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召開的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二十七次會議上,廣東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作的《關於廣東省2016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上半年廣東經濟發展呈現不少亮點,但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民間投資增速大幅跑贏全國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萬億元,增長7.4%,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水平高0.7個百分點。
其中,財稅收入、工業利潤等幾個重要指標均大幅領先全國。上半年廣東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38.63億元,增長17.1%,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9.9%,稅收占比達81.4%,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21.52億元,增長15.8%,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
尤為值得關註的是,在今年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廣東的民間投資增速仍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廣東民間投資8591.07億元,增長19.6%,比全國增速高出了16.8個百分點,占整體投資的比重為63.1%,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90.0%。
19.6%是什麽概念?全國同期增速是2.8%,北京是-10.4%,上海是5.3%,被譽為民營經濟大本營的浙江是4.5%,廣大的中西部省份滑落在6%左右,東北地區滑落最為嚴重,平均降幅高達31.9%。
民間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於樓市的大幅回暖。上半年,廣東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大增20.8%,而全國平均水平是6.1%。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珠海等珠三角地區今年的銷售勢頭都非常好,因此廣東樓市大幅跑贏全國,對區域經濟的貢獻也比較大,而樓市回暖能帶動建材、鋼筋等上下遊產業的發展。
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上半年廣東有效釋放農業轉移人口城鎮購房需求,推進住房制度改革,支持合理住房消費。6月末全省商品房庫存面積14881萬平方米,比上年底減少1866萬平方米。
另一方面,得益於實體制造業的走強。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重工業增加值增長8.7%,輕工業增加值增長3.3%;電子行業增長11.0%,汽車行業增長12.8%,鋼鐵行業增長16.2%,專用設備行業增長10.8%。其中,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3.8%,分別比國有、外資企業高12.8、12.4個百分點。
加工貿易加快向外轉移
報告也指出,雖然上半年廣東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也要清醒認識到,經濟運行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首先是經濟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增速同比均有所回落,其中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增速均低於全年預期目標。21個地市中,有17個市GDP增速未達到年度預期目標。
其次,上半年廣東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投資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基礎設施投資僅增長3.4%,同比大幅回落10.8個百分點,回穩基礎還不牢固。受部分項目審批進展慢、征地拆遷難度大、建設資金籌措壓力大等因素綜合影響,鐵路、公路投資分別下降9.7%、12.7%。
企業投資意願不強,工業投資增速同比回落12.1個百分點,影響經濟發展後勁,工業投資還需要創新政策,繼續挖潛。
第三,目前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外貿市場尚未恢複,外需依然疲軟,特別是加工貿易企業為降低成本、規避潛在貿易壁壘加快向外轉移,上半年廣東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13.9%,加工貿易進口大幅下降16.6%,預示下一階段加工貿易出口仍將乏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肖鷂飛對第一財經分析,過去占據廣東外貿出口很大一塊的加工貿易,在珠三角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很多產能已經轉移到內陸和東南亞等地。另外很多加工貿易的產能本身也在轉型升級,向一般貿易轉變。
他認為,從目前外部環境來看,並沒有明顯的改善,未來外貿出口形勢還是不容樂觀,今年廣東外貿出口能跟去年基本平衡就已十分不錯了。
報告指出,從國際看,世界經濟複蘇疲軟,國際經濟金融市場動蕩、國際貿易低迷的外部環境短期內難以改變,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4%下調至3.2%,世界貿易組織(WTO)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率從3.9%下調至2.8%。從國內看,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傳統產業調整的陣痛在陸續釋放,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四是經濟運行存在不確定性。互聯網金融及民間借貸風險頻發,風險開始顯露。房地產市場持續暢旺存在不確定性,或將逐漸平複,部分市房價過快上漲存在虛高風險。財稅收入增收渠道相對單一,增長可持續性的基礎不牢固,6月當月,廣東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7.3%,其中稅收下降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