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家:降息降準可能性加大 但需提升貨幣政策邊際效果

8月3日,發改委政策研究室發文稱,要堅定不移降低各種企業成本,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政策。

這條信息被市場看作是可能來自政府層面的一種吹風信息。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市場內生的投資增長動力疲弱,投資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發改委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民間投資1587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速降低了8.6個百分點。上半年制造業投資82261億元,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4個百分點。受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制造業多數行業投資增速普遍回落。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降息的可能性很大,具體時間可能會在未來兩三個月內,但降息的幅度會比較小,更多的是貨幣政策引導方面的作用。

劉哲認為,降息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阻止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滑、提振經濟信心的作用是直接的,會產生明顯的效果。現在的貨幣政策可能對“大水漫灌”的方式有所顧慮,但是“大河不滿小河幹”,如果不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很難降下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卻認為,目前降息的空間已經很小,降息的邊際效應比較弱。目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5%,6月份CPI是1.9%,基本上算是負利率,降息的空間很小,再降的話可能會導致資本外流。

徐洪才認為,當前情況下,降準的效果要優於降息,而且降準越快越好。M2增長速度連續兩個月11.8%,低於13%的目標。經濟下行的壓力較大,民間投資增長速度下滑,財政收入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降準可以釋放長期資金,增加貨幣流動性,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來自海通證券姜超團隊的報告認為,在通縮風險的背景下,即使名義利率降低了,但實際利率也依然難以下降。我國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從8%的高點降至當前的5.7%,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從25%的高位降至17%,但考慮到工業部門通縮的大環境,企業和居民面臨的實際利率依然偏高。如果用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和當月PPI同比之差作為實際利率的近似的話,會發現我國的實際利率水平自15年以來一直維持在10%以上,處於09年以來的最高點。實際利率高企對於投資和消費均會產生抑制作用。

該報告認為,根據國資委2015年對各行業國有企業經營狀況的統計,工業全行業平均資本收益率僅為5.5%,其中冶金、煤炭、住宿餐飲、紡織、化工、食品、電子等均不足5%。縱向來看,工業全行業從7.3%降至5.5%,其中地產從8.2%降至5.5%,煤炭從11.5%降至1.6%,建材從7.2%降至5.1%,主要行業幾乎都在下滑。在融資成本偏高、投資回報偏低的背景下,企業投資意願自然較低。

劉哲表示,近期PMI數據也很不樂觀,新訂單的數量在往下走,原材料成本在上升。企業在沒有生產動力的情況下出現了滯銷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降息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企業投資意願。她舉例說,現在企業的信貸規模大約是70萬億,降息一個點的話,企業的盈利就會增加7000億。降息對融資成本的影響是直接的。

記者梳理發現,隨著英國脫歐公投等國際大環境中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全球央行正在開啟新一輪貨幣政策寬松潮。

8月2日,澳大利亞央行2日將利率降至1.5%,創下歷史新低。美聯儲今年已經大幅放緩加息節奏,原定加息四次的計劃目前預計將變為加息一次。韓國6月啟動一年來的首次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25%。俄羅斯央行6月初也下調基準利率50個基點至10.5%。業內人士分析,“脫歐”公投後英國經濟正出現下滑趨勢,預計英國央行本周的貨幣政策會議很可能會采取降息措施來幫助提振經濟。

劉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全球經濟處於相對下行時期,如果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實行更寬松的貨幣政策,而中國不能適時合理調整貨幣政策的話,有可能會使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和融資成本進一步惡化。

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也在媒體上表示,英國實現脫歐,加大了全球市場的波動性,同時也將加大央行降準的概率,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維持市場流動性平穩。資本持續外流、民間投資疲軟以及美聯儲觀點向鴿派傾斜等因素都加大了中國央行降準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