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談判各方差異大 RCEP年內達成尚存較大變數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第13輪談判5日在老撾萬象結束,第14輪談判本月10日將轉至越南胡誌明市,第15輪談判10月16日在中國天津舉行。密集的談判背後,是RCEP成員國一致的心願:盡早完成談判。

去年11月舉行的東亞峰會上,RCEP取得實質性突破,簽署領導人聯合聲明,力爭2016年結束談判,這個談判結束時間點已經比原計劃推後了1年。

不過,在《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各位專家看來,今年底前能夠順利達成一致,依然困難重重。而放眼全球,由於“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因素,各大主要區域貿易談判推進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高虎城力爭盡早結束談判

在當前RCEP談判已進入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核心領域實質性出要價的關鍵階段,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為推進談判提出的首要倡議,是通力合作,力爭盡早結束談判,讓本地區企業和民眾早日獲利。

RCEP談判於2012年11月正式啟動,其成員國人口占全球48%,GDP占全球31%,對外貿易占全球28%,目標是達成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和互惠的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區域最廣、成員最多元、發展最具活力的自貿區。2015年,中國對RCEP成員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對外投資額分別為1.2萬億、1626.4億和130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對外投資總額的30.8%、22.8%和11%。

RCEP緬甸談判資料圖

但RCEP談判要達成一致依然困難重重。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對本報記者說,RCEP年底前達成一致很困難。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張琳則解釋說,目前的談判進展比之前預期的要慢,要在2016年完成談判也非常困難。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各談判方的差異太大以及領導力問題。

她對本報稱,差異性表現在,在RCEP內部,既有中國和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也有文萊這樣的小型經濟體;既有日本和新加坡這樣人均GDP達到幾萬美元的發達經濟體,也有老撾這樣人均GDP僅有幾百美元的欠發達國家;開放程度上,有印度這樣開放程度較低的國家,哪怕在WTO內部,也是各類談判推動最艱難的環節。

而領導力方面,與TPP由美國強力主導不同的是,中國及其他東亞國家都支持東盟作為主要推動平臺,但東盟一體化程度還不夠,因為每個成員國都有各自的談判解釋清單,有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

高虎城也在前述倡議中提及,堅定支持東盟引領談判,維護東盟在談判中的核心地位,充分發揮東盟領導作用。

8月4~5日,亞太地區經貿會議密集召開。其中包括東亞合作經貿部長系列會議、第15次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10+1)、第19次東盟-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10+3)、第4次東亞峰會國家經貿部長(EAS)會議,以及RCEP談判第4次部長級會議。來自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和美國的經貿部長和其代表分別出席上述會議。

從中國商務部公布的資料來看,8月4~5日會議期間,高虎城也密集會見了菲律賓貿工部長洛佩茲,老撾政府總理通倫、工貿部長、老中合作委員會主席開瑪妮和計劃投資部長蘇潘等。

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 資料圖

“密集會見估計和南海形勢相關。”屠新泉說。

區域經貿談判進程放緩

從RCEP延伸開去,同期進行的TTIP和已經達成一致的TPP進程似乎都受到了一些阻力。

“英國脫歐公投”作為標誌性事件,引發外界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疑慮。

WTO秘書處首席經濟學家庫普曼曾就此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脫歐會對貿易產生一些影響,歐盟和英國都要重新著手進行貿易談判,這些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此外,對於一些反全球化的行動和言論,他認為這不是好的跡象,“那些努力推行全球化政策的官員,可能也會在國內遭遇阻力。”

這直接影響了原本正在加快進展的TTIP談判。7月中旬,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在TTIP第14輪談判最後一天表示,正在進行的TTIP談判需進行調整,以便適應失去英國市場的形勢。他認為英國市場是“TTIP對美國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他建議考慮“如何對雙方出價和期望進行調整,以便結束談判”。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彼得·斯考特(Peter Schott)則對本報記者稱,與英國脫歐事件相比,他更關註美國大選進展對經濟和貿易的影響,這是一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已經於去年下半年達成一致的TPP前景頗不明朗。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議員保羅·瑞安4日表示,由於缺乏足夠議員支持,眾議院今年不會對TPP進行投票。由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都明確表示反對TPP,今年參議院對TPP舉行投票的可能性很小。

相比經濟問題,對於大國來說,自貿區談判更多還是出於政治考量。張琳稱,比如RCEP談判中,中日政治關系就較為微妙;TPP目前的進展,也受到美國國內政治影響較大。

根據商務部提供的資料,前述亞太參會的部長們註意到,在2015年全球經濟不穩定的背景下,RCEP成員國的經濟表現仍然保持穩定,總產出達22.4萬億美元,占世界總產出的30.6%。RCEP各國的貿易總額達到11.9萬億美元,吸引外資額為3296億美元。RCEP國家近年來GDP平均增速超過全球GDP增速30%以上。考慮到RCEP在改善成員國經濟前景、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世界近半數人口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潛力,部長們重申:盡早結束談判,達成一個高質量、互利、具有商業意義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