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的明星細胞免疫治療公司Juno Therapeutics因為臨床試驗失敗被FDA叫停又放開之際,包括默克、GE醫療在內的跨國醫藥企業巨頭卻在生物治療領域布局正酣。
7月13日,制藥巨頭默克公司發言人向《財富》等國外媒體證實了新的裁員通知,據稱,此次裁員的目的是為了更快轉型生物領域的探索。
“公司將要在研制、臨床前期、早期開發等領域做一些內部組織調整。目前我們還不能提供變化清單,或受沖擊雇員的人數,但是我們預計大約10%的科研、臨床、早期研發同事會受到影響。”來自這份通知的信息顯示。
這意味著,隨著人員和資源調整新澤西州的Kenilworth和Rahway,賓夕法尼亞的North Wales的大約300名工作人員有可能裁員或轉崗,而這項裁員距離上次8500名員工的大裁員僅過了3年。當時裁員的目的是為了省下更多的錢用於研究與交易,體現默克公司改革研發部門的新戰略。
事實上,自從2011年履職起,默克公司的CEO肯·弗雷澤就一直致力於公司業務的簡化改革工作。自2010年公司重組計劃開始,裁員數字一直漲個不停。2015年,粗略統計,這家藥企5年內共砍掉了不下36000個崗位。
不過,默克公司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打開了另一扇窗。發言人表示,最近一輪裁員凸顯了默克公司轉向生物探索領域的決心。默克公司還會在馬薩諸塞州與加利福尼亞州建立新實驗室。
馬薩諸塞州的新實驗室,將“聚焦新興科學和未知醫療領域”。初定的探索性研究將包括宿主-病原體的相互作用、微生物在疾病發展中的作用等。該研究站定為今年年底開放。同時在聖弗朗西斯科灣區也將有一個新的實驗中心,預計2017年年初建立臨時機構,招募100名科學家。它將主攻癌癥免疫治療,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
另外,默克公司一直希望能夠將腫瘤、數據傳輸、生物制劑等業務整合到一個綜合的研究站。如今這個研究站也進入最後階段。默克公司表示,在綜合研究站建立和運營之前,他們的Palo Alto研究站將繼續聚焦免疫腫瘤學和生物制品、疫苗等的發現。
無獨有偶。近日,GE醫療也對外宣布收購了專註於生治治療領域細胞生物工藝的系統供應商——Biosafe Group SA。根據《財富》報道,這次收購將會使GE在細胞治療領域的規模擴大一倍。Biosafe Group SA將給GE帶來85名新員工和230名新客戶,這將會使GE細胞療法的員工增加一倍。
事實上,這家傳統的工業巨頭近年來一直加碼布局生物治療領域,除了傳統的醫療設備,如今他們越來越多的將觸角伸往了生物制藥的廠房和生產配套領域。比如,去年美國批準的8個抗體藥物全部都使用了GE的技術。
“醫療部門顯然正在GE的總體戰略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營收上的增幅近幾年也愈加明顯。”GE醫療生命科學部生物工藝全球負責人Jan Makela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止默克和GE醫療,轉型生物治療領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醫藥巨頭企業的選擇,在傳統治療領域包括強生、輝瑞、葛蘭素史克、諾華早在兩三年前就開始布局包括CAR-T在內的生物治療方法,而新興生物制藥公司如Celgene、Cellectis也都磨刀霍霍,紛紛尋找戰友,積極備戰該領域。
據了解,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球共有超過600種具有潛在根治性的治療技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不過對於這種細胞治療藥物何時可以真正面世也有業內人士持有懷疑態度。
“CAR-T產品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在全球都還沒有獲批先例,未來如何更合理安全地使用這類藥品顯得尤為重要。各國藥品監管部門在這類的藥品的審批方面可能會更加審慎。對於國際國內公司CAR-T產品的上市日期,建議不要太過樂觀。”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就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