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美期待達成高水平雙邊投資協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861.html

“現在距9月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已經很近,是推進的最優時期。”美國財長雅各布·盧對《第一財經日報》稱,下周將看到中方提交新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負面清單。

昨日,第八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在京落幕。當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和雅各布·盧。李克強指出,中美經貿關系日益緊密,去年雙邊貿易額和雙向投資存量均創歷史新高,中國首次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我們願同美方深化經貿合作,秉持積極、務實的態度,照顧彼此利益,保持密切磋商,爭取達成一項互利共贏、高水平的雙邊投資協定。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閉幕式上表示,中方經濟團隊將與美方一道,就兩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中的重點議題開展坦誠深入的溝通。雙方同意加快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將於6月中旬交換新的負面清單出價,力爭早日達成一個互利共贏的高水平協定。“與預期一樣,雖然我們沒有也不會消除全部分歧,但達成了60多項成果。”

此外,雙方認識到化解產能過剩應通過法治手段、市場機制和恰當的政策措施加以解決;中美雙方將加強在美人民幣交易與清算合作,中方同意給予美方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RQFII),並指定中美各一家符合條件的銀行作為人民幣清算行。

BIT談判的最優時刻

在S&ED會後的小範圍美方吹風會上,雅各布·盧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時間緊湊,BIT談判的窗口就出現在目前到9月G20峰會這段日期之內。

“我們把這一點說得很清楚了,需要(中方)積極回應,如此才能相對快速開展真正嚴肅的雙邊討論。”雅各布·盧同時稱,在最優談判時期之後,本屆政府執政接近尾聲,“我們對話的時間不多了,希望雙方都要嚴肅認真對待此事。”

中方的態度同樣積極。6月6日,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在S&ED期間的吹風會上表示,負面清單的改進出價方面,目前內部工作尚需更多的時間,雙方談判團隊正在密切溝通,以期推動談判取得積極進展。

張向晨強調,中國對於推進改變出價高度重視,願望是通過雙方努力,根據兩國元首會晤時達成的共識,秉持積極、靈活的精神,照顧彼此的利益,爭取早日達成一個互利雙贏的協定。

回顧歷史,中美在2015年6月第19輪BIT談判中首次交換了負面清單,正式開啟負面清單磋商模式。隨後在2015年9月第7輪S&ED交換了第二輪負面清單。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副部長西慈近期表示,美方將投入一切資源,爭取在奧巴馬政府任內完成談判。中美BIT談判已歷時8年,進行了24輪;去年9月時,中美兩國元首都指示經濟團隊,要強力推進BIT談判。

以美國企業為代表的外企群體,一直希望中方可以進一步開放市場。此前美國全國商會會長多諾霍表示,希望中美能在2016年年底完成一份高質量、全面的中美BIT。

之所以雅各布·盧提到窗口機會同奧巴馬政府的任期即將結束有關,因為中美目前在負面清單的長短和領域方面還存在分歧。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的提問“是否在諸如金融服務等領域期待中方的負面清單有所縮短”時,盧表示,在下周在華盛頓看到這個清單之前,“不想預判這份下周會提交的負面清單里面所提交的內容”。

中國商務部前任部長陳德銘3月曾在博鰲論壇上透露,中美BIT談判核心內容已經結束,只不過雙方在負面清單上還有分歧,“美國要價很高”,中方在文化、電信增值業務等領域還存在一些分歧,再次是國家安全領域等。

張向晨則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在安全審查中,能夠公正對待中方企業,也希望能夠通過在BIT談判的相關領域,通過平等協商的方式達成共識。

共同應對過剩產能

在S&ED召開之前,美方多次提出希望在包括鋼鐵和鋁等金屬領域同中方磋商產能過剩對全球市場造成的扭曲效應。

汪洋在第八輪S&ED閉幕式上表示,鋼鐵等行業的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是世界經濟複蘇緩慢和需求低迷的結果,需要集體應對。化解產能過剩應通過法治手段、市場機制和恰當的政策措施加以解決。

雅各布·盧在美方吹風會上亦稱,在產能過剩問題上,中美進行了多次討論,能夠互相理解雙方立場,且此次“雙方達成的成果是強有力的,這個成果反映了中國對於其國內政策的再次承諾,即對此產能過剩問題采取更多措施,用市場的力量來決定,以及中方願意在國際的層面上對此問題進行合作,在鋼鐵方面的商談結果是非常好的。”

在6月6日第八輪S&ED期間的吹風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正視產能過剩問題;但國際上不要還將中國想成是中央計劃經濟,目前的中國通過多種市場化指標出清過剩產能。樓繼偉同時稱,中國去年自動減少了9000萬噸的鋼鐵過剩產能,今後會繼續這樣做。

不過雅各布·盧亦稱,中美此次在鋁方面雙方沒有達成共識,“我們會繼續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譬如在7月份將會召開同G20相關的會議。但我認為雙方的討論是良好而具有建設性的,我們看到了進展。”

汪洋則表示,雙方將在杭州峰會前完成G20框架下的中美化石燃料補貼同行審議。“這些都是國際問題,不僅僅美國在關心,還有許多國家也對此問題表示關切。”

與此同時,中美兩國在金融合作方面亦取得重要進展。汪洋稱,雙方將加強在美人民幣交易與清算合作,中方同意給予美方25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RQFII),並指定中美各一家符合條件的銀行作為人民幣清算行。

6月7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吹風會上稱:“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業務在美國市場取得了進一步發展,中方也將在美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

雅各布·盧對此稱,中美在此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能夠在美國進行人民幣的交易,特別對小公司是很大優勢,對於非金融類經營的大公司,會更便宜便利,目前給予美方的RQFII配額在全球僅次於中國香港。”

汪洋亦稱,雙方歡迎金融交易平臺之間的持續合作,致力於加強兩國金融市場和產品的互聯互通。兩國金融監管機構願意推進信息共享和跨境執法合作,雙方同意在反洗錢監督、反恐怖主義融資、反假幣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此外,美方承諾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中,充分考慮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註意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