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百年車廠找出路 向門外漢求救

2016-08-08  TCW

當智能、共享這些新概念,逐漸滲入行動科技時,傳統汽車產業即將跨入策略管理大師波特(Michael Portcr)著作《競爭策略》中描述的「互補力」(complementary)時代。傳統馬力、速度、省油已不是車廠重點,誰能在既有基礎上,拉幫結黨、互補有無,才能掌握這場典範轉移最核心的競爭力。

當典範轉移,第一個受衝擊的對象,就是傳統車廠。今年初,全球第三大車廠通用執行長芭拉(MaryBarra)就警告:傳統車廠各自為政、靠石油及機械稱霸的美好舊時光,已經到了盡頭,未來,汽車產業將進入資訊連結、綠能、電子控制的新世界。轉型契機僅五到十年。

時間緊迫,這場仗怎麼打?二月,世界經濟論壇未來汽車與個人運輸全球議程委員會,歸納出未來車三大趨勢: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前兩者屬硬體範疇,傳統車廠仍有著力點;智能化則是最終決勝點。

拚減重,車體用碳纖維材料

輕量化,聚焦高強度輕量化材料、先進成型技術,在不影響性能和售價的前提下,實現減重目標。

BMW二00九年結合碳纖維大廠西格里(SGL)設立合資企業,在自動車計畫中導入碳纖維複合材料,算是傳統車廠的第一個里程碑。隨後,福斯、豐田、通用等全球主要汽車集團也一一跟進。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勢,除了減輕車身與底盤重量達四成,抗壓力更是鋼材的七倍以上。但目前無法大規模導入,除了成本天價之外,整合物理、化工、機械、材料、自動控制等學門障礙高,只能小批量產,也因此,業界專刊《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指出,誰能突破前述限制,誰就有機會領先。

拚節能,蘋果也做新電池

電動化議題,最受囑目的焦點,當然是特斯拉(Tesla)。以房車款Model S為例,內裝六千至七千顆業界標準型號18650鋰電池,電力滿格時續航力可破四百公里,不過,占總成本三成以上的高門檻,且耐撞力低,以致電解液外溢起火等,是它無法順利擴大市占的障礙。

鋰電池的物理限制有待突破,另一方面,業界已看到新產品取代的機會,明日之星是固態鋰電池,容量、安全性都遠優於當前液態鋰電池,德國零件大廠博世(Bosch)、蘋果、豐田都搶進研發。

拚結盟,車廠最想找優步

最後是智能化。今年來,傳統車廠領悟到,未來車真正競爭者其實是那些不會製造汽車的「門外漢」,他們徹底重構人類與車的關係,一些以往想不到的跨業結盟一一湧出。以共乘服務來說,檯面上有四大金剛:優步、Lyft、Gett和滴滴出行。

優步是車廠打造未來汽車過程中,最想結盟的對象,不僅與Google、福特、富豪等國際企業成立自駕車聯盟,也在全球各地區市場找戰友,聯手搶進叫車服務,像美國的臉書、台灣的宏達電、中國的支付寶、日本的豐田等。

強勢崛起的Lyft,是優步在美國最大對手。去年獲中國滴滴出行投資一億美元,雙方共享用戶:隨後與馬來西亞Grab Taxi、印度Ola Cabs結盟;今年初更獲通用加碼五億美元,並肩展開自駕共享服務實驗。Gett是成立在以色列的初創企業,卻走紅於歐洲市場,今年五月獲福斯投資三億美元,被福斯執行長穆勒(Matthias Muller)定位成助攻二一。二五年成為全球最大行動服務提供商」幕後推手。

滴滴出行是最晚成立、用戶規模最大的叫車服務商,已在中國擁有三億用戶,幾乎壟斷市場。今年五月中得到蘋果投資十億美元,不僅是自家史上最大筆投資額,也是蘋果的中國投資處女作,被解讀為聯手騰訊和阿里巴巴的重要策略。

其餘未能與叫車服務商掛鉤的車廠,並非無動於衷,而是自力發展,像BMW就與DriveNow、戴姆勒結盟成立Gar2Go;二順特也在測試自家的汽車共享服務。

若說美國是自駕車革命先鋒,中國則被視為進入障礙超高的最大市場,長安汽車攜手百度、上海汽車搭載阿里巴巴,外來者很難插手。這也是八月一日優步將中國分公司賣給滴滴出行的主因:與其殺價你死我活,不如優雅退場。儘管中國車業的製造技術處於劣勢,但畢竟硬體是配角,智能化進程若能與國際對手並駕齊驅,競爭力仍有可為。

不管結果如何,在未來車成形前,勢必有一場亂鬥,誰能最快找到最佳夥伴,展現強大互補力,才能拿到下一世代行動科技的鑰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