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二季度進出口數據均正增長 海關總署爆料四大原因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6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他表示,“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雖仍同比下降,但從季度情況看,有所回穩。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下降6.9%、5.7%和8.4%。二季度,進出口、出口值分別增長0.1%和1.2%,呈現正增長;進口值下降1.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2個百分點。”

具體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第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升,出口呈現正增長、進口降幅收窄。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雖仍同比下降,但從季度情況看,有所回穩。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下降6.9%、5.7%和8.4%。二季度,進出口、出口值分別增長0.1%和1.2%,呈現正增長;進口值下降1.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2個百分點。

二、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有所提升。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6.28萬億元,下降1.2%,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6.4%,比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有所優化。

三、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上半年,我國對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國、印度和埃及等國出口分別增長22.5%、16.6%、9%、7.8%和4.7%。同期,我國對歐盟出口增長1.3%、對美國出口下降4.6%、對東盟出口下降2.9%,3者合計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46.4%。

四、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繼續保持首位。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4.31萬億元,增長5.1%,占我外貿總值的38.7%。其中,出口2.99萬億元,增長3.6%,占出口總值的46.6%,超過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比重,繼續保持出口份額居首的地位;進口增長8.7%,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長態勢。

五、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66萬億元,下降2.5%,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2%。其中,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長4.8%,蓄電池出口增長2.7%,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7.4%。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34萬億元,增長0.4%,占出口總值的21%。其中,紡織品、服裝、玩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長,部分傳統產品依然具有競爭優勢。

六是鐵礦石、原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低位但跌幅較一季度收窄。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4.94億噸,增長9.1%;原油1.87億噸,增長14.2%;煤1.08億噸,增長8.2%;銅274萬噸,增長22%。同期,進口成品油1547萬噸,下降2%;鋼材646萬噸,下降2.8%。同期,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下跌8%。其中,鐵礦石進口均價同比下跌15.7%,原油下跌31.9%,成品油下跌21.4%,煤下跌20.1%,銅下跌15.7%,鋼材下跌9.2%,跌幅均較一季度不同程度收窄。

此外,上半年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下跌3.2%,由此測算,今年上半年我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為105.2,意味著我國出口一定數量的商品可以多換回5.2%的進口商品,表明我國貿易價格條件繼續改善。

黃頌平稱,調查顯示,有61%的企業認為,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對企業外貿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一些國家通過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與中國出口商競爭。中國的貨物貿易下半年有望繼續企穩。未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海關調查發現有67.6%的企業反映國際市場需求不足。今年內地從香港的進口飆升是因為黃金需求增加。中國加工貿易下降主要是由於外部需求疲弱,中國出口商正在失去一部分競爭力。

【官方解讀2016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

★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升的原因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全球貿易持續萎縮,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仍然面臨較為低迷的國際環境。一季度,進出口值雙雙下降,二季度,進出口值和出口值呈現了正增長,進口值降幅有所收窄,可以說整體上呈現回穩的勢頭。

對於第二季度中國外貿略有回升的原因,黃頌平稱,主要有以下4個因素:

①國內外貿領域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

今年我國經濟增速繼續在6.5%-7%的合理區間運行,這有利於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和結構調整。近年來,國務院和相關主管部門也陸續出臺了多項與外貿發展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同時,今年國家更加關註外貿創新發展,鼓勵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推動貿易便利化,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等等。現在看來,這些都為我國對外貿易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外貿發展。

②多邊、雙邊經貿合作不斷拓展

例如,“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沿線各國的積極響應,為我國與世界各國互聯互通、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共享發展紅利創建了重要平臺。剛才我已經通報了上半年我國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情況。在雙邊自貿協定方面,去年我國又與韓國、澳大利亞簽署並實施了雙邊自貿協定,自此共有涉及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歐洲的22個國家或地區與我簽署並實施自貿協定。去年我們還與東盟完成自貿區升級談判並簽署升級議定書。今年上半年,與上述國家或地區進出口同比下降2.1%,出口下降1.1%,進口下降2.9%,表現好於同期我國進出口總體降幅。

③大宗商品價格同比跌幅收窄

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升,在此背景下,我國主要大宗商品在進口量保持增長的情況下,進口價格跌幅有所收窄。例如,上半年鐵礦石進口均價同比跌幅較去年全年收窄23.3個百分點,原油收窄13.4個百分點,煤收窄1.7個百分點,銅收窄1.7個百分點。盡管進口價格仍然是拖累我國進口值下降的主要因素,但進口價格跌幅的收窄使得進口總值降幅也趨於收窄。

④近期全球貿易略有回暖跡象。

衡量全球貿易走勢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在今年2月初觸及290點的歷史低點後開始反彈,截至6月30日,已經回升至660點,全球貿易出現回暖跡象,對二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有一定的支撐。

★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內地進口黃金1730億元人民幣,總體下降14.9%。自香港進口458億元,增長了5.5倍,占26.5%,去年同期僅占2.8%。

針對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的問題,黃頌平表示,根據對自香港進口情況的調查了解和研究分析,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主要是黃金進口增長較快引起的,這與內地近一段時間以來黃金消費市場需求增加有關。香港黃金庫存大、價格低,促使內地進口。如果不包括黃金,內地從香港的進口按年小幅下降。

今日數據公布後,離岸人民幣跌破6.69關口至6.6933元一線,在岸人民幣亦小跌逼近6.69元一線,澳元兌美元則基本持平於0.7590一線。

以下為會議實錄:

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能否介紹一下6月份出口先導指數的情況,您對今年外貿形勢有什麽樣的看法?下半年我國外貿發展質量效益有何新的情況?

黃頌平:我說一下出口先導指數。今年1月、2月、3月,中國出口先導指數分別為31.7、31.3和31.6,呈現低位波動。到二季度,4月、5月、6月分別為33.8、33.1和32.7,先是環比上升,再又連續兩個月的回落,表明三季度我國出口再度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我們分析,未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

一是,全球需求疲弱狀況未見好轉,世界經濟延續低速增長態勢。世界貿易組織6月29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前四個月,全球70個經濟體出口總值同比繼續下降6.1%,這70個經濟體占全球貿易值的90%。其中無論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還是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金磚國家的出口都表現為下降。同時,世界貿易組織7月8日發布全球貿易景氣指數為99,預示今年第三季度世界貿易增長仍將持續低迷,這是今年以來全球需求的總體表現。根據我們最近對2600多家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有67.6%的企業反映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是當前企業進出口面臨的主要困境。

上半年,主要國際組織連續調低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比如世界銀行在1月份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估從3.3%調降至2.9%,6月繼續從2.9%調降至2.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月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6%調低至3.4%,4月繼續從3.4%調低至3.2%。而世界經濟也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例如英國脫歐、美聯儲加息預期、國際經濟市場動蕩、地緣政治局勢、恐怖主義威脅等等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都將影響全球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抑制國際間經貿往來,導致全球貿易持續低迷。

二是,國內經濟總體平穩運行,但下行壓力在不斷加大。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3月起恢複臨界點之上,但仍呈現低位回落的態勢,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自3月份以來也呈回落態勢。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對進口形成抑制。

三是,企業成本居高不下,部分產業和訂單向外轉移。近年來,我國多項生產要素成本持續攀升,我們的調查顯示,有61%的企業認為,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對企業外貿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同時,部分發展中國家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經濟,並憑借勞動力、土地等低成本優勢加快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歐美日等發達市場也在實現再工業化的戰略,跨國公司調整全球產業布局,部分中高端制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這使得我國出口面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雙重擠壓。以加工貿易為例,今年6月份我國加工貿易進口、出口分別連續18個月和16個月下降,上半年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拖累整體進出口下降約3個百分點。

對於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貿形勢,綜合分析當前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多重因素,我們認為,今年雖然外貿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促進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釋放,各項穩定外貿增長的措施正在逐步得到落實,同時外貿企業也在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積極培育新優勢等方式應對外貿下滑壓力。今年下半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有望繼續沿著回穩的趨勢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有媒體報道稱,最近內地自港的進口大幅突增,是有資本通過貿易渠道向境外轉移,不知道您有何評價?是否存在這種情況?您認為內地自港進口突增的原因是什麽?

黃頌平:我先回答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的問題。今年5月份,內地從香港進口增長比較快,媒體很關註這個問題。根據我們對自香港進口情況的調查了解和研究分析,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主要是黃金進口增長較快引起的,這與內地近一段時間以來黃金消費市場需求增加有關。

國際上一些主要的黃金出口國,比如瑞士等國,為了節省成本,在香港設立了黃金精煉廠,進行冶煉再生金的生產。原材料的來源地是香港和周邊的東南亞國家。目前香港地區黃金庫存量增加,價格也相對便宜,使得內地進口黃金的渠道發生了轉移。

今年上半年,內地進口黃金1730億元人民幣,總體下降14.9%。其中自瑞士、南非和澳大利亞進口均出現了明顯下降,降幅分別為30.5%、23.1%和31.5%。而自香港進口458億元,增長了5.5倍,占26.5%,去年同期僅占2.8%,進口來源地呈現此消彼長的局面。也就是說,從我們原來傳統的進口地,現在轉移到香港。

上半年,內地自香港進口總值為650億元,增長1.4倍,如果我們剔除黃金進口的部分,上半年內地自香港進口值同比卻下降2%,這個降幅就與當前整體外貿的走勢是大致吻合的,這也說明,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確實是由黃金進口快速增加引起的,其他貨物進口情況是正常的。

有媒體報道認為,內地從香港進口突增是資本通過貿易渠道大量向境外轉移引起的,為此我們也做了相關調查和了解工作。雖然黃金進口增長較快,但進口值規模並不算大。據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的統計,今年以來,內地對香港支付的外匯同比是下降的。因此我們認為,內地自香港進口突增並不能得出大規模資金流出的結論。

(綜合海關總署網站、金匯財經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