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業協會8月9日公布了證券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行業整體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跌幅分別為52.47%、59.22%,與此前市場預期吻合。從具體業務來看,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成為拖累上半年業績表現的重要因素。但多位行業分析師也指出,券商行業目前已度過基本面的“最差階段”,料下半年業績將出現拐點。
在上市券商逐步公布中報的同時,證券業協會也公布的證券公司2016年上半年經營數據。126家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今年上半年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570.79億元、凈利潤624.72億元,有117家公司實現盈利。而在2015年上半年瘋牛行情時,125家證券公司當期即實現營收3305.08億元、凈利潤1531.96億元,120家公司實現盈利。
從具體業務來看,126家證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559.76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241.16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71.43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23.33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134.34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244.86億元、利息凈收入169.04億元。
對比去年同期數據來看,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成為拖累業績表現的關鍵因素。其中,經紀業務凈收入較去年同期的1584.35億元下降了65%,證券投資收益凈收入同比更直線下滑了73.4%。此外,受兩融年內長期低位徘徊影響,上半年證券公司整體利息凈收入也同比下滑53.86%。
其他業務板塊仍呈現了較為樂觀的增速。今年上半年,上述證券公司的承銷保薦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超50%,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64%,投資咨詢業務、資管業務的凈收入也同比分別增長23.33%、12.2%。
此外,截至2016年6月30日,126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5.75萬億元,凈資產為1.46萬億元,凈資本為1.18萬億元。此外,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4.78萬億元,托管證券市值為29.92萬億元。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出現較大幅度萎縮,上半年僅有1.74萬億元、同比萎縮48.97%。
對於上半年的券商業績下滑,市場早有預期,多項業務均受到市場環境巨變的拖累。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日均交易額為12352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市場日均成交金額為5770億元、同比下降53.29%;券商前6月傭金率約為0.041%,呈繼續下滑態勢。此外,IPO融資規模同比下降77.85%,股債融資規模同比增長61.17%,券商自營業務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與此同時,截至2016年6月底融資融券余額大幅回落至8536億,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但多位行業分析師也均預計,下半年券商業績環比將繼續改善,更有觀點指出券商“最壞的時期已過”。此外,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將取得進展,深港通、滬倫通都將形成對券商行業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