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訂單降兩三成 深圳玩具企業謀突圍/出口完蛋了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120026801/

12月18日下午,吳繼東拖著行李坐上了T108次列車從深圳返回老家安徽阜陽過年。

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但因為沒有訂單可做,吳繼東所在的玩具廠不得不提前放假。這種情況,近期在聚集了大大小小近百家玩具廠的龍崗區平湖鎮並不少見。

年底是玩具生產的淡季但卻是玩具銷售的旺季,尤其是聖誕節和春節接踵而至,這段時間通常被視為玩具熱銷的黃金時期。遺憾的是,以出口為主的深圳玩具廠商們依然感到「寒氣逼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權威部門獲得的數據顯示,在連續多年居全國玩具出口首位的深圳,在海關注冊有出口實績的外銷玩具企業從今年年初約450家減少到目前約300家,企業數量在短短一年內縮減超過三成。

通過更長週期的觀察可以發現,自建市以來一直作為深圳傳統優勢產業的玩具業近年來不斷萎縮,相對於2005年的1200家而言,深圳有出口實績的玩具企業數量在六年內已經累計縮減了75%,合計高達900家。

一方面是不斷開拓新興海外市場或者內銷市場,另一方面是加大產品創新或自創品牌,部分深圳玩具企業在種種煎熬中開始艱難救贖。

聖誕「劫」

深圳市華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武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今年的聖誕訂單早已結束,整個玩具行業的狀況都非常不理想。

谷武說,實際上這種淒涼的境況早在今年5月份就已經表現出來。已經做了十多年出口貿易的深圳市公明世新榮禮品製造廠銷售經理宋軍朋也透露,今年國外的聖誕訂單與往年相比大概下降20%,且詢盤量也有所減少。

行業公開資料顯示,全球約90%的聖誕節禮品、玩具產自中國。按照往年的慣例,從每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內的禮品、玩具製造商就開始接受歐美聖誕節產品訂單,隨後按計劃生產再輸送到歐美市場,直到12月初才告結束。

對於這個行業來說,很多製造商全年利潤都要依靠聖誕節的行情。

不僅僅是聖誕訂單明顯下降,多數玩具企業全年出口量都出現大幅下滑,甚至整個玩具行業都將再次面臨重創。

採購商資源頗為豐富的谷武直呼壓力巨大:「從7月20日起正式實施的《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非常要命,今年我們在歐洲市場的訂單量下降了50%左右。」

12月13日,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與境外營銷中心交流會上透露,今年以來我國在歐美市場的份額不升反降,其中玩具下降2%,下降幅度高於紡織服裝和家具等傳統製造業。

深圳市玩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劉豔芳向本報表示,多數玩具企業今年的訂單量較去年下降了20%至30%,部分甚至下降一半。

根據海關統計,2011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出口玩具2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但劉豔芳強調,尚不能從出口金額的增加來判斷出口情況好轉,因為出口金額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產成本增加導致出口價格上漲所致。

根據海關統計,2006年深圳玩具出口總額為65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額177億美元的37%,佔廣東省玩具出口總額140億美元的46%。但2010年中國玩具累計出口210.06億美元,而深圳玩具出口總額為41億美元,約佔全國玩具出口總額的19.5%,佔廣東省玩具出口總額的31.7%。

可以確定的是,深圳玩具出口的比例在2011年將繼續下降。

內外交困

深圳玩具企業的遭遇,在本質上與服裝、電子等傳統製造業近年來的境況並無不同。很多台資和港資玩具企業長期以OEM(代工生產)生存為主,並無產品研發和市場銷售能力,這兩年被迫關閉的台資或港資玩具企業的數量堪稱眾多。

7月14日,作為世界第二大玩具品牌代工廠的東莞素藝玩具有限公司因不堪成本壓力突然倒閉,引發外界對玩具企業命運的感嘆。

綜合成本高位震盪及人民幣升值導致玩具企業利潤已經逼近盈虧點。深圳某玩具製造商說,尤其是今年稀土價格不斷飆升,導致電機也隨之漲價。4月1日一個電機供應商打來電話,直接將電機價格從每隻2.95元漲到5.8元,「我說我之前打給你60萬的預付款就不起作用了?對方則直言:『對不起,現在我電話通知你的就是漲價。』」

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香港工業總會、香港玩具協會和香港玩具廠商會對149家在內地有業務的香港玩具廠商調查發現,原材料價格上升、內地工資上漲和出口市場疲軟成為現階段香港玩具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62.4%的受訪企業表示2011年營業額比去年差,57%預計明年業務將轉壞。

劉豔芳和谷武都認為,歐美經濟形勢低迷、歐盟和美國玩具安全標準提升、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多種因素的同時夾擊,是導致深圳玩具企業腹背受敵的直接原因。而事實證明,玩具企業的OEM生存方式不可持續。

洗牌,尋找出路

倒是一些內地民營玩具企業在近兩年的出口轉內銷過程中逃過一劫,內資和外資玩具廠商的不同遭遇引發行業洗牌。

谷武說:「一些台資和港資玩具企業的大量關閉,導致市場訂單向內資企業轉移,其中很多訂單不可避免地轉向我們;一些存活下來的外資玩具廠,也開始向我們尋求OEM生產;而深圳、汕頭的民營玩具製造商也紛紛吸納這些外資企業的生產訂單或銷售管理人才。」

開拓新興外銷市場是玩具廠商的無奈選擇。谷武表示:「我們已經決定不再把歐盟作為我們主要的出口區域。」谷武在2011年通過開拓俄羅斯市場才使得全年出口取得不錯的增長,「今年我們在俄羅斯市場做得非常好,承接了大概300多萬美元的訂單。」

但近幾個月以來,阿根廷、印度、墨西哥等新興市場也出現貿易保護力度加強並持續蔓延的趨勢。

此外,深圳海關的一份分析報告稱,今年以來國家多次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資金緊張已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佔玩具企業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面臨更為嚴峻的壓力,如以「玩具城」著稱的東莞市石排鎮,已有六成以上小規模工廠停工,玩具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的風險急劇加大。

多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坦言,一方面玩具企業需要核心競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有待國家扶持政策的出台,否則深圳玩具企業將出現大面積倒閉的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1

【專欄】愛碰瓷的“兜底”再任性下去,小貸公司你們就完蛋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6/148406.html

i黑馬:現在討論“兜底”,集中在一個問題上,那就是誰願意做兜底的“冤大頭”。在自私的基因驅使下,銀行不想當,用戶不想當,P2P平臺更不想當,所以幾個人在互踢皮球,就是不想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兜底,用戶不是受害最大的反而是受益最大的,如果允許兜底,那麽損害最大的不是P2P平臺,而有可能是背後和P2P有關系的小貸公司。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yingyinzhe2008

現在討論“兜底”,集中在一個問題上,那就是誰願意做兜底的“冤大頭”。在自私的基因驅使下,銀行不想當,用戶不想當,P2P平臺更不想當,所以幾個人在互踢皮球,就是不想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兜底,用戶不是受害最大的反而是受益最大的,如果允許兜底,那麽損害最大的不是P2P平臺,而有可能是背後和P2P有關系的小貸公司。沒有人能支付的起你的收益,這樣“自賣自誇,有價無市”的金融產品還會有人買單嗎?

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國家承擔風險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讓銀行變得臃腫,失去活力。沒有風險的銀行制度,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邏輯,壞賬讓普通民眾承擔了本來銀行背負的風險,用戶的存款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其質量卻隨著通貨膨脹不斷貶值,導致銀行自傷八百,用戶自損一千。“不兜底”意味著打破剛性兌付,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兜底”則意味著一種倒退,解決市場問題卻背離市場的邏輯。
 

迷信“兜底” “坐穩P2P奴隸”的用戶該醒醒了
 

因此,P2P不兜底是必然發生的,只是早晚問題,未來銀行發生的一定會在P2P再次發生,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之後,P2P平臺“不兜底”的保險制度一定會有。國外,走的是證券監管的路線,國內監管未定,但我相信一點。之前,用戶只能在兩個時代里二選一:想當P2P的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坐穩了P2P奴隸的時代。之後,用戶很有可能對那些兜底的P2P平臺說“不”。
 

什麽是做了P2P的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用戶選擇兜底的平臺,就縱容了這個平臺去玩火自焚。嚴禁有資金池的P2P在壞賬面前,是沒有抵抗能力的。銀行有30億的壞賬也能生存,允許資金池的銀行可以用新賬去還舊賬。而P2P平臺的標的越大,這個平臺就越脆弱。P2P有了風險保障金制度,但是,信用貸和抵押貸面前,更多的是猶豫。選擇兜底的,P2P倒與不倒,只是一念之差;選擇不兜底的,P2P跑與不跑,也只是一夜之間。
 

什麽是坐穩了P2P奴隸的時代?這在互聯網金融火熱的當下,兩個類型的公司走在一起,一種是小貸公司正在同質化,為了售出去更多的抵押或者信用債權,和P2P平臺合作。第二種是沒轉正的P2P平臺為了讓自己不斷檔,和那些銷售需求的小貸公司合作,簽下類似兜底的協議。用戶管不了這麽多,只在乎自己的錢和收益,無意中卻把資金安全交給P2P平臺和小貸公司,如果平臺壞賬發生,自己變成P2P的奴隸,而對P2P沒有任何辦法。
 

為什麽要對那些兜底的P2P平臺說“不”?P2P是一個平臺,連接的是上下遊,在當前,小貸公司是下遊,P2P平臺變成中遊,用戶位於上遊。靠兜底和高到咋舌的收益吸引的用戶越多,風險的滾雪球效應就越大,等沖擊到下遊的時候,P2P平臺跑路,所有的能量足以沖垮小貸公司這座“設計年限可能到一百年、使用年限卻不到六年“的大壩。小貸公司與P2P平臺“蜜月期”的時間長短,在於兜底與不兜底的政策上。
 

“兜底”太任性 或意味著放任小貸公司的死去
 

根據中財民泰金融研究所的《全國百家小貸公司抽樣調查分析報告(2014)》顯示,小貸公司多發放一年期以內、利率在10%-25%之間的萬元級信用貸款與百萬級擔保貸款,其中七成貸款流向小微企業。目前,P2P債權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和小貸公司合作,把小貸公司那些債權放到平臺來賣。例如靠自身小貸公司養大的陸金所。另一種是可以對接銀行的優質債權,門檻很高,91旺財要求借款人必須在北京兩套房以上,按房產抵押值的七成計算,半年短期借款等等限制。兩個不同的來源,平臺的安全性也不同。
 

P2P和小貸公司都把目標定位於小微企業,契合度高的背後,難掩小貸公司“有牌照但沒地位”的尷尬。根據《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申請小貸公司的牌照,有限責任公司應由50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有2--200名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由省級金融辦監管。以上海為例,截至2014年6月30日,上海地區才有114個小貸公司獲得牌照,首次發放在2008年11月。但P2P還沒有牌照限制,小貸公司和P2P合作沒有法律保障。
 

沒有門檻的P2P天生驕傲,有門檻的小貸公司怎麽死的呢?2014年小貸公司有這樣的現象,不同額度的單筆貸款的筆數、金額呈正反金字塔分布,在人群定位越來越小的趨勢下,小貸公司已經也在拓展萬元級別的小額貸款業務。互聯網面前,行業細分和同業競爭讓小貸公司不得不和P2P合作,同時也接受這個燙手山芋。P2P“兜底”的代價不僅連累了自己,也拖累了小貸公司,結果就是:有門檻的小貸公司被沒有門檻的P2P拖垮。
 

“不兜底”或是小貸公司與P2P平臺合作的底線
 

作為中介的職能P2P已經幹預到小貸的正常運轉。原本只是中介職能的P2P平臺,為了吸引用戶而選擇對用戶撒謊。出現問題,最後把風險轉移給小貸公司。小貸公司在這里面是不討好的,獲客端被P2P牽制,風險端自己吃了啞巴虧,最後小貸公司把所有不該它承擔的風險承擔了,栽跟頭是必然的,甚至,發生小貸公司,擔保公司跑路。沒有底線的合作是危險的。
 

小貸公司和P2P合作的底線是什麽呢?是P2P平臺承諾不兜底以及標的的低收益率。統計數據顯示,主攻低額度貸款的小貸公司貸款利率普遍集中10%-15%(含)和20%-25%(含)兩個區間段。10%-15%(含)的貸款占比達6成。但野蠻生長的P2P不會顧及風險,有小貸公司買單的他們可以把收益率18%以上。收益率越大,小貸公司的收益並沒有增大,但是風險卻擴大了幾倍。所以跟這種底線放大的P2P平臺合作,小貸公司如履薄冰,如涉深谷。
 

最後,小貸公司的門檻不值錢了,這是P2P沒有門檻造成的。小貸公司越活躍累,最後不得不死去,這是“兜底”的結果。對於小貸公司和P2P平臺來說,兜底與否更像是狡兔三窟,他倆玩的是一個沒有警察的“殺人遊戲”。天黑請閉眼之後,作為小貸公司殺手的P2P平臺和作為平民的小貸公司彼此都認不清自己,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現實的風險里。出現風險之後,造成如下的悲劇:沒有監管去限制P2P的胃口,沒有監管去同情小貸公司吞下壞賬,也沒有監管去埋葬小貸公司和P2P這對天然的難兄難弟。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yingyinzhe2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19

大讀世界 中國製造 不轉型就完蛋

2015-11-23  TCW

重點摘要:產品出廠價格雖持續下跌,但某些成本居高不下,如過去10年,工廠工人平均工資增加3倍以上。「往價值鏈上方移動」,是中國政府希望企業轉型的方向,製造更多先進產品,並建立有力品牌。企業為生存必須找到新產品線,如原料廠巨科鋁業生產行李箱,太陽能設備商公元則生產廉價充電器。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浙江巨科鋁業銷售經理許先生(Hyde Xu)出席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但許先生來這裡不是為了交易,而是要告訴客戶:「我們還活著」。

許先生雙手一攤,無奈說:「出口情況不好,國內市場也很差。出口貨櫃運價已經跌了一半……,現在貨運公司和工廠都擔心破產。」

內外壞景氣交攻只做單一產品,根本賺不了錢

中國的金屬廠商雖然被指責在國際市場上傾銷,但因供給嚴重過剩、國內經濟放緩、全球經濟前景不明,許多業者都倒閉了。之前曾把握到中國營建業和汽車市場榮景的浙江巨科,為了因應這情況,除了促使供應商降低成本之外,也努力開發高價值新產品。

如今,巨科正嘗試開拓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另一個仍在成長的領域:旅遊市場。

巨科原本專門生產用來製造汽車零組件和建築裝飾的巨大鋁卷板,如今添購了新機器,開始生產輕便的鋁製行李箱,外觀類似深受中國旅客喜愛的新秀麗(Samsonite)和日默瓦(RimOwa),但價格僅為這些高級品牌的一半。許先生說:「如果只賣簡單的鋁製品,我們很難賺到錢,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新的產品線,否則公司活不下去。」

許多像巨科這樣的公司,正承受著空前沉重的壓力。

目前全球需求疲軟:歐洲仍在勉力掙扎,力求擺脫持續多年的危機;美國經濟未能強勁復甦;新興市場經濟體如巴西和印尼,因中國對它們的大宗商品需求減少,也陷入困境。

全球景氣欠佳,中國國內經濟發展趨緩,對製造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官方數據顯示,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 D P)成長率已降至六.九%,遠低於二???年至二??九年間的兩位數水準。

工廠為求生存,紛紛壓低成本和提供折扣,這難免造成通縮壓力: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 PI)與去年同期相比,已連續四十四個月下跌。

雖然產品出廠價格持續下跌,但某些成本居高不下,甚至越來越高,例如過去十年,工廠工人平均工資便增加工二倍以上。

面對這種困境,中國政府希望企業「往價值鏈上方移動」,製造更多先進產品,並建立有力的品牌。中國製造業者不得不在境況艱難之際,謀求結構性轉變,告別低成本生產模武。

政府有心無力

拓展新興市場或內需又遇阻力在商業術語中,「轉型」 (pivot)通常是指矽穀新創企業在某種構想失敗後,轉變方向,把腦力和資金投資在截然不同的市場。如今越來越多中國製造業者被迫轉型,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成功。

改變需要資金。由於政府敦促國有銀行繼續支持掙扎中的國有企業,因此許多中小型民營製造商,很難獲得貸款。

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區主管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經濟放緩令中國政府措手不及,當局轉為致力穩定經濟成長,結構改革努力因此減弱了。總體數據顯示,中國正開始向價值鏈上方移動,但在個別公司或產業的層面,這過程中有大量的短期困難和苦惱。」

在國內市場放緩之際,中國本地成功的製造業者,例如最大家電廠商海爾和四大汽車企業之一的上汽集團,也面臨開拓海外市場的困難:它們的產品在許多先進國家仍被視為低檔貨,只能寄希望於拓展新興市場,但如今在這方面也陷於停滯。此外,向來專攻出口的製造業者也發現,要把重心轉向本地市場相當困難。

不過,一些務實的製造業者卻展現出強大的適應能力,例如太陽能設備製造商,公元太陽能便推出手機使用的廉價太陽能充電器。該公司王先生(Andrcw Wang)表示:「我們總是要適應。太陽能電池板價格暴跌對廠商非常不利,但我們因此得以開始生產這些廉價充電器,而這些產品極有市場。」

經濟放緩讓中國政府措手不及,當局轉為致力穩定經濟成長,結構改革努力因此減弱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