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憂鬱症自殺疑雲 辜仲諒母:盼羅惠玲好好解決問題


2010-9-23 TNM




中信辜家大少爺辜仲諒與前祕書9月初生了女兒,遠居美國的大媳婦羅惠玲密友意外跳出來,要辜仲諒給個道歉,使得才如願抱孫女的辜家二老-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與太太辜林瑞慧,心情猶如洗三溫暖。

週日(19日)晚間,辜林瑞慧首度打破沉默,談家務事。她透過友人向本刊說:「那時我們好幾次找惠玲回來,希望就近照顧,她不肯,又考慮到她與一般人的狀 況不同,不能勉強她。」辜家希望羅惠玲身體健康,早日解決婚姻難題,但眼看辜家嫡傳接班人辜仲諒陷入難解的官司與婚姻困局,辜家二老擔心不已。

有十個孫子的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與太太辜林瑞慧,九月初如願抱孫女,外傳他們開心包出「五千萬元」大紅包。孫女是辜家長子辜仲諒與前任祕書Jean所生,辜家二老本來還不知如何開口公布這項喜訊,本刊九日披露後,辜家陸續接獲親友致賀,二老才鬆了口氣。

密友爆料 辜媽媽低落

一週後,遠居美國多年的大媳婦、辜仲諒妻子羅惠玲的密友跳出來打抱不平,向本刊爆料,指出羅惠玲未罹患憂鬱症,辜仲諒欠她一個道歉。辜家二老心情頓時跌落谷底。

外界傳言不斷,說媳婦的病與兒子有關,若媳婦沒病,那麼辜仲諒在法庭稱為照顧病妻未處理紅火案的說詞,豈不有誤。不忍傳言越傳越盛,中信人稱「辜媽媽」的辜林瑞慧,打破沉默,透過友人向本刊說明家務事。

友人轉述辜林瑞慧說法,先感謝外界關心辜家抱孫女一事,並說:「惠玲當初帶小孩『做的事』,不是一般人會做的。她剛到美國時,我們好幾次透過阿仲(辜仲 諒)找她回來,就近照顧,但她不肯,又考慮到她與一般人的狀況不同,不能勉強她。」如今,見到羅惠玲健康精神狀況良好,二老很高興,也期盼羅惠玲面對未來 及家庭事情,能冷靜處理,好好解決問題。

煙滿密室 嚇壞全家人

媳婦長居美國,辜家二老依照培養辜仲諒等第二代的模式,將二個孫子安排到日本讀書,辜林瑞慧也到日本照顧孫子。友人轉述說:「我(指辜林瑞慧)是喜歡惠玲 這媳婦,不然,我都快七十歲了,也不用自己去管,其中,還有二、三年的時間,我的腳開刀,行走不太方便,我還得顧小孫子,負擔實在很重。」

辜仲諒是家中老大,不可能常住國外,媳婦沒辦法回台,也無法到日本照顧孩子,二老商量後叫辜仲諒去問羅惠玲:「是要回來,還是要離婚?」然而,離婚始終談不成,羅惠玲有時答應,有時又不同意,但辜仲諒也沒逼她一定要做出決定。

而導致辜仲諒與妻子分居、協議離婚的關鍵,就是六年前發生的「事」。辜林瑞慧友人說,最近辜家二老又想起當時緊急搶救的畫面。

二○○四年十一月底,奶媽想招呼當時八歲的辜仲諒小兒子吃點心,敲羅惠玲房門,卻無人應門,等上好一會兒仍舊無回應,奶媽心急,趕緊找人開啟門鎖,發現空氣瀰漫著煙灰,羅惠玲與小少爺躺著不動,搖也搖不醒,辜家趕緊將人送醫院。當時,辜仲諒人在日本。

母親自殺 子心理受創

經過這番折騰,辜家人驚魂未定,這時才知,羅惠玲精神壓力已很嚴重,而她的壓力來自於要求丈夫忠誠,卻不可得。

事後,辜家安排二個孫子一起接受心理治療,也聽從醫生建議,為羅惠玲安排可專心靜養的住處。同年十二月,羅惠玲轉赴美國洛杉磯安頓。這段陳年往事,辜家二老仍歷歷在目。

本刊就此事問過羅惠玲密友,她說:「其實只有她自己自殺,沒帶著兒子,但兒子自己闖進來,目睹到一切。事後,羅惠玲為此自責不已,因為兒子目睹後,心理受到創傷,心理建設很久。現在羅惠玲不想也不談這些陳年往事,深怕兒子再度受傷。」

此外,本刊也詢問知情的辜家友人,友人說:「羅惠玲可能以為是自己一人自殺,但真實情形卻非如此。我看過孩子的出院病歷,診斷證明上寫著『服藥過量』及『一氧化碳中毒』等字眼。」

○五年七月初,辜仲諒申報轉讓一萬張中信金股票,巿值達三.四億元,在美國洛杉磯置產供妻子安頓、上語言學校、生活開支,以及羅弟弟在美學費,和羅家父母每年赴美探女費用,並安排二個兒子寒暑假赴美陪伴。

「她到了美國之後,不太願意與辜家二老講話,辜家有事都得透過辜仲諒和她溝通。我們鼓勵她回來,在台灣也能看醫生接受治療,但她喜歡美國生活,不願意回來。」辜家友人說。

關於這些往事,一位與辜、羅相識十幾年的女性密友說:「第一時間聽到惠玲自殺送到和信醫院時,我們幾個女生還去看過,她躺在床上很虛弱。她在台灣有段時間 情緒激動、行為反常,我們知道她有憂鬱症,這五年來,在美國調養得比較好,她也跟很多朋友說她沒病,站在朋友的立場,我們相信她。」「惠玲赴美前,辜家曾 裝潢一處台北房子要讓她住,她可以選擇留在台北,但當時媒體追她追得凶,讓她決定赴美,沒人逼她。」

密友證實說:「惠玲在美國只有自己一人,我們幾個好朋友都叫她回來,大家可以常一起吃飯、聚會,但她說喜歡住在美國,於是,我們幾個寒暑假帶著孩子去美國玩時,也去陪她。」

密友還提及:「Jeffrey(辜仲諒)真的對惠玲很好,不論在外面或在家裡,都用很gentleman(紳士)的方式與她互動,這幾年來惠玲一直掛在嘴邊。」

為媳圓夢 籌辦海外婚

事實上,辜家二老很疼幫辜家生下二男孫的羅惠玲,為了讓她能早日進門,二老尊重羅惠玲想在國外辦婚禮的想法,因她從小憧憬在教堂辦婚禮,為此辜林瑞慧找了 二、三名日本友人,一起尋覓合適教堂,一手策劃婚禮細節,二老還親自飛夏威夷主持婚禮。辜羅婚後,辜林瑞慧還帶羅惠玲到日本玩,請她與自己的朋友一起吃 飯。

此外,羅惠玲在台期間與辜林瑞慧的婆媳感情,並非外界想像的不好。

尤其這幾天,名嘴上電視爆料說,婆媳找同一髮廊設計師,有回媳婦先到,設計師幫她做指甲,晚到的婆婆看到此景,氣得打翻桌上茶水。友人澄清說:「她們根本不同設計師,且辜媽媽是受日本教育,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下做出這種沒教養的事。」

弊案滯日 女祕書伸援

儘管,辜家二老接受兒子事前沒報備的婚姻,也接納無家世背景的平民媳婦,但兒子的婚姻路仍不平順。○六年紅火案爆發,辜仲諒遭通緝,滯留日本二年,這期間辜仲諒的祕書Jean於公於私協助他不少,而辜羅已名存實亡的婚姻就這樣拖著。

自認沒拿錢放自己口袋的辜仲諒在特偵組鼓勵下,○八年十一月返台。好不容易盼到兒子回家的辜家二老,高興沒多久,隨著紅火案部分案情明朗,他們的煩惱與日俱增。

原來,辜仲諒在美國、日本與台灣三地奔波安頓妻兒時,因顧不來公司的事,將權力放給專業經理人,當中,又以辜仲諒妹婿、身兼中信銀總經理及香港分行總經理的陳俊哲為主。

妹婿挪錢 害慘辜大少

年輕又一心想做大的辜仲諒,○五年相中兆豐金,有意插旗,一旦合併可增強實力。而插旗兆豐金這件大事,辜仲諒全權交給熟識投資銀行操作的妹婿陳俊哲執行。

在兆豐金股權買賣過程中,陳俊哲透過維京群島紙上公司紅火,賺到十億元(三千多萬美元)價差,照理應全數上繳中信金,卻有三億元去向不明。

在紅火案進入二審後,本刊取得自法院調閱的宗卷資料才知,原來陳俊哲將錢挪用在日本東京置產六千萬元、買世界名小提琴六千萬元、坐私人飛機一千萬元等「不可報支的費用」上。

中信人事後揣測他的動機說:「他(陳俊哲)就錯在這最後一步,他透過紅火與中信銀間買賣,這一來一回,幫中信金賺了快十七、八億元,本來是公司賺不到的錢,他大概是想拿一些去用也還好。」

紅火案裡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婿,手心手背都是肉,辜家二老陷入天人交戰,看到老二辜仲捲入金鼎證案,順利過關,二老也希望律師能同時救回老大與女婿,但陳俊哲挪用資金的事證俱在,不可能二個都救。

辜仲諒事後得知妹婿挪用資金,為顧及與最疼愛的小妹辜仲玉之間的兄妹情誼,在法庭上,他不願意也不好多講什麼,讓辜家人深怕辜仲諒會被拖下水。

辜家二老看著女婿滯日、媳婦在美,讓辜仲諒的官司與婚姻都陷入難解困局,心疼極了,又苦無兩全的營救之道。百年辜家遇此一劫,大宅門裡的人生,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酸。

紅火案大事記

2005.8~11 中信金旗下子公司買進約3%的兆豐金股權。

2005.9.30 中信銀董事會授權香港分行向香港巴克萊資本證券買結構債,額度2.6億美元,9成資金鎖定兆豐金股票。

2005.12.6 中信銀增撥1.3億美元大量加碼結構債,總計前後共買進兆豐金44萬張、3.9%持股。

2006.1.27 中信金向金管會申請收購兆豐金股權,中信銀香港分行將結構債賣給和辜家有關的維京群島紙上公司「紅火」。

2006.2.9 金管會核准中信金收購兆豐金最多10%股權。

2006.2.15、16 紅火申請贖回結構債,巴克萊賣44萬張兆豐金股票變現,股票7成流入中信金,紅火賺到10億元(3,048萬美元)價差。

2006.5 檢調根據檢舉,著手偵辦紅火案。

2006.7~11 辜仲諒辭去中信銀董事長、中信金副董等職務,和陳俊哲滯外不歸,檢調屢傳不到,其他涉案主管紛遭約談、羈押。

2006.12.4 檢方通緝辜仲諒。

2007.2.15 檢方偵結起訴紅火案,起訴書中指陳俊哲管理的Top Genius公司借錢給紅火買結構債,同日發布通緝滯日的陳俊哲。

2008.11.24 辜仲諒返台。

2009.12.24 檢方認定辜仲諒主導紅火案,依背信、洗錢等罪嫌起訴。

2010.8 辜仲諒在法院陳述說,紅火案發生期間,患有憂鬱症的妻子羅惠玲攜子自殺,遭逢家變,他無心公事,根本沒有心思犯案,爭取無罪。

審理期間發現,陳俊哲2006年間挪用3億元紅火獲利在日置產、買小提琴等。

心靈殺手 憂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10年後,憂鬱症將成全球最需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因它很常見,卻易被低估。憂鬱症往往使人失能,且與自殺有高度的連結,研究顯示,97%的自殺者罹患精神疾病,其中87%是重度憂鬱。

目前診斷憂鬱症有9大標準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或食慾下降或增加、嗜睡或失眠、思考動作遲緩、疲累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以及反覆想到死亡等負面念頭。

時時出現4個以上的症狀(須含前2項),且持續2週以上,就要小心是否憂鬱症上身,宜及早就醫診斷。董氏基金會 (http://www.jtf.org.tw)、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http://www.depression.org.tw /index.asp)均有憂鬱症檢測量表,方便民眾自我檢測。

辜仲諒小檔案

現職: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生年:1964年

家庭: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的長子,和妻羅惠玲育有2子,與錢姓女友生1女

學歷:東吳大學日文系、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經歷:1988年進入中信銀任職,歷任中信金副董事長、中信銀董事長、中信金總經理、中信銀副總經理;進入中信銀前曾於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日本三菱信託等外商任職。

官司:2009年底因紅火案遭檢方以背信、洗錢等罪嫌起訴,一審預定於10月宣判。

羅惠玲小檔案

生年:1971年

婚姻:

.1991年結識辜仲諒

.1994年與辜仲諒私定終身後,接連生下2子

.1996年獲夫家認可,與辜仲諒在夏威夷補辦婚宴

.2004年11月攜子尋短獲救,後選擇赴美休養

.2005年開始與辜仲諒協議離婚

學歷:復興商工畢業

經歷:公關人員、曾與朋友合夥開花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00

【大國小夢】造假救妻者:先咬牙好好活著

http://www.infzm.com/content/84713

廖丹用「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總結自己此前41年逐漸邊緣化的人生。「五六年以後的事兒,現在想得太多也沒用。先咬牙好好活著吧。」

2012年12月29日晚上,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快餐店前,廖丹用9600元買了不到一年的二手三輪車被偷了。車上還有他為過年置辦的食品和為剛透析完的杜金領買的一千多元的藥品。

「這裡的飯便宜。」每一次帶妻子透析後,他總會來這裡。這一次他為自己的大意而懊悔,更重要的是車上還有妻子賴以生存的藥。

對原北京內燃機總廠下崗工人廖丹來說,這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冬天。2012年12月27日下午,廖丹從法院取回緩刑執行通知書。這意味著這個曾經為了維持患尿毒症的妻子透析騙取了17.2萬元醫療保險的北京男子可以翻過人生不太光彩的一頁。

「你要7月15日之前問我我幸福嗎,我真的要罵人了。我現在挺幸福的,以後會越來越幸福。」廖丹的微笑流露出久違的從容。

由於詐騙案一審開庭時獲得了媒體關注,2012年7月15日,廖丹收到珠海政協委員陳利浩17.2萬元捐款。這筆錢讓廖丹能及時退贓。這為廖丹在新年來臨之前的12月7日,換來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罰金3000元的輕判。

憑著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籌集的50萬元的捐款,廖丹暫時不用發愁妻子杜金領的醫藥費了。這筆錢足夠讓她換腎,即便沒有腎源,也能維持她透析五至六年。六年以後,來自河北易縣的杜金領就滿45歲了。到時候作為北京人的配偶,她也可以獲得北京戶籍,加入北京城鎮居民醫保體系。

「五六年以後的事兒,現在想得太多也沒用。先咬牙好好活著吧。」廖丹說。

醫藥費有著落後,心情好轉的杜金領病情才穩定下來,不再像以前一樣「三天兩頭叫救護車,一邁腿就要花錢」。除了每週兩次透析,她每兩天還能織出一個串珠手包,在淘寶的愛心網店上發售,售價300元。廖丹則負責發貨。

即便是在接受採訪時,杜金領手上的編織也一刻沒有停下。她坐在客廳裡的雙人床上,靠著一台電暖氣,周圍擠擠挨挨擺滿了編織零件。網友們捐來的二手箱包飾品也被放上網店出售。

「現在大家還在關注,等這事兒完了,沒音兒了,網店也就不行了。」杜金領不乏緊迫感地說。這個8月開張的網店曾長期無人問津,直到11月一名記者上門採訪時幫忙發了一條微博,引發了媒體又一輪報導,生意也旋即火爆到斷貨。

如今,這個銷量起伏的網店寄託著一家人經濟獨立的希望。「我也不要求掙得太多,(一個月)兩三千塊錢,夠吃就行了。」杜金領說。

很長時間以來,這對廖丹一家來說是個並不容易實現的願望。廖丹用「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總結自己此前41年逐漸邊緣化的人生。這個從小在皇城腳下玩大的北京人,在上世紀末北京城第一代房屋改革時搬到了三環邊的甜水園。1997年,小學學歷的廖丹又在國企改制大潮中從北京內燃機總廠下崗。2003年,廖丹用僅有的十萬塊錢買下東南五環外郎辛莊的一處小產權房安頓下一家三口。四年後杜金領患上尿毒症,每月近5000元的醫藥費負擔落在這個每月只有不到2000元低保收入的三口之家。

由於手續繁瑣,杜金領至今仍沒有在老家辦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來北京打工20年,她供職過的單位無一給她上過醫保。唯一適用於杜金領的北京城鄉特困人員重大疾病醫療救助也因報銷週期過長(三個月)被沒錢周轉的廖丹放棄。

「其實像我這情況應該也挺多,我這是比較幸運的。」廖丹說。在中國,像廖丹妻子杜金領一樣的尿毒症患者達200萬人,而尿毒症只是國家衛生部列出的可能因病致貧的50種大病之一。

事實上,貧病和不安並沒有遠離幸運的廖丹。

當前兩天廖丹所屬的朝陽區六里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向他詢問起網店收入情況時,廖丹果斷地表示,為了保住最低生活保障金,願意關閉網店。

廖丹患有嚴重的II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治療,而他的醫保報銷上限「抓一次藥就用完了」。保住低保戶的身份,廖丹還能享受北京城鄉特困人員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下的二次報銷。街辦工作人員最終並沒有要求廖丹關閉網店,也沒有撤銷他的低保。

「辦事處的人對我們一直挺照顧的,能給辦的全給辦了。但他還是得按照國家規定來。」廖丹解釋道。

在這個寒冷的歲末,廖丹正忙於借錢重新置辦一輛三輪車,因為新的一年,他依然要每週兩次往返四小時帶杜金領透析,還要每天騎車20分鐘送兒子上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77

姜文壓根不想好好講故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2/4056364.html

當感悟是用大段臺詞的方式展現時,就可以宣告影片的死亡了。

萊塢的“故事之王”羅伯特·麥基給《星際穿越》打了3分(滿分5分),理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講得很糟糕,直到最後一分鐘,都沒有遵循講故事的規矩。如果看到了姜文的《一步之遙》,他應該會更生氣,因為姜文壓根沒想過好好講故事。

倒不是說《一步之遙》有多“爛”,只是全片充斥著一種“我不屑於線性思維”的自大感。姜文扮演的馬走日永遠都在出戲,因為他一直都在扮演姜文自己,那個鏡頭外驕傲的、不肯跟人好好對話的男人。

他設定觀眾都是他的粉絲,他肚子里的蛔蟲,了解他的一舉一動,以及吞咽的每一句金玉良言。於是,《一步之遙》忘我地表達,自我地表達,除了表達還是表達,卻獨獨忘記了把故事說明白。

比如,全片的第一句臺詞“To be or not to be”其實“漢化”得饒有意味,但硬是變著法子解釋好幾回,灌輸出姜文雞湯式的人生感悟,卻令人頓生食之無味的雞肋感。首個分場景中的大段對白也略顯莫名:姜文西裝革履、頭發油亮地端坐在靠椅上,以“教父”般的姿態傾聽大帥兒子的“苦惱”。姜文是超級《教父》迷,這段嚴格仿照《教父》橋段,意在抖出一個大包袱,但這個包袱只有“姜文迷”才能接,旁人哪能會意,所以效果並不出彩。

效果打折的原因更在於拖沓。文章扮演的大帥兒子,被一個外國名媛傷了心,所以要“暴發戶”式地花一次錢,以證明自己不是暴發戶,於是輾轉尋求馬走日的幫助。這一段落的用意是為勾勒兩人的乖張性格,並引出全片的高潮“花域選美”。可就這麽個引子嘮嘮叨叨得有三五分鐘,還未高潮就儼然泄氣。

好不容易盼來了劇情小高潮——被外界渲染多時的“選美”,果真精致華美無比,其中的歌舞片段仿若好萊塢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黃金時代重現,競選者的鬥技也火光四濺,可正當大家鉚足了勁頭要等舒淇出來爭艷,並千呼萬喚始出來時,她扮演的“總統”卻“說而不演”,給劇情潑了冷水,直接將大眾引頸良久的期待澆滅。這樣的例子在片中比比皆是,姜文就是不願意按理出牌,要麽筆鋒一轉,要麽劍走偏鋒。你得認真揣摩戲外的他,才能體會每個鏡頭戲內的含義。

但因此將《一步之遙》類比《無極》或《三槍》,顯然是大大低估了姜文的野心。實際上,姜文是很認真、很認真地在做一場前衛的電影實驗,滿屏因而充斥著《教父》的胸花、費里尼的《月吟》、“巨蟒”的後現代、庫斯圖里卡的狂歡,一次次用自己的手法向經典電影影像致敬。臺詞也看得出來打磨良久,甚至還戲仿了大量20世紀初的名言,連馬走日和項飛田在花域總統決選時的介紹語,都借鑒了趙藩為武侯祠題寫的對聯。

但他的問題是荷爾蒙過剩,只見激情卻找不到發泄口。貌似每一個鏡頭都很用力,都有訴求,但卻不懂節制,未能舒緩自如地控制節奏。其實,本就線索完整的“閻瑞生王蓮英案”,既有桃色又有陰謀,在大時代的轉型期,紙醉金迷的舊上海,夾雜著人性的淪喪,堪稱最完美的戲劇案例。但自負的姜文絕不肯照本宣科,他幹脆將其打碎,剝離,重建,並衍生出各種旁枝末節、閑雜人等,無奈基本線索已無法完美拼接。

碎片化的敘事帶來很大一個遺憾:片中的人物多以“臉譜化”面向示人,無暇樹立值得信服的性格特征,被稱贊最多的洪晃和王誌文,也頂多是在圈定的框架中完成了到位的表演,但他們,連同舒淇、劉索拉、那英、文章等角色未能成為合理推動劇情的軸心,最可惜的乃葛大爺,幾乎淪為姜氏作品的段子手和花瓶,能夠被回味和記憶的片段寥寥。

在敘事成為最大的障礙後,姜文不得不在其中抖落個人對人生、對世界的感悟,而當感悟是用大段臺詞的方式展現時,就可以宣告影片的死亡了!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19

A股黃金半年,好好享受剩下的4個月 張翼軫

來源: http://xueqiu.com/3559889031/34810806

A股運行分成黃金半年和黑暗半年,這是十幾年來上證指數不變的規律。這一個黃金半年,剛剛過去2個月,好好享受剩下的四個月吧。

在2014年歲末的時候,有讀者來消息,說我之前提及過的黃金半年果然有道理,2014年的11月和12月表現那是相當的好。因為這個消息,想起在這個公眾號許久許久沒有提及過這個概念,所以就趁著2014年結束數據更新的機會,再介紹下吧。

所謂黃金半年和黑暗半年,是一個特殊的現象:從5月到10月,是股市相對悲慘的六個月,相反從11月到次年4月,卻是股市相對較好的半年。這個在美國股市有一句著名的股諺,叫“sell in may and go away”,說的就正是這個現象。

當然,黃金/黑暗半年的兩分法,在A股同樣靠譜。下圖是1997年到2014年期間每個月漲跌幅的平均值和正回報幾率,我們可以看到從11月到次年4月的確是A股最為強勁的6個月,5月份其實還湊合,但無論收益還是正回報率都快速下降了,所以歸在黑暗半年也問題不大。




因為黑暗/黃金半年的區分,所以對普通人有一個非常笨的投資法:只在黃金半年投資,剩下的半年空倉或者持有貨幣基金。下圖顯示的是僅在黃金半年持股和僅在黑暗半年持股的差別,我們可以看到是天壤之別:黃金半年的年回報是10.9%,而黑暗半年的年回報是-3.29%。




當然,真的只在黃金半年投資,恐怕沒多少人做得到——這意味你要在2007年最瘋狂的牛市後期幹瞪眼,這等毅力是沒人做得到的。所以,給出上圖,僅供參考——有大毅力的不妨嚴格按照半年來持股,否則至少知道下每個月份歷史上是不是持股好年頭,多點警惕也是好的。

原始鏈接:http://seekingbeta.net/blog/html/y2015/201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096

“大師”王林:“活得好好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467

資料圖片:王林的個人寫真《中國人》封面。 近期,一些名人的拜訪將“氣功大師”王林重新暴露在公眾的聚光燈下。 (新華社記者 程迪/圖)

王林“大師”回來了,而且安然無恙。

近日,一條《“大師”王林常住深圳廣東落馬高官曾當眾跪拜》報道,將淡出兩年的王林重置於公眾視野。報道稱,兩年前因身陷“非法行醫”輿論風暴不得不避走香港的王林,奇跡般全身而退,兩年來“活得好好的”。

不過,困擾王林的恐怕還不止“名聲問題”:因涉多起債務糾紛,他位於江西蘆溪的“王府”兩度被債主圍堵,王林本人多數時候則在深圳生活。

萍鄉衛計委:未發現王林“非法行醫”證據

人民網報道,2013年7月,因被曝出與政商界和演藝圈多位知名人士合影,“氣功大師”王林引起廣泛關註。據報道,無行醫資質的王林擅自行醫,並收取高額費用。

王林通過香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王林寫真》一書中,記載了不少他“妙手回春”的神奇故事。他自稱可用氣功治病,曾給五萬人看過病。

據了解,王林的治病對象非富即貴。

2013年7月28日,央視《焦點訪談》以《“神功大師”的真面目》為題聚焦王林。節目中,江西省蘆溪縣衛生局工作人員表示,王林並未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具備行醫資質。之所以未查處其非法行醫行為,是因為外人進不去他的“王府”,而且他沒有開門診對外營業,衛生局無從得知王林是否給人看病。

2013年7月,王林被指涉嫌“非法行醫”,江西萍鄉市蘆溪縣稱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徹查。

時隔近2年,近日,萍鄉市衛計委表示,經排查,未發現王林“非法行醫”的有效線索和證據。

2015年7月3日,萍鄉市衛計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蘆溪縣衛計委2013年7月29日成立專項調查組,在全縣範圍內啟動了調查工作。在全縣11個鄉鎮、138個行政村、198個衛生室進行摸排,未發現有群眾經王林用氣功治過病;對瀘溪縣所有的10家醫療機構進行排查,未發現王林在縣內醫療機構坐過診;到瀘溪縣的醫藥公司調查,未發現王林有藥品或者輔助醫療設備的采購記錄;走訪王林附近30戶居民,並到縣電視臺、縣城管局、縣工商局等單位進行調查了解,確定王林未在瀘溪縣轄區內掛牌開設醫療門診或者擺攤設點,也未進行醫療廣告宣傳。

上述負責人介紹,王林非瀘溪戶籍,居無定所、行蹤不定,在蘆溪居住的時間極少,因此,在無群眾舉報且未發現其掛牌營業的情況下,未能發現其開具處方、銷售藥品、發功治病等“行醫”的有效線索和證據。萍鄉市衛生監督所也督促轄區其他區縣進行調查核實,未發現王林開具處方、銷售藥品、發功治病等“行醫”的有效線索和證據。

資料圖片:央視報道的王林表演“神功”的視頻 (央視/圖)

“非法持槍”?未有調查結果

據《新京報》報道,除涉“非法行醫”外,王林還被指“非法持有槍支”。

據王林弟子鄒勇透露,王林家中私藏槍支,曾外出打野鸕鶿。據稱,王林持有的是一支5連發來複槍。2011年,曾有人目擊王林在蘆溪“王府”後院,持槍打鳥。

2013年8月1日,蘆溪警方認為“王林非法持有槍支案”符合立案條件,決定立案偵查,辦案機關為該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此後,記者曾多次致電蘆溪縣公安局和萍鄉市公安局追問進展,但對方始終稱“在調查中”。

2014年10月,王林對媒體稱,“捏造說我家里有什麽槍支彈藥,全是斷章取義,捏造事實,司法系統早就撤案了。”但在今年5月,蘆溪縣公安局長盧政武卻否認撤銷該案。

2015年7月7日,新京報記者致電萍鄉市公安局詢問案件進展,一負責人稱該案仍在調查中,並稱目前尚無調查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560

IBM是好好股- 揭開超越 PB/PE 的股神價值計算法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9/ibm-pbpe.html

巴黎:

筆者一直對IBM難捨難離,雖然它的股價近年不強勁,但相對它的財務,就完全兩回事,為了準備"內在價值計算器",我從新看它過去十年數字,希望能找出股神為何仍不斷增持它的線索。我的發現,希望朋友明白,  若巴菲特使用我的內在價值計算機,會非常得心應手,但如果不了解數字的意思,這堆數學方程式的計算器只會平平無奇甚至會誤導閣下.

如果按上面過去的股息和每股資產淨值直接輸入黃色部分數字,求出IBM的增長率並以折現方法求它的合理價值, 會因為IBM每股資產淨值從十年前19.29美元不斷下跌至本年的14.39再計算未來10年後只得10元,其末權益完全不能回補高達11倍的市帳率,產生最終即使計入大量澎漲的股息後,複利回報率仍只有0.03%,合理內在值只值120.34,較現價還有兩成的跌幅
綜觀全局看
投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那些方程式,要有好的投資,我們還要具備綜觀全局、See the whole picture的能力,這方面就要靠激活個人的想像力。

首先我們要決定IBM業務是否具有穩定的競爭優勢和貨品是大機構的必須品,對於其商業客戶和對手來説,這是毫無異意,有了這最重要一項,才可以繼續下去分析。

IBM 因為有每年非常穩定和高達12.7B美元強勁的自由現金流,足夠他在市場不斷回購股票,股數從十年前的1628M股大副減少至本年的1010M股,假如10年前有人持有162M股或總發行量的10%,今天便因發行股數減少而自動上升至16%,只要再持有它多34年共44年,除了它每年高達15-20%增長的股息己獲得外,整個IBM就會是他的了,還有它每年12B美元的現金流,。

由擁有10%變成100%,這不就是十倍股嗎?

今天IBM的市值是143B,持有10%就是14.3B,對股神來説應該是可以負擔,但再多44年命就難矣。雖然會計角度看IBM近年的盈利不甚增長,對常強調每股自由現金流的股神lBM卻不斷上升,亦可能因為人生苦短,所以他仍不斷增持,加快以低成本擁有大份額的時間過程。

單以簡單幾個數字,從這長期持有角度大圖看,己經非常清楚,股神是無得輸。
深入數字看
若再看數字深入一點, 假設IBM每股股息增長保守減至最近5年的15%增長率(因為它不斷回購,又有大筆自由現金流,應該是可以輕易做到),2026年IBM的股息會從本年的4.25增長至16.61,但它每股淨值卻是下降至10元。計算器是死而我們是生的,無人會認為一支能穩收16.61美元股息兼年年增派的股票,未期賣出價只得10元。

所以我保守地當它是6%的優先股息貼現16.61股息計算,2026年尾期股價便要改成是276元(16.61/ 6% = 276) IBM今天的股價只是3.6%Yield,即筆者尾期以6%反推尾期巿價是276元是非常過份保守., 求得未期的合理值, 我們便能用像計算債券的"內在價值計算器"計算, 最後我們得IBM的內在價值是285元,現價購入的複利回報率有11%







因為IBM不斷回購, 做成一個現象是他的自由現金流的總金額近年下跌,但每股可控制的FCF卻上升,如果股價保持在低價,管理層用同一筆錢便能回購更多, 即股價下跌,不單不是壞事(但業務要沒有受傷害),反而加快總股數下跌, 增加每股的內在價值..

筆者於是在今天晚上於紐約開市時差不多一年低位買入IBM,並打算放埋一二角落等它自動成為年年生錢的搖錢樹。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價值計算法和理論, 現正有一個"全港第一個價值投資班"的第四班正接受報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37

“先好好掌握別人已經整理好的知識”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vgt.html

“先好好掌握別人已經整理好的知識”

    前幾天,愛好養鴿的昔日徒弟小陸,樂呵呵地前來報喜,本月中旬,紹興舉辦了一場500公里信鴿競飛比賽,他派去參賽的5羽賽鴿大勝而歸!有4羽得獎,其中有1羽獲得金獎!這是他成績最好的一屆比賽。本次比賽可能由於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不知道是地球磁場發生了變化呢,還是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或是其他什麽原因,很多鴿友“剃了光頭”!他們的賽鴿一只都沒在規定的記錄時間內飛回鴿籠。一般規定的記錄時間為48小時,但這次情況特別異常,大半數賽鴿48小時到了還都沒有飛回,於是記錄時間延長為72小時。聽說,今年臺灣、上海以及大陸其他不少地方也都出現了這種異常現象。那小陸怎會逆勢大獲成功的呢?

    我在小文《不要偏離根本》(2015-10-11)中介紹過,小陸養鴿的宗旨是:培養健康的鴿子。這一年以來,他著重抓養鴿的最基本環節:鴿糧。民以食為天,鴿以糧為先嘛。他選擇了某個品牌鴿糧,進行系統性餵養。盡管這個品牌鴿糧的價格比一般的同類產品貴25%以上,但質量好,品種齊全,綜合性價比還是較高的。特別是,這個品牌鴿糧的包裝袋上附有比較全面的“餵糧要點”,簡單而明了地列出鴿子從生蛋、孵化到競飛等各個階段的餵養配食,這一點極其重要!這符合小陸的目的要求——培養健壯的鴿子。健壯是賽鴿的最基礎。

    參照這個“餵糧要點”,省心省力,養鴿變得簡單多了。小陸常說,養鴿還是簡單一點為好,因為搞得越複雜,不確定性因素也就會越多,結果反而適得其反。比如,有的鴿友在參賽前給賽鴿餵興奮藥,但由於施藥很難做到恰到好處,不是過量就是不足;還有,放飛時間常會改變,這次比賽就因天氣原因,出發時間延後了兩天,這樣藥性不僅大打折扣,而且還可能會產生其他什麽副作用呢!

    “看來品牌鴿糧具有明顯優越性,我這次可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得到好成績的吶!”小陸感慨而言,“我相當於請了個大師級的養鴿營養師,支付的卻是小孩子的糖果錢呢!哈哈!”

    說到這,讓我不禁想起查理·芒格說的:“我覺得先好好掌握別人已經整理好的知識才是靠譜的學習方法。我不認可那種閉門造車自己鼓搗出結果的方法。沒人能那麽聰明。”巴菲特也曾說過,向成功的投資大師學習,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大道至簡與相通,《這“鴿經”與“股經”相通》(本人2015-01-20小文),是不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80

忘掉創業,好好做生意|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4/158758.shtml

忘掉創業,好好做生意|黑馬薦文
沈帥波 沈帥波

忘掉創業,好好做生意|黑馬薦文

記住: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推薦人:黑馬哥

推薦星級:☆☆☆

推薦理由:這是一篇感悟文,也是一堂創業課。本文作者從創業中總結了四點感悟,與收獲。黑馬哥與你分享。本文由進擊波(ID:jinbubo)授權i黑馬發布。

我所理解的創業是一個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它可以使你永遠痛並快樂著地沈浸在其中,無法自拔。甚至是愛愛的時候,都在思考下個月工資怎麽發。為什麽永不停息,因為對於一些人而言,事業是畢生的追求,存在感成就感是畢生的追求,或者賺錢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那麽既然你要去觸摸蠟燭上最亮的光芒,那你就得受得了疼,別叫,沒人讓你去摸。

所以我從創業中學到的第一課便是,一切皆有代價。一切。

你選擇快速大量融資,那可能會死於對企業失去掌控力,或者死在資本的扭曲中。你選擇精耕細作,可能死於上下同行的惡性擠壓。選擇低門檻進入的行業,那麽很快會發現那就是血海。選擇所謂的藍海,99%基本上是前人全死了的死海。選擇吹牛逼,那麽就得吹下一個牛逼來圓上一個謊言。選擇實幹,那就得耐得住寂寞。選擇抱大腿,就可能站錯隊。選擇低價出貨,那就得承受被拖死的可能。

永遠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萬般皆好的狀態和選擇,如果有,那就是做夢。

選擇任何的發展方向都需要付出代價。真正的戰略在於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優勢,去選擇戰術和作戰目標。一切與自身情況不匹配的戰略,都是狗屎。

我學到的第二課便是,創業歸根結底還是生意。

【創業】到底是什麽鬼?為什麽很多人說他不是生意,很多人看不起做生意。我也是一直沒有想通。以前我是沒想過跑來【創業】的,我所想做的是【下海經商】,不知道為什麽這兩年做生意好像成為貶義詞,非得說成【創業】。一切的創業,最終都是【生意】,無論你是想短期套現,做大了賣掉,或者自己一輩子搞下去。【生意】是底層的元邏輯,不可顛覆,不可忤逆。一個創業者必須直面生意的殘酷,理解生意的本質,尊重【生意】的鏈條和生態,才有機會往下走。想長期走下去,以及能走得下去,便是事業。

單點的生意,基於當下的價差,但價差會變動,所以往往難以形成事業。但有本事也可以把不停做各種單點生意變成你的事業,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當一個生意人選擇把一個倒買倒賣的事情變成了長線作戰的時候,他就向企業家走出了第一步,走向了事業,此刻便會發現,原來解決二維的事情就可以了,現在多了時間空間人事等更多複雜因素,一下子變成四維了。管理難度成幾何倍上升。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人覺得,當年做點買賣挺好賺的,非得做事業,一做事業感覺都白賺的原因。

這是我學到的第三課,想做事業是需要付出N倍執著和堅忍的力量。別動不動賺了點小錢就覺得自己很牛逼。其實差得很遠很遠。

企業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多到難以細數,也就是不存在一刻完美狀態。在大公司幹的時候,覺得有N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如今覺得有N+1可以改進的地方,但為什麽不做,無外乎資源,精力及回報的考慮和限制。往往返回去看一家活了N年的公司的當年的產品,都是覺得像狗屎一樣。所以做事業不是做藝術家,不是作一幅完美的畫,而是做出持久的生命力,即使他一開始不怎麽完美。

所以從旁觀者而言,關註一家企業,必須關註5年以上,方知任何的戰略都有代價。任何的模式皆有瓶頸。任何的奇跡都是幻象。任何的存在皆為合理。不因一朝一夕之波動,而浮躁。不因一時之困境,而動搖。不因他人之流言,而百念生。方可撥開千絲萬縷,找到這家企業真正的成功之道。

今天的報道里說三星因為S7的銷量劇增,股價大漲,於是一片贊美。然而一年前無數評論員都在黑三星,正如今天被黑的小米一樣。不看五年以上,懂個屁。

所以不懂節奏者,不可操大盤。

那麽下一句我想說的就是 無核心壁壘者,無以成大業。

這是我所學到的第四課。

前幾年我們都說:互聯網是開放透明的,所以大家都可以來創業。後來證明這是假象。大多數流量的走向是封閉的,大多數產品的背後是少數人控制的,表面上最鬧騰的一圈人,所分的就是10%不到的市場,基本就是大玩家的炮灰。如果你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比如美少女直播自己吃飯,那麽請問你有什麽核心競爭力?沒有這一些,你賺的也就是辛苦錢和市場行情的錢而已。成就真正的事業,必須要握住一些稀缺資源,比如生產原料,比如配方,比如品牌等等。

創業者最不值錢的感動,就是把自己說得很辛苦,很久不陪家人,不會有人因為你很辛苦給你錢,只會因為你能給他帶來錢而給你錢。被你感動的投資人只存在軟文里。因為資本不相信眼淚。

在追求核心價值的道路上,會經常冒出N多賺小錢的機會,和所謂的合作機會。如果選擇上鉤,你所耽誤的便是最不可再生的資源:時間。這便是我學到的第五課,永遠不要浪費時間。

這也是大量企業正在犯的錯誤,著急做流水,著急做點什麽證明自己。但做的都是一直在賺小錢,但也沒什麽大用的事情。比如一些融了幾千萬,但還在賣一些雜七雜八東西的機構,實在搞不懂他們為什麽要做這個,也不能跑出很多利潤,也不能為長久帶來發展,還要花很多人和資源。

以及,不要整天談一些虛空的合作。合來合去,你會發現,大家都想空手套白狼。真正有實力的,都是等人來合作的。

不浪費時間還包括了能花錢解決的專業問題,就不要求人情,人情只能用一次。

以及說話別廢話,做事別拖沓。

記住: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從創業之後,時間對於你的意義就會發生變化,以前,慢慢來的事情可能就變成必須得今天做完的事情。而深夜這樣的時間則變得格外的有存在感。過去,這個點都是在呼呼大睡,現在可能給你睡也睡不著。此刻你面臨的是心魔。創業歸根結底是在和自己作鬥爭。這是我學到的第六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勝喜,不為敗悲。尤其是文科生,作為一個語文課代表,我過去最擅長的就是抒情寫文章。。然而,這些感性因素在創業中,沒有什麽屌用。你悲,客戶也不會選擇你。你喜,上帝也不會眷顧你。而情緒往往是最消耗人精力的,別花這力氣。有太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著你。

從前,我以為自己是個孫悟空,什麽都可以。後來我覺得自己是一只豬八戒,為太多東西所困,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或許,我們還是沙僧,一生都用來尋覓打碎的琉璃盞。

感悟 創業 收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145

只管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麼賺錢的,賺大錢從來不用辛苦。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大部份StartUp創業者其實都是很勤奮、很努力的,絕大部分都是很聰明的,他們都在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好,為什麼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人品、家庭、身體健康這樣的個人因素,也有商業模式的選擇、市場選擇、創新力這樣的團隊和決策因素,看起來大相徑庭,我總結出一些規律。我認為創業者最重要的兩件事:找方向和配種


永遠別與趨勢作對,所有的成功失敗,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己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趨勢給決定了。世界上能跟著趨勢賺錢的只有兩類人:

一類人是Trader,他們天生具備敏銳的嗅覺,對於市場的理解很通透,而且執行力很強,天生夠狠,對自己能狠下心來的人,都能成點事情,如果看准來方向,能成大事。


還有一類人所謂跟著趨勢賺錢,並不是主動意識的結果,而是被動選擇的結果(我們的研究數據是1:99),他們被社會的洪流拋向了不同的領域,然後就是花落誰家是誰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敗事,無非是祖墳冒青煙的結果。在過去的十年裡面,這個邏輯和趨勢很明顯,決定你是否賺大錢的邏輯,不是選擇,不是能力,而是運氣。賺小錢才是能力,賺大錢其實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奮,現在的社會,讓你能過比較好的生活,但是,並不是努力勤奮就能讓你成為馬雲、馬化騰,命格不再,就別發夢了。

是因為大爆發的年代裡,越底層越容易被拋向不一樣的社會洪流,而不一樣的洪流,往往會有大機遇,很多人沒得選擇,更不會走固有的社會路徑,也就更容易被拋棄社會的大趨勢之中去。在一個趨勢起來的時候,乘風而起其實難度並不如想像中大,在新興領域並不需要太大努力,就能較為輕鬆地擊敗固有規則體系裡的王者。我們過去20年的趨勢性機會,不是互聯網,互聯網其實是最近三五年的趨勢,過去十年的趨勢性機會其實是資產升值,大量的房地產商在過去十年的盈利能力其實是極強的。只是趨勢一旦逆轉以後,互聯網很輕鬆的就擊垮了這個固有的社會趨勢,不是房地產不行,也不是互聯網,而是社會趨勢轉化很快。你剛好在適合的年代碰巧做對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後以後就長期堅持這種策略,堅持固有的邏輯去做事情的話,結果可能會死的很慘。

現在創業的人很多,跟我所思考的幾乎是一致的,這簡直就是句真理,這個世界上,賺錢的事情,從來不是辛苦的事情。



創業有時候選擇大方向很重要,賺大錢和賺小錢,說白了,其實都會很辛苦,都很艱難,你路邊開一個小店鋪賣魚蛋要賺錢,其實也不見得比做好StartUp要容易到哪裡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樣辛苦,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肥佬黎第一桶金是70年代股市賺回來,後來他提到我自己為什麼離開股市,突然只是因為覺得他這個人能力不如別人,勤奮不如別人,運氣不如別人,憑什麼跟人在一個能力充分競爭市場上賺錢?

如果在一個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場上的時候,我發現賺錢一般都是辛苦錢,也就是跟人比體力才能賺錢,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調研,那些都是辛苦錢。而可悲的可能是競爭越充分的市場,你會更可悲的發現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賺錢的。也就是說,生活總會給你答案,但不會馬上把一切都告訴你。
  

其實,回報不一定在付出後立即出現。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盛裝蒞臨。

第二點是配種(129日吾在信報專欄也提到),配什麼種呢?純種。賽馬,養狗,都要純種。人類的進步,整個生物的進化呀,都不是完全靠純種的,要做雜交的。找人也要學會多元化。創業的第一批團隊,一定是找自己最信任的人。他可以不信你的方向,但是他信你這個人,信你什麼?信你會很公正,很公平地對待他人,信你會不會放棄,這很重要。如果團隊動不動懷疑大佬會放棄,那他一定不會相信你。純種、找方向,搵錢,它是一個三角形的一個良性迴圈。


在不同階段,這三件事要反復地做,優先順序不一樣。第一次找人的時候,特點是清一色這個純種血統純正。第二次找人,2.0的時候,想繼續在自己熟悉,價值觀高度一致的夥伴裡面再找人,這就不對了。人再多是什麼,烏合之眾,打一仗就散了。(689那班Asshole蛋散,腦殘兼面癱)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是心理催眠師最喜歡講的一個故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的潛意識是十分強大的,而且是沒有判斷能力的,只要你輸入正確的指令和程式,它就會聽從和工作。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這時候,大格局大趨勢就顯得非常重要,儘量去做一些趨勢性的機會的事情,市場整體向上的機會,只要做的稍微好點,總還是有機會的,而有些行業,你再怎麼做,其實都註定了最終的結果都不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188

窮人變富的真相 ---- 放低臉書,好好讀書


佔領華爾街、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都反映出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的事件令很多美國人有所不滿。窮人真的越來越窮?令人難過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BBC曾經一個很震撼的Documentary56 Up:窮人與有錢人的人生七年》,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還有一篇報導也是寫紐約的窮人為什麼越來越窮。窮人越忙越窮,花錢賺不到錢。有錢人越閑越富,越花越有,每天都會有收入自動流進來。如何改變?

大部分窮人都認為上班等於穩定的生活,返工應該可以發達。不太敢解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窮人,因為實在會得罪人,每個人也有他自己截然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個現象普遍存在:絕對的原因是窮人和有錢人的起跑線不同。有錢人的財商,對財富的認知度,遠遠,遠遠,遠遠比窮人理解得更深刻,更早。

有錢人也會忙,什麼時候忙?基本上就是在系統建立的時候(創業前期),不但忙,可能沒有面子,甚至當他們去Sell野的時候,去拿訂單的時候,會失去做人的尊嚴,公司穩定後,進入平穩收入期,才真正受人尊重。而窮人幾乎都過不了這一關,他們在極度貧困的時候從不會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卻在拼命地抱怨命運對自己如何不公。

另外有一個原因就是後天的學習。很多成年人都不看財經雜誌,更不用說78歲的孩子。

有錢人的童年就知道自己要去哪個學校上課,知道看金融類報紙和報導的重要性,有些甚至78歲的孩子,父母就會教育孩子銀行是如何工作的,你為什麼能吃到出前一丁,是怎樣從小麥變成即食麵的。每個不同的Value Chain, Supply Chain,在出前一丁的商業鏈條中處在什麼地位?中產的童年也會有自己的夢想,在舒適的環境裡學習鋼琴,而窮人的孩子,每天回到家,不是看到爸爸疲憊的身軀,就是媽媽嘮嘮叨叨生活的瑣碎,80後的父母更是誇張,他能當著孩子面玩手機,玩Facebook,然後呵斥孩子為什麼不去做功課,甚至有些孩子只希望在睡前能見到一次忙碌的爸爸。吃飽飯,行花市,少罰企,少被打,少寫作業則成為他們的願望。

從父母和家庭開始,窮人就已經遠離優質社會資源了,他們甚至都沒有基本財富意識。差距至此就已經拉開。

寒門當然能出貴子,但根本原因是他們先選擇要成為有錢人,然後再去努力,再說一遍,是先有選擇後再去努的力。他們本來沒有這些財商,沒有這些機遇,沒有這個能力,沒有建立系統的資金,那為什麼窮人不會選擇,而有錢人就知道選擇呢?窮人為什麼一直都這麼忙,一直要加班?因為他沒有其他的收入,不賺錢就有生存危機,可不是一般的危機。另外車貸,供樓,父母,孩子,事業的發展都會相當的壓力。甚至壓迫到他有放棄人生的感覺。他要一直不斷地工作才有可能活下去。事實是這樣的嗎?

7點忙到10點的打工仔,跳出窮人圈真的難,他們會天天琢磨能拿到更高的工資,13個月糧還是16個月糧,而不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系統,讓系統為他掙錢。

他們對Title感興趣,如何獲得老闆的垂青,如何宮鬥把對手逼走,他們甚至幻想爬到MD後,拿到公司的Option及股份,5年後,再把股份賣掉成為億萬富翁。窮人即便做到VP,都在幻想打工致富,這是窮人之所以是窮人的致命點。白痴,天下間那會有另一個黎姿?

他們卻很少考慮自己會貶值、錢也會貶值、很少考慮年齡的增長、時間、父母的衰老,公司是否真的能上市,老闆隨時能找到比他更年輕,更有能力的替代者,說實話,窮人都只是幹掉職場裡的競爭者,卻很少有真正想過,跳出職場,跳出Comfort Zone,將發財樹種在自己家裡。你有時間學習嗎?有時間社交嗎?有時間和更優秀的朋友聊天嗎?即使有時間,倾什麼?吹什麽?電視劇?包包?林郑?薯片叔叔?瑜伽?怎麼突破自己?

一天打100Cold Call,能致富嗎?開Uber一天接100個單,收2萬,你有這個身體嗎?即使有,能致富嗎?炒牛熊証發達?未見過。

那有錢人為什麼能成功?學習、投資。


治理企業用的是商道,治理國家用的是政道,前者講求效率、競爭(efficiency);後者則用權謀和效果(effectiveness)Trump就證明比你看,有錢人管企業的方法也可以用來管理國家。Trump的內閣,老、白、男,幾乎全部是60歲的美國老一派有錢男人,他們擁有共同的理念,接近的價值觀,背後就是這本書:Atlas Shrugged。講的就是英雄主義。例如:國務卿Rex Tillerson的履歷非常簡單,他一輩子只做過一間公司Exxon Mobil,也是終生的童子軍,Boy Scout的價值觀影響他一生,就是Integrity ServeLeadership

他們會向其他有錢人交流,有錢人會看書,Trump和他的Cabinet見面時,吹水的時候也是倾這本書,他們願意跳出原來的圈子,他們去和比自己優秀的人靠近,即使是龐氏騙局騙了,也能從經歷中學習到新的事物,從而能辨識出新的機會。

這些思維為讓部分窮人開始產生質的變化,即便他現金流不多,但是因為他對待財富,對待被動收入,對待現金流有了徹底的認知,機會來的時候,他能認出來,並抓住。即使這次沒有抓住,他也不會放棄,這樣的窮人,其實只是沒有具體的錢而已,在意識上已具備有錢人的思維。而沒有富人思維的窮人,將永遠繼續困在忙碌中,一輩子碌碌無為,還把勤奮當作驕傲來炫耀。

金融不能僅是高高的殿堂,應該為普通人提供普遍的服務。科技的發展使金融完全可以服務於長尾客戶,G20會議提出數字普惠金融,在實體經濟生活加入數碼化的過程中,金融的服務也會數碼化。線上和線下的資料、服務結合在一起,讓更多的人能享受金融服務,能通過金融服務改變自己的命運,增加自己的財富,通過限制杠杆的運用,減少金融在分配當中兩極分化的負作用,我想這才是促進世界和諧的重要工作。

而真正的窮人,機會來臨的時候他甚至都察覺不到那是個機會。























http://fdtic.org.c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