該國多年來一直用對暴力極端主義的恐懼來對待威脅到其統治的社會群體。且這種趨勢還在增加。有證據表明,在那些被邊緣化的群體中激進行為很有可能升級。同時,對這些群體更嚴厲的管控方式,可能會增加對極端活動的催生力。

吉爾吉斯斯坦擁有600萬人口,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由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中亞積極招募成員,因此該國經常拘留涉嫌與IS有聯系的激進分子。土耳其官方在6月表示,3名參與了對伊斯坦布爾主要機場進行致命襲擊的疑似IS自殺式襲擊者中,有一名是吉爾吉斯人。

這次發生對中國大使館的恐怖襲擊事件後,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命令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在首都及周邊地區的反恐措施。

對外貿易減少

2015年,吉爾吉斯斯坦GDP增長了3.5%,相比2014年下滑3.6%。作為吉爾吉斯重要的經濟來源,金礦產值下滑8.5%,該國金礦產值比重占工業生產的25%,占出口額的48%。

2015年,吉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的是農業、建築業、服務行業等發展的拉動,工業對GDP的貢獻表現欠佳,若不計金礦,吉爾吉斯斯坦2015年的GDP增長4.5%。

據經濟學人智庫(EIU)稱,吉爾吉斯斯坦出口競爭力因為今年索姆迅猛的貶值而有所提升,也導致了國內對於國產商品需求的重新調整。EIU認為,貨幣貶值和較弱的匯款流動性削弱了2015年的貿易逆差,黃金出口也抵消了疲軟的外部環境的影響。2015年,吉出口額為13.044億美元,同比下降10.7%,主要原因是吉對獨聯體國家出口縮減了23.7%造成的。

據中國商務部引用吉海關統計,2016年1~6月,吉國家外貿總額為23.6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吉出口額為5.103億美元,同比下降28.4%;吉進口額為18.497億美元,同比下降7.3%。吉外貿進、出口占比分別為78%和22%,外貿逆差為13.394億美元。

中吉經濟合作與博弈

雖然俄羅斯對吉爾吉斯斯坦經濟的影響力衰退,一些西方公司也在當地面臨著更具有挑戰性的投資環境,但是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卻在繼續增長。

中吉雙邊貿易額在過去的10年中翻了一番,中國現在是吉爾吉斯斯坦第五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夥伴,僅次於俄羅斯。同歐洲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交易也許會因此受到損失,但是一些吉爾吉斯官員樂觀地認為,這些損失將與和中國開展的新業務抵消。

中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大規模投資基本上遵循在中亞其他地區的模式,重點集中在改善基礎設施和促進區域一體化。吉爾吉斯斯坦也渴望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因為它認為自己是中國通往西方的重要紐帶。

2013年,盡管吉爾吉斯斯坦沒有大量的天然氣儲量,它也響應成為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D線的一部分。初步預計,吉爾吉斯斯坦每年將獲得4000萬美元的過境費。穿過吉爾吉斯斯坦的管道預計修建成本達20億美元,這被視為中國天然氣供氣路線實現了多元化的一步,進一步降低了單一管線的運輸風險。

然而,2016年初,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因為“技術原因”擱置了線路D的進程,這對吉爾吉斯部分工程的未來也提出了考驗。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保羅(Paul Stronski)認為,對於吉爾吉斯斯坦方來說,它企望中國可以幫助其發動,或者起碼是穩定其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