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此次訪華之前,一樁中企美的擬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的新聞在德國輿論中不斷發酵,甚至衍生出諸多版本。德國媒體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將成為默克爾此行與中方會談的主要議題之一。
實際上,默克爾本人在13日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同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否定了這種看法。當被問及是否談及庫卡收購案時,默克爾表示,沒有直接討論。“當然,要討論投資環境互惠這一問題。此外,還有中歐投資協定的進展,但是(庫卡收購案)並不是討論的中心議題。”
默克爾也沒有排除中企收購庫卡集團的可能性,不過她表示:“順便提一下,德國的任何人都可參與庫卡交易”。
在回答關於中資企業在德並購的問題時,李克強表示,對於兩國企業在法律框架內,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慣例開展互利合作,中德雙方都持支持和開放態度。
實際上,也有德國媒體犀利地指出,德國政府對庫卡收購案的幹預“不請自來”,違反市場經濟原則,令德國“不占理”;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在於,如果希望投資環境互惠,應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速度。
德國很糾結
數據顯示,2015年,中企或兼並或收購了8家德國企業,被不少德國方面的貿易投資機構看成是中德經濟合作的積極實踐。然而,此次涉及中企的庫卡收購案卻令德國,乃至歐盟都感到不安:庫卡是德國全球排名前三的機器人公司,代表了德系機器人的最高水準,也是默克爾向外界推介的工業4.0案例。
針對庫卡收購案,德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洛特根曾表示:“有必要采取法律與經濟行動,以防關鍵技術與相關知識流失。”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年對德國貿易投資機構和各種聯邦政府以及市政府層面的采訪發現,德方一直以歐洲不像美國那樣對外資進行過多審查而感到自豪。然而在庫卡收購案出現後,根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政府正計劃考慮是否要收緊《對外經濟法》,此法案與外資在德投資有關。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否認了德國政府要修改上述法律,不過他表示要在歐洲層面上考慮制定相關規則,維護公平競爭。
實際上,要不要在歐盟層面上制定一份對外資審查的法律,也是歐盟各國長期爭論的話題之一,不過目前尚無實際動向。
針對中企有意對庫卡發起收購的時間,加布里爾甚至表示,希望能看到不同的出價。上周一,德國經濟部發言人表示,雖然沒有正式的不同出價,“但是如果有一個的話,我們會挺高興的。”
在默克爾訪華之前,德國經濟部的此番評論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一方面,加布里爾得到了不少支持者,德國籍的歐盟委員岡瑟·奧廷格等歐洲政客都表達了對他的支持。奧廷格表示,庫卡的其他股東,例如持股25%的沃斯集團(Voith Group)也可以提出收購,或者其他歐洲企業也可以,“一個歐洲方式,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根據外媒報道,加布里爾私下一直沒有停止為庫卡尋找歐洲買家。伴隨默克爾訪華的德國副經濟部長馬赫尼(Matthias Machnig)14日表示,德國經濟部仍在就庫卡集團部分股權或被收購一事與潛在買家磋商。
不過大部分被點名的德國企業,包括汽車制造商,均表示對此不感興趣。看來,德國經濟部指望的歐洲救星還遠未出現。德國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Joe Kaeser)在上周末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無意競購庫卡,因為“如果有興趣,早就行動了”。
另一方面,德國經濟界不少人士質疑,在不違反國家安全的情況下,收購案應秉持市場為主體的原則,德國經濟部的行為帶有濃厚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在此情況下,又如何在同中方商談投資開放時做到底氣十足?
默克爾在訪華記者會上表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美的此前就已經對庫卡持股,因此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事件,而是要增持,“我認為還是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目前,美的對庫卡持股13.5%。企業在5月18日晚間公告稱,擬以每股115歐元收購庫卡,對庫卡的持股比例屆時將從當前的13.5%提升至30%以上。
德國媒體援引德國政府內部人士的意見,目前德國政府所給出的解決方式是,中企收購庫卡49%股份,另外一個德國股東持有51%股份。
中歐投資如何對等?
根據歐方數據,2015年中國對歐直接投資達到了140億歐元,比2014年增長了44%。與此同時,2015年歐洲在華投資93億歐元,較2014年下降了約9%。歐方認為,中企可以在歐洲幾乎所有領域進行投資,然而,歐洲企業期待在中國的市場準入空間有待提升。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2016年商業信心調查》顯示,近期歐盟對華投資下降來源於對中國市場前景悲觀情緒上升,有47%的歐洲企業回應仍有意擴展在華業務,但這一比例與2013年的86%相比,大幅下降了39個百分點。
不過,絕大部分歐洲企業表示,如果能消除市場準入壁壘,願意增加在華投資。從行業來看,機械制造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技術和電信業以及汽車和汽車配件業抱怨聲最高。
默克爾此行訪華也在多個場合呼籲中歐打造對等的投資環境。默克爾表示:“德國為中國提供了開放的投資市場,我們希望能夠從中方得到互惠。”
“我們也知道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發展階段,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逐步開放。”默克爾表示,“比如(雙方)在銀行業方面的合作就剛剛起步,目前在華外資銀行對中資銀行只能持有20%的股權。”
實際上,解決中歐市場準入對等的一種方式就是加速《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此次中方領導人也表示,要加快商簽中歐投資協定。
中國歐盟商會在調查中認為,如今,在華歐洲企業仍然面臨巨大的監管方面的挑戰,歐洲在華投資呈下降趨勢,通過並購實現增長的方式也受到嚴格限制。鑒於此,歐洲企業希望通過《中歐投資協定》的簽署從總體上降低監管環境的複雜性。
4月26日至29日,第十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曾對此表示,此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所能透露的主要信息是,雙方均意識到,繼續保持當前談判的積極勢頭,進而早日達成一個全面的、富有雄心的投資協定有助於推動雙向投資,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雙方將共同努力,推動文本談判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