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視頻網站最為看重的頭部內容往往是高規格的版權內容
信佛已經十三年的於正,每年都要在普陀山發一個願,每次基本都能實現。2014年,因為天氣和工作的原因,他沒去普陀山。同一年,他的公司迎來“人仰馬翻”的“最難過時期”,並在隨後沈寂兩年。
兩年後,於正複出。盡管我們沒能問出他今年究竟許了什麽願,但這一次顯然比以往都大:他不僅2015年12月26日就去了普陀山燒香,後來又去了九華山和五臺山。
整整6個月後,2016年的6月26日,在北京751D-Park一個燥熱無比的場地里,於正為其制作的奇幻網劇《半妖傾城》召開發布會。4天之後的6月30日,《半妖傾城》在芒果TV、樂視視頻開播,首日在兩個平臺的播放量約4000萬。與此同時,《三聲》獲悉,於正的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正在考慮接受融資,借助資本化的快車,擴展成內容孵化和投資平臺。
1 投入過億元的劇,為何放棄臺網互動?
“《半妖傾城》對我來說,是個重新開始。”於正在接受《三聲》專訪時說。這部劇投入頗大:這是自從2014年《美人制造》後,於正完全自己編劇的第一部劇,拍攝和制作投入超過1億元,單集成本接近400萬元,堪稱目前最貴的網劇。
簡單說,圍繞男一號明夏(張哲瀚飾演)和女一號聶傾城(李一桐飾演),這部劇講述了貫穿清初努爾哈赤時代到民國上海灘,幾對人與妖之間的虐戀。整部劇的核心演員全是新人,畫面是典型的於正式風格,色彩艷麗,極具視覺上的沖擊力,例如半妖的金色指甲、粉紅血液、純黑或純白的翅膀。
盡管新人片酬遠低於明星,但按照於正的說法,由於對場景和效果的孜孜以求,《半妖傾城》過億元的投資預算仍然沒能打住,最後把他自己的片酬也搭了進去。
例如女一號扮演者,於正看了300多人,最後原本準備找一個明星出演,結果在簽約前兩天,於正發現了自認為最合適的人選李一桐,盡管後者並非於正工作室的簽約藝人,他還是決定放棄女明星,由“與自己無關”的新人李一桐出演女一號。
於正說,整部戲輾轉了七個外景地,光轉場費就花了1000多萬元。為了拍常熟的一個公園,他讓整個劇組冒雨趕到江蘇常熟,然後等雨停開拍,盡管他承認這個場景在上海任何一個公園,或橫店的一片草地就可以拍。
一個男主角在醫院探訪女主角的場景,因為最後看片的時候,發現兩個在背後沒有臺詞的群眾演員長得不夠好看,於正要求重拍,為此重搭布景多花了100多萬。“這部戲里女主角後面要做女明星,怎麽可能電影公司的同事會那麽醜呢?!”於正對《三聲》說。
除了1000多萬轉場費用,《半妖傾城》的花費大頭還包括動畫特效,花了接近3000萬元,由於主要是真人拍攝,相對特效鏡頭的數量,這筆投入已經很高。這一點也讓於正頗為自得:整部劇沒有五毛特技,特別有真實感。所有特效都是在真實場景基礎上擴展,比如妖的翅膀,是從真的鳥標本上折射下來,然後做360度的動作擴展,從開機前五個月就在做這個測試,最終呈現出來鳥的翅膀,很有鳥感和羽感,不是單純畫出來的那種一道光或者一個金線。
除了追求片子本身“極致的好”,在播出平臺上,於正也經過了一番選擇。按照原定計劃,《半妖傾城》將以網臺互動的方式播出,但最終於正放棄了在電視臺播,改為純網絡播放,原因是在電視臺播會比較慢,於正不願意冒險再等,導致失去這個題材的先發優勢。
他曾經充分品嘗過第一個的好處,也深刻體會過拖在後面的痛苦:多年前的《美人心計》與《宮》讓於正成為宮鬥與清穿類型劇中第一人,享近了這一題材紅利的關鍵部分;而另外一部《雲中歌》,由於在拍完兩年後采播出,片中的畫面和調色早已成為明日黃花。
“《雲中歌》帶給我很大的刺激,”於正說,《雲中歌》剪完以後,他覺得劇本雖然稍有點問題,但制作很棒,畫面很漂亮,應該會轟動。“但因為我們兩年後才播,你會發現那個畫面已經過時了,因為在《雲中歌》片花出來後,所有人都按我們這個調。”
“像《半妖傾城》,我從調色和制作上用了一些新手法,但我們30號就播了,就算行內人看完片花想跟著我調,也來不及,我總是第一個的。但如果這個戲一年以後播,肯定有些快播的就超越了。”
2 歡娛影視要做內容孵化平臺,何時資本化?
或有意或無意,現在看來,《半妖傾城》的播出情況,將不僅關系到這部劇本身,還會和於正作為大股東的東陽歡娛影視的資本化進程緊密相關。
據《三聲》了解,歡娛影視近期正在與不少投資機構接觸。於正的搭檔、歡娛影視負責商業運作的CEO楊樂對《三聲》承認,歡娛影視一直在考慮如何與資本更好對接,並且對各種方式都持開放態度。
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公司其實並不差錢。
2015年,歡娛影視被其公司註冊所在地的浙江東陽市政府命名為“小巨人企業”。按照東陽市政府擬定的標準,小巨人企業至少要等到年營收1億元、納稅超過500萬元。用於正的說法說,在拍電視劇的時候,“我們(歡娛影視)已經過了找投資的時代了,有合作夥伴過來,我們就一起會合作,沒有合作夥伴就自己投。”
但過去一年以來,資本對娛樂公司、尤其是那些擁有生產出市場追捧作品的內容公司的瘋狂追逐,顯然讓歡娛影視心動。好處很明顯,引入新的投資機構,既可以讓歡娛影視在資金上更加充裕、能夠有更多預算拍出理想中的好劇,又可以接入更加豐富的資源,為其轉型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有強大影響力的內容孵化和投資平臺鋪路。
楊樂表示,歡娛影視更傾向於和自己能形成資源互補的投資方。而作為一家內容制作和生產公司,其最迫切需要的資源,無疑是播出平臺。她不願透露融資事宜的具體進展。但從她的表述、以及於正現階段對劇的播出速度的孜孜以求,再結合歡娛影視近期的動作,或許可以露出一些端倪。
《半妖傾城》是芒果TV首次全資投資的網劇,在於正手頭只有三張劇中人物手繪圖和5集劇本的時候,芒果TV就確定投資。而在整部劇的拍攝過程中,芒果TV也幾乎對於正表現出無條件的信任,甚至對於正某些堪稱吹毛求疵的要求,也一一滿足他的任性。
在《半妖傾城》開播發布會當天,芒果TV常務副總裁劉琛良提前一個小時到達那個如同悶罐的現場,與坐在後排的劇中主創們談笑風生,而且高調預測,這部劇集將會成為的一個新“風口”。
除了芒果TV之外,愛奇藝也正在與歡娛影視合作另外一部網劇《美人為餡》。這似乎在證明,商業視頻網站最為看重的頭部內容往往是高規格的版權內容,同時正在快速提高門檻的自制內容也日漸成為增加流量忠誠度的有效方式。新一輪創業浪潮中,部分內容創業者便與互聯網平臺完成了雙向選擇,如謝滌葵的投資人中包括騰訊、岑俊義的投資方為樂視、合一創投也投資了綜藝公司,而愛奇藝已經投資了數家網絡大電影的制作公司。於正與他能下億元金蛋的歡娛影視因而備受關註。
但對於“芒果TV或者愛奇藝是否會成為歡娛影視的投資方”的問詢,楊樂表示不便回應。但她說,未來獲得的融資,將主要用於給“自家的新人開新作品”,歡娛影視的方向,就是要成為一個內容孵化和投資平臺。
於正原先最有名的就是捧紅新人,所謂“進去的都是新人,出來的都是明星。”而現在,在更源頭的劇本和內容制作方面,除了原有的於正團隊之外,歡娛影視簽約了一些新導演,也在培養新的編劇。
實際上,《半妖傾城》的先導片,就是由歡娛影視簽約的90後導演“貓的樹”執導。楊樂透露,“貓的樹”電影工作室還在準備一部愛情劇,歡娛影視將會投資。除此之外,於正的徒弟爾笛作為編劇的《雲巔之上》,也已經由歡娛影視拍攝完成。
3 於正:之前心態急躁,現在要只拍精品
對於正來說,將自己不熟悉的商業運作、融資等事務交給同伴楊樂之後,他關註的只剩下兩個事情:拍出自己不留遺憾的作品;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播出。
他說,過去兩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他也沈澱了兩年,看了很多史書,發現那些歷史人物中,真正擁有輝煌人生的,不是納蘭容若、裴行儉這種所謂天才,而是那些善於經營自己的人。
他承認,之前的心態是有些急躁了,希望能夠“擴張擴張再擴張”,但結果自己很累,而且做出來的東西大家也不認可。“人家不會記得你這一年有四個好戲,他只會記得你有一個不好的戲。”
“未來我不做產品,只做作品。”他說,今後不會同時開兩部劇,只會一部一部拍完,集中精力拍出真正能留得下來的東西。為此,他推掉了不少原本已經答應甚至公布要拍的戲。
回過頭來反思,當初《雲中歌》和《宮3》兩部劇同時開拍,於正把精力都放在了《宮3》上,結果導致前者雖然請的演員都很知名,但劇拍得並不好。現在回歸了以後,就想一年就一部一部的拍,不同時開戲,然後把這個做得最好。
於正說,只要在預算和自己片酬補貼的範圍內,如果能去外景、或者用更好的特效等等可以讓戲更好,他都會投入。“只要錢能彌補的都去彌補,”於正說,“我想在我年輕的時候,盡上全力,讓我的戲沒有遺憾。”
所以他現在比以往更在乎對內容的掌控力度,也更加願意用那些可以充分實現他的意圖的新人演員。而且可以把更多的錢用在造型、特效等內容制作本身。“我花三億做東西,你也花三億做東西,結果你給了明星一億兩億,那相對的你的制作費就會收到擠壓。”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明星對觀眾的吸引力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大,有的大明星擔綱的電影還沒有新人的票房好。“現在已經慢慢進入故事為王的時代了,大明星、大卡司,很多時候是電視臺和廣告商的自我安慰。”他說,演員只是道具,把故事講出來,至於是不是明星,“只要演技好、顏值高,(觀眾)管你是誰呢?”
對話於正
三聲:為什麽這次拍奇幻劇?
於正:我也很想做傳統的家庭倫理,或者繼續做宮鬥,但問題你總會跟人家撞這個題材、撞那個題材,因為家常里短就那麽點事兒,然後流言蜚語太多了。有很多說法對我特別不公平,我已經厭倦了這種奇怪的聲音,所以我就覺得,那還不如做一個完全的世界觀,讓人家怎麽牽強都牽強不到,那是最好的。趁我有創作力,我做一些別人都不會做的嘛!
你們做古裝玄幻,我就做民國奇幻。對不對?你們要做不死人,那我就做有翅膀的,完全跟你們區分開嘛,對不對?我又不缺題材寫,我為什麽要寫那些大家都在寫的?現在太草木皆兵了,網絡拉近人距離的同時,也變得像小文革一樣,挺可怕的。
三聲:這部劇具體面對什麽樣的人群?
於正:我在造型上做得比較英倫風,整體的畫面真實感比較強,因為我不想僅僅是給小孩看,我還是希望高端人群能看到。包括里面提到的環保問題,到最後兩集你會發現他們的星球怎麽隕落的,其實我們地球現在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三聲:這個劇全是你自己寫的還是?
於正:這個全是我自己寫的。原來我的劇本只我自己一個人寫。後來我寫,加上我請名編劇來寫,我從來不用新人的。從今年開始,我開始帶新人,慢慢磨,剛剛開始教了兩個徒弟了,正在學著呢。
三聲:劇本什麽時候開始寫的?找投資的過程是什麽樣的,整部劇的投資是多少?
於正:劇本去年三月份開始動筆。中間我還做了個《全員加速中》,然後到十月中旬才完成。其實我們已經過了找投資的時代了,有合作夥伴過來,我們就一起會合作,沒有合作夥伴就自己投。但是非常感謝芒果TV,這部劇我們投資超過一般電視劇很多。總的投資過億元,單集接近四百萬了,應該是有史以來最貴的網劇吧。
三聲:一部網劇為什麽投這麽大成本?
於正:首先,網絡是未來的趨勢。 第二,其實我們最早是想臺網互動的,但在臺里播肯定會比較慢嘛!我已經有一部電視劇在等了,賣給臺里好久了,半年了都沒播呢。所以我就覺得要快,所以當時就跟他們提出,要在網絡上播。而且你看現在《太子妃》也好,《余罪》也好,火的都是網劇,電視劇收視率再高,你看有火嗎?
而且,其實對我來說,沒有網劇、電視劇之分的,只是你給我足夠的錢讓我把夢想實現就好了。就是錢足夠的、演員是完全我心目中理想的,畫面是我想要達到的。其實這個戲一樣,你別看投資一億多,我還是超支了的,我自己墊的。
我很喜歡芒果TV,因為他們永遠是無條件的信任我。我是有些吹毛求疵的,其實說句實話,按別的劇組早就過了的,比如我前面講的那場戲,就因為兩個在背後、沒有臺詞的群眾演員長得不好看,我就要重拍。因為戲里女主角後面要做女明星的,怎麽可能電影公司的同事會那麽醜呢?就因為這個,這個廳重搭花了一百多萬,所以他們能讓我這麽任性,我也挺感謝的。
三聲:你為什麽那麽看重快?就是一定要快播?
於正:因為我最好的幾部戲播的時間都蠻長的,《陸貞傳奇》兩年後才播,雖然還是紅了,也歸類於我們做得太特殊化了。但《雲中歌》帶給我很大的刺激,因為《雲中歌》剪完以後我覺得劇本雖然稍有點問題,但我們制作很棒,畫面很漂亮,片花出來就轟動了,但是因為我們兩年後才播,你會發現那個畫面已經過時了,因為所有人都按我們片花出來的樣子調了。
像這個戲,我從調色和制作上用了一些新手法,但是行內的人要是看完片花,他要跟著我片花調他得等我出來嘛。但三十號就播了,他們來不及,我總是第一個的。但是如果這個戲一年以後播,肯定有些播的快的,就超越了。包括我這次《美人為餡》這個時裝劇,我用了很多,研究了很多天的手法,這些手法估計很快也會被人學。
所以我現在除了劇要做得好,最關註的就是播出要快。對電視臺的要求就是必須快播,如果不快播我就做網劇。
三聲:你挑人最重要看什麽?
於正:外形的辨識度和演技的特點,如果他的表演很好但是沒有什麽特色也不行。你看《半妖傾城》里的女二號何瑞賢,你會看她坐在那里就是一種人設,很高冷,她不用演。如果我早兩年遇到她,她就可能會是小龍女,或者是東方不敗。因為她的人設就是她天生自帶的。
三聲:為什麽這部劇全部用新人?
於正:因為這時代是要新人的,也需要一些新鮮血液,新人靈活度高能實現你最大的東西。你看我用《陸貞傳奇》陳曉、趙麗穎兩個新人不都很好嗎?以前楊冪、馮紹峰不也很好嗎?東方不敗陳喬恩不也很好嗎?無論新人還是明星,只要能把你的故事講出來,只要演技好、顏值高,其他無所謂啊。
三聲:所以你覺得其實一部劇,明星不是那麽重要?
於正:新人讓我有更多可發揮的空間。說實話,比如米熱的一場戲,拍十二遍,每天晚上都得大夜才能拍。因為我又想在橫店完成,又嫌它的街道窄,結果用了一百多個群眾演員把它撐開了,你知道演員多辛苦嗎?天天熬夜,還好米熱是我自己家的演員,要換別人的演員誰跟你來啊?哪個明星願意啊?
三聲:那你覺得現在明星對觀眾的吸引力沒有那麽強嗎?
於正:可能電視臺或者廣告商還是很在意明星卡司,但其實觀眾已經不那麽在意了。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大明星的電影都沒有新人電影票房高。因為現在已經慢慢進入故事為王了,尤其今年,因為資本市場進來都是在拼咖拼咖拼咖,拼完了以後怎麽樣呢?我也花三個億做東西,你也花三個億,結果你給了明星一億兩億,那制作上面就會收到擠壓嘛
三聲:你會直接把一些很直白的東西就放在微博上說,但你還是制作人,會不會還會覺得這個性格對你來說有一點困擾?
於正:沒什麽呀!我告訴你,我覺得我人活一天,日子就少一天,你要讓自己快樂。說實話,你們無論看我經歷過什麽,我從來沒有不快樂過,包括我2014年最難的時候,我公司每個人都人仰馬翻了,特別痛苦的時候,我依然很快樂。因為我覺得我問心無愧。
當然,這樣做你要有生的勇氣跟死的決心。我不怕失敗,因為我們本來就一無所有。從我進入這一行,我為什麽不克制自己?想說什麽想做什麽就比較自我?是因為我從來就把自己當一個屌絲,我從來就是一無所有的。
『三聲』聚焦文娛創業領域的企業、人物、熱點、資本,提供最專業的文娛產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