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網路駭客宗師 竟是台灣人

2013-04-01  TCW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公開呼籲中國制止猖獗的駭客活動後,三月下旬,南韓銀行、電視台被駭停擺,讓外界一度把元凶指向中國。人數上萬的中國黑客(即台灣所稱的駭客),又成為舉世熱議的焦點。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黑客的宗師,竟然是一位台灣人!

畫面回到二○一一年九月,上海浦東舉行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國黑客大會。這個名為「COG 二○一一」的會議,命名自駭客常用的程式指令,破天荒聚集多達三百五十名中國頂尖駭客。會場選在隸屬於中國共產黨的幹部學校,以黨校為掩護,讓一些早被軍警盯上、隨時有被捕危機的駭客能安心出席。

這場中國駭客出席層級最高的「華山論劍」,首創一人一票,選出大家心目中最值得表揚的駭客。其中,眾人票選中國首座駭客「終身成就獎」,竟以過半的壓倒性票數,由公認的中國「黑客宗師」——台灣人林正隆獲得。

林正隆是誰?這位以coolfire(酷火)為網路代號的駭客,為何被視為中國網軍啟蒙者?「因為全中國的黑客都看過他寫的八篇黑客教材。」被尊為「中國黑客教父」的綠色兵團創始人龔蔚,在終身成就獎選拔中敗給林正隆,輸得心服口服。

國家地理頻道的一部紀錄片裡,中國知名駭客周帥被問到為什麼網路代號取為coldface(冷面),他回答:「當時台灣的coolfire很出名,我的網名coldface也是跟著他改的。」林正隆的地位可見一斑。

其實,被對岸尊為黑客宗師,出於他的無心插柳。

逞兇鬥狠被明星高中退學

現職是上市電子公司資訊主管的林正隆, 打從國二就熱愛寫程式,靠著自學,早早就擁有超齡的程式設計功力。他常在台上老師講解數學的同時,低頭在桌子底下寫出一行行程式碼。「找到程式解決方式,比玩電動遊戲破關還有成就感!」他說。

雖然,林正隆因少年時逞兇鬥狠「做歹仔」,被台北某私立明星高中退學,輾轉到南部高職就學,最後只以高職資訊科學歷畢業。但是,憑著流利的英文,以及高職半工半讀寫程式的磨練,讓他與歐美的資訊高手搭上線,取得最新電腦破解知識。

退伍後撰寫駭客入門文章

「年輕時比較沒有守法觀念,」他坦承,加上當年台灣網站的安全機制大多很陽春,每天遊刃有餘穿梭於幾百台電腦之間,沒想過要盜取資料,卻苦於無同好社群可分享。於是,一九九五年他剛退伍就業時,以業餘時間寫下八篇、共十一萬字的駭客入門文章,「想寫一些東西把人引進來。」

當年不乏技術比林正隆更厲害的人,但他卻是以中文系統性寫下駭客知識先鋒。這一寫,讓他成了「華人駭客界的普羅米修斯,最早的知識播火者。」中國頂級黑客之一的tombkeeper如此介紹林正隆。

這八篇文章不只談技術,其文筆流暢易懂,一發表便迅速在台灣各大資訊技術討論區傳播,沒多久,對岸就出現簡體中文版。在當年網路資源比台灣還匱乏的中國,這八篇成了駭客界聖經。而林正隆親筆寫下的駭客守則,包括不惡意破壞任何系統、不修改任何系統檔案等規定,不只獲許多不為惡的「白帽」駭客遵守,也是駭客大會公約的參考依據。

林正隆當然也遇過重金利誘。他說,找上門的不外乎企業想駭競爭對手,被駭者想駭回去,都不是正派的事。甚至也曾聽說同行接到國安單位委託,滿腔熱血協助保家衛國之後,才發現被間諜利用,成了叛國共犯。更讓他肯定:違法的事,不要碰。

只是,這位華人駭客圈的共同導師,在那十一萬字鉅著問世後五年,就決定退隱江湖。不只預示兩岸駭客實力此消彼長的變遷,也見證台灣頂尖駭客「落地難」的宿命。

創業失利感嘆台灣市場小

為了生活,林正隆在一九九九年創業成立專門組裝電腦、安裝軟體的資訊公司,忙於新事業的他,除了偶爾回答慕名者的提問,不再參與駭客活動。與此同時,對岸包括龔蔚,以及人稱「南帝」的深圳謝朝霞等黑客,則創辦專為企業抵擋駭客攻擊的網路安全公司。

為什麼不拿駭客知識投入網路安全業?他分析,台灣網路安全市場小,新創公司若無法將業務拓展到海外,只能慘澹經營。他的公司後來因筆電與品牌電腦崛起,頓失市場而黯然收場。

相較之下,中國對駭客行為管制較鬆,網路安全市場大、活力大,謝朝霞、龔蔚等人已因創業致富。「台灣啊!還是製造業比較好賺。」最後選擇到電子製造業上班的他感嘆道。

問他想不想重回駭客圈,他回答,對現在的薪水、職位很滿足。但他也提起去年受邀參加台灣駭客年會,為駭客比賽頒發冠軍獎項的感受。他說,快要變回「麻瓜」的自己,像是走進霍格華茲魔法學院般,見識到許多新奇魔法,感受到年輕駭客正試圖再吹動火苗……。

「過去,台灣缺乏起用這些特殊人才的管道,」他說,這使得一些不願從事非法行為的台灣駭客,面臨空有好武藝、卻找不到好工作,或創業機會的窘境。但現在,雲端服務簡便,已讓跨國經營企業更容易。台灣文化自由,本土駭客往往能迸出大陸沒有的創意想法,他好希望,有一天,台灣也有屬於駭客的龐大舞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31

甄子丹,奪三座金馬、改寫武術電影第一人 一代宗師的反骨:戲好就是要磨

2015-01-14  TCW

說到甄子丹的《葉問》,拳腳巧勁、以一擋百劇情深植人心;但在電影背後,這「戲癡」挑剔不完的執著,才是他的真。

儘管《葉問》這部電影已經拍到第三集,扮演詠春拳宗師葉問的功夫演員甄子丹,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他著名的愛「挑刺」,愛找自己麻煩、愛挑毛病的個性,在我們的專訪中還是顯露無遺。「所以我演得不好啊!」在一部中國票房人民幣破億元的熱片,他扮演一個臥底成混混的角色,但他還是不滿意。戲已下片,還是耿耿於懷。

他曾拿下三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項;是首位將MMA(編按:綜合格鬥,打破武打電影套招方式,將摔技等實打武術融入電影)表現於功夫片中的武打明星,曾於成龍、李連杰電影演出的著名演員史考特(Scott Adkins)形容:「甄子丹演出電影《導火線》為MMA樹立新標竿。」

七年前,四十五歲的他傳神演出葉問一角,讓甄子丹三個字幾乎是葉問代名詞。暌違五年上映的《葉問3》,口碑場首日開出全台六百萬元票房,比四年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保持的一百三十八萬元紀錄,足足高了三倍多。他也是繼成龍、李連杰,定上國際舞台的華語武術演員,從剛拍完的迪上尼集團旗下《星際大戰外傳》,到Netflix自製電影《臥虎藏龍2》都是主角。

長達三十三年的演藝生涯,在電影中,前二十六年他幾乎一路都是「配角」。但不管有沒有被看到,他總為自己的演出「挑刺」,儘管是配角,他也認真的演得像自己是主角。二十九歲時,他在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隊的同學李連杰,已因出演黃飛鴻廣為人知,但配角的他,卻大膽的向導演徐克提出一場「布棍」打鬥橋段,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

這難在哪?竹棍和棒棍都是實心的,對打得使上力氣:但布棍的本體是一條柔趴趴的布條,需要巧勁才能化柔布為「實打的棍」,這考驗著武術者的手甩功力。這段演出,甄子丹荷槍實彈上場,非空口白話靠替身。為的是想讓觀眾看見武術實打能耐,而非套招。

三十九歲出演張藝謀的《英雄》時,他夾在影帝李連杰、梁朝偉、陳道明間,表現絲毫不遜色。一場與李連杰對打不過五分鐘的武戲,在一般九十分鐘電影裡,觀眾普遍僅記得一句經典台詞常態下,他一招「空中一字分踢」,氣場與記憶點不遜於主角李連杰。這個想法也是他自己去爭取來的。

「我會在演出中找自己的位置(就算是「配角」》,」他說。他不管主、配角之分,就跟習武一般,只管專心練功。網路一度傳出他愛改劇本、「甄子丹是戲霸」的批評,說他將主戲改成以自己為重,從故事主線到角色都更動。他回應:「說我愛改劇本,但電影是一種創作,時刻都是互動的,提出想法是參考,還是尊重導演的決定。」有趣的是,他表面說沒事,邊拍照卻邊解釋。若不是旁邊沒有詠春拳的木人樁,眼前的甄子丹,還有點像教書說道理的「葉師傅」。

很搞笑的,在拍照時,攝影記者要求他脫外套,他卻說:「喔~她「改劇本」~」當旁邊工作人員幫忙調整椅子換姿勢拍攝時,他又冒出一句:「喔~你不要改劇本喔~」玩笑背後,看見的是一位國際巨星,雖站上頂峰,仍姻一然面對自己的「挑剔」,因為他一直相信:戲好就是要磨。

母盯習武,父養柔情能打硬戰還能幫周董伴琴

不等觀眾找碴,先自我要求極致,也呼應他兒時的反骨。甄子丹坦言:「從小就反骨、叛逆,但叛逆是因為好奇心,好奇才能激發顛峰至極,跟練武一樣。」九歲時,他每天早上被開武館的媽媽麥寶嬋叫醒拉筋;卻又跑去別人家武館習武,想學盡各派功夫。自家開武館卻跑去別人家「偷學」,回來當然免不了一頓罵。大家看見的是他叛逆一面,但反骨背後的好奇心,才是燃燒他演藝生涯三十三年、參與七十部電影熱情不滅的火種。媽媽為他在武術打下基樁,父親則為他埋下鐵漢柔情的一面。他父親甄雲龍是報社編輯,擅長小提琴及二胡,小時候的甄子丹也被逼著學鋼琴,他喜愛蕭邦,鋼琴彈奏之好,還被周杰倫在香港紅磡舉辦演唱會時,邀請上台為之伴奏。

剛柔並濟的教養,也讓他在詮釋葉問時,有硬戰武術對打,更有深情款款劇情軸線,深深打動男性與女性觀眾。

即使熬到國際舞台,他依舊愛對自己「下戰書」。

為演活宗師跟著葉問兒子九個月聽故事

演葉問有兩個挑戰,一是詠春拳緣於少林寺五枚師太,傳給嚴詠春、盛於葉問,屬女人拳,展現「柔中帶剛、以柔剋剛」是一難;雖葉問已去世,但傳位者葉準仍在世,要演到讓真人也認同,又是一難。更何況,當時已傳出影帝梁朝偉也將出演《一代宗師》的葉問。為演活葉問,他跟在葉問兒子葉準身邊九個月,仔細聽葉問生平故事,還一起到原武館佛山朝聖,苦練詠春拳木人樁法,為的就是從動作到眼神都立體化。

「葉問師傅去世前僅有一段影片,甄子丹將詠春拳「剛柔並濟」打得拳拳到位;神韻到動作都演活了,」葉準在台嫡傳唯一女弟子劉愷莉觀察。傳神演出葉問一角,將甄子丹的電影演員生涯推向另一高峰。他曾於三十四歲當導演,叫好不叫座,他跟高利貸借款,窮到身上僅剩港幣四百元;當我問:「成名(電影明星)算晚?」他默默點頭。大雞晚啼沒關係,被批評愛改劇本也能釋懷:要成為二代宗師」,就算是小龍套,盡力演到位,才會讓昂貴的「時間成本」,慢燒濃縮成真功夫。

撰文者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26

七冠茶王》他的茶一斤60萬 一代宗師「陳阿蹺」傳奇

2016-06-13  TWM

陳阿蹺的限量茶,一斤六十萬起跳,被視為藏茶界的勞斯萊斯。 一生得過七次冠軍茶,卻沒有一次以真名現身。他生前低調,身後茶價暴漲。

「每次焙茶時,阮尪(我的丈夫)就搬一張板凳睡在笳藶(靜置茶葉的竹篩)下,聞著氣味,風向一吹,隨時起身調整炭火。」八十歲的陳劉素珠拿著黑得發亮的木質炒茶板,在空中比畫,另一頭是阿蹺師一手起造的烘茶間,門頭依舊貼著「謝絕參觀」字條,一坪大空間砌著兩口灶,薄薄炭燼,飄著淡雅茶香,在這密室中,彷彿主人從未離去。

「天在做茶,不是人在做茶」茶菁日曬足、浪菁柔和 順應氣候做茶陳阿蹺過世二十五年,七十年代從他手中產出的比賽茶,在茶壇仍有每斤六十萬元以上的身價被限量收藏著,包括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與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都是阿蹺老茶的愛好者。

紫藤廬老闆周渝說:「許多老茶放了二十年反倒會釋放出菁味,但陳阿蹺的茶發酵度做得相當好、很穩,他的炭焙從不假他人之手,發揮到極致。」十年前,台北市政府在小巨蛋舉辦「煮水論茶賞茶會」,周渝就帶著阿蹺師七十二年次的冠軍茶,與詹勳華、李曙韻等資深茶人打擂台,「豔驚全場」。

回到七十二年的那個春天,比賽前夕,陳阿蹺從焙茶房步出,僅對大兒子陳恩村(報名者)丟下一句話:「西裝去攢好便(準備好)。」陳阿蹺的自信,來自老天爺的照會。

「那一次未時(下午二點)茶葉挽回來,我爸爸望著天說,茶菁日頭足,浪菁(日光萎凋)風微微(柔和),今年的茶,一定好。」陳阿蹺常對陳恩村說:「是天在做茶,不是人在做茶。」「凍頂茶有一股直線條的正氣,喝了全身舒暢,是別的茶喝不出來的。」王德傳茶莊總經理王俊欽說,陳阿蹺的茶園在凍頂山麒麟潭附近,「早期那裡有很多白鷺鷥,麒麟潭的霧直到中午才會散去,霧把茶葉含住,陽光是溫柔的,這樣的茶葉胺基酸比較多,製茶後的滋味也比較飽滿。」天時、地利、人傑。凍頂烏龍茶在七十年代崛起,陳阿蹺的製茶名聲,也逐漸闖出鹿谷山城。「當初我們家最大的客戶是高雄的唯王食品,每月交茶三百斤給唯王旗下八家滿漢餐廳,客人用餐,若要喝茶,阿蹺師的茶,一壺三百元。」當初庶民用餐的茶,如今炒作到一斤六十萬元限量茶。現在要喝陳阿蹺的茶,一公克要一千元,喝上一口就破百。談到父親的茶價如此瘋狂,陳恩村無奈地說:「若我爸爸知道,他的茶被炒作成這麼高,應該會哭。」外傳阿蹺師的冠軍茶,在市面流通不到十斤,成為藏家瘋搶的珍品,真偽難辨。陳劉素珠說,前幾年還有一名馬來西亞的藏家,特別飛來鹿谷拿給她鑑定,「早期阮尪茶葉的四角紙包都是我包的,我在摺角有做記號,外面的仿冒茶,我一看就知道。」七次特等獎,沒有一次用本名不以名氣戰勝群雄 純以技術展現熱情「外面所謂阿蹺師的老茶,八成都是假的」、「我爸爸的茶,我們家並沒有留,這一顆阿蹺茶,還是老客戶送來給我兒子當結婚禮物。」陳恩村拿出一顆巴掌大的球形茶,這是三十年前陳阿蹺送給親朋好友的「特殊款」,他說,早期製茶者,沒有存茶的習慣:「肥料、工資、包裝……樣樣要錢,茶葉一出來,茶農快點變現,根本不可能囤茶等增值。」陳阿蹺一生得過七次特等獎,皆以陳恩村、 陳代彬、陳代統三個兒子名字報獎。「他一生淡泊名利,僅對製茶有興趣。」民國七十年,陳阿蹺第一次得到頭等獎,獎金三萬元,「他拿了五萬元,讓我跟村裡的親戚去日本玩。」陳劉素珠說:「夫妻做茶是沒暝沒日,他不會開口說『妳辛苦了』,但會用行動來表示。」兩人結婚初期,陳阿蹺原是剃頭師,當時中國武夷山製茶師傅來鹿谷找茶,陳阿蹺常幫製茶師剃頭,聽久了,慢慢摸索出武林祕笈。陳劉素珠說:「我們第一次買地種茶,一半拿來種番薯,因為光做茶是吃不飽的。」直到八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客廳即工廠年代,會在客廳泡茶招待客戶,送茶就成為台灣人禮尚往來的情分表現,製茶師傅身價暴漲,好的烏龍茶一斤上千元,厲害的茶農收入漸豐。

「是茶在教人,不是人在教茶」焙茶間沒有溫度計、電烘箱 製茶憑感覺陳恩村也是當時返鄉,跟在父親身旁製茶。「我爸爸製茶很專心,兒子跟在身旁問東問西,他不見得搭理。」年輕氣盛的陳恩村埋怨父親蓋步(留一手),有一回遭父親怒斥後,陳恩村氣到返回房間,但他躺在床上五分鐘後,越想越不對,急忙起身跑回焙茶間外,在門縫外,細看父親身影在茶葉和炭火縫隙間穿梭的手勢。

「我爸爸不是製茶師傅,算是藝術家,他的天分無人可敵。」如今他操著同樣的手勢,在父親一手打造的焙茶間,沒有溫度計,也沒有電烘箱,甚至連電扇也沒有……,全部憑感覺與經驗。他想起父親講的一句話:「是茶在教人,不是人在教茶。」除小兒子早逝,大兒子陳恩村與二兒子陳代彬,都以阿蹺師的招牌,繼續在鹿谷永隆地區製茶。

「陳阿蹺的茶,每個時期各有風味。」桃園地檢署檢察長朱兆民是陳阿蹺三十幾年的摯友,品嘗過他不同時期的茶。他說,新焙茶像少女,香氣足、口感強,難以忘懷。十年以上的茶,像是熟女,柔順卻難以捉摸。三十年以上的老茶,已達人生淬鍊,味淡卻滑潤,喝下去的舒適,身體自然會告訴你。

不知道是否長期接觸炭火煙薰,陳阿蹺與弟弟陳勝助,都在壯年因肺癌離世,病榻中朱兆民前往探視,陳阿蹺喚來陳恩村與陳代彬兩兄弟當面交代:「以後你們做出來的茶,要請朱大哥回來喝,確保味道不會跑掉……。」談起這段忘年茶緣,朱兆民說:「陳阿蹺是用生命來做茶的一代傳奇。」二○一六年五月三十日,春茶比賽揭曉當天,大批茶農擠在比賽現場,等著賽事結束,衝向品茶桌,啜茶湯、摸茶底,一探究竟冠軍茶的滋味,三十歲的陳奕鋒也擠在其中,他是陳阿蹺的孫子,數年前返家學茶。「今年的冠軍如何?」他眼神發亮地說:「非常厲害、飽滿,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阿公陳阿蹺已成為鹿谷傳奇,但在茶香的逐賽中,一代又一代的拚搏,仍繼續較勁下去。

阿蹺師古法工序重現

陳阿蹺生前建造的焙茶間,僅供兩人轉身,空間不大,卻是一生精華,兒子陳恩村帶我們一窺傳奇茶師的煉茶心術。

STEP 1以臉測溫

炭火是活的,不能恆溫調控,須以臉龐測溫「約130度,不燙臉,就不燙茶」。

STEP 2專注守火

不能超過兩個烘爐,否則焙茶顧不來。

STEP 3輕揉翻滾

焙茶,不是炭火燙茶,而是茶碰茶,溫柔觸及。

STEP 4一公分高度

竹篩與茶葉厚度,只留一截小手指,確保焙茶的清香,沒有雜味。

撰文 / 陳玉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66

讀書札記160818新自由主義簡史(一) 六大宗師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8/1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60818%e6%96%b0%e8%87%aa%e7%94%b1%e4%b8%bb%e7%be%a9%e7%b0%a1%e5%8f%b2%e4%b8%80-%e5%85%ad%e5%a4%a7%e5%ae%97%e5%b8%ab/

讀書札記160818
新自由主義簡史(一) 六大宗師
掌門執筆

《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2005) 哈維David Harvey
大維哈維是當今美國首席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去年初讀過《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很困難才找到另一本看得懂的著作.

〈新自由主義 四大實踐宗師〉
作者在導論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後世史家會把1978-80年視為世界經濟史和社會史的革命性轉折點, 事緣這兩年間世事劇變,四位名垂青史的政經鉅子得據高位,呼風召雨,變換了人間.***

1978年 “開放改革總設計師” 鄧小平隻手回天,把中國….. 眾所周知利害到極.
1979年Paul Volcker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徹底改變了美國(及其後西方先進國集團) 的貨幣政策,不計後果地遏制通貨膨脹. 他的 “休克療法” 收效,付出的代價為長期性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
同年,英國保守黨首相 “鐵娘子” 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上臺, 嚴限工會的力量,把大型國營企業私有化, 結束了十年滯脹之慘狀.
1980年美國共和黨總統 列根Ronald Reagan接任, 一方面大力支持Volcker的貨幣政策; 另一方面施行系統改革,大幅減稅, 限制勞工力量,鬆綁企業, 並在國家內外解放金融能量.*** 在他兩任期內,經濟強力復甦.

這四人原是互不相幹,然而底蘊暗通,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高度成功了. 他們實踐的政經典範稱為「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 本書的寫作是為了簡敍其事,並且加以批判.

〈時代背境:凱恩斯主義的沒落〉
作為國家政策的 「凱恩斯主義Keynesism」是為了應對 “大蕭條” 而創建,以 “羅斯福新政原則” 垂治國典範四十餘年. 其核心理念是透過 財政和貨幣政策, 中和 “經濟周期”的破壞力,以確保長期而健全的經濟增長. 此一政策之施行,需要強大有力的政府來幹預和監控市場; 並需具備周詳的法律以規限企業的作為,使之順從政策指導之方向.**** 如此政府應為 “大政府”.

這種政府積極幹預市場,通過建立諸多福利體系為社會經濟(尤其是工資水平) 制訂標準, 而市場運作和企業活動則恆常置於政治約束的網絡之中, 稱為「鑲嵌型自由主義embedded liberalism」.*** 新自由主義則是對鑲嵌型自由主義的異議和反動.

1960年代末期,鑲嵌型自由主義在各先進國內部和國際間都已敗象畢露. 國際上資本累積造成嚴重危機,美元泛濫, 1971年固定滙率體系瓦解,天下亂局已成.*** 各國內部面臨需求不振,就業低落, 而政府則因福利支出過重,稅收減縮而入不敷支,無力施行財政政策. “滯脹stagflation(ie低增長高通脹)” 又使貨幣政策失靈,凱恩斯主義陷入窮途末路. 雪上加霜,1973年石油危機觸發全球惡性通脹, 經濟國策改朝換代,勢所必然.

〈朝聖山學社 兩大理論宗師〉
在凱恩斯主義當時得令,領盡風騷的漫長時間裡, 以幾位 “在野派”宗師級經濟學家為首,包括若幹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在內的一群頂尖智識分子結成了一個小型排外性學術團體「朝聖山學社Mont Pelerin Society」, 這就是新自由主義的 “祖庭”.
牽頭兩人赫赫有名,乃是與 凱恩斯一時瑜亮的 「奧地利學派」創始人 經濟及政治哲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和「芝加哥(經濟)學派」「貨幣主義」創始人 費利民Milton Friedman(1976年).

該學社的核心理念言簡意賅地寫在成立宣言上面:
「(當今天下) 文明的核心價岌岌可危, 維繫人性尊嚴和自由的核心條件已告闕如. 本學社認為這源於人們喪失了對 私有產權和競爭市場 的信念.*** 因為,沒有這些制度所帶來的 權力分散和創新精神, 就很難設想一個社會能夠有效地保障自由. 」****
學社成員們一致信奉 “個人自由”的政治理想(ie「自由主義」政治哲學), 與及「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 “自由市場原則”,自稱 “自由主義者”, 在學術界遂被標簽為「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學說激烈反對任何政府幹預理論,*** 尤其針對 “當朝派” 凱恩斯主義; 當然更加反對共產主義國家的 “中央計劃經濟”. 該學派認定在當前政制之下,政府必為強大的利益集團(諸如 工會、環保團體和貿易遊說集團等.) 所左右, 做出偏頗的決策.*** 政府作出的財經決策恆常錯誤, 歸根究柢是因為所能獲得的資訊完全無法與市場價格包含的訊息相比擬.*****

因此,一個好政府只應致其全力於保障私有產權,維護個人和企業自由; 而有關投資和資本積累的決策,則一概應由市場主宰.**** 這樣的一個政府應該具備絕對的強制力以支撐 自由市場運作框架; 同時間卻要操持絕對的自制力來實行 “無為政治”. 如此政府應為 “小政府”, 但正確地說卻是 “力量強大但體積細小”的政府.***

兩位宗師的理論影響來日世界至為深遠者是
〈費利民的貨幣主義〉.
根據上述學理,費利民推導出 所有 “財政政策”都是出發點錯誤,*** 理應揚棄. 他又拋出一項有趣的說法,指出政府有如一個 “嚴重滯後的感應器”, 每當調節市場政策出臺之時,市場已擺到了另一極端, 因此政策不但未能中和市場的波動,反而加劇了波動.**** 此說之於凱恩斯主義,乃是“斷匈奴之右臂”.

於是為了維持市場順暢運作,只餘 “貨幣政策” 一途, 然而費利民的貨幣政策思想卻與凱恩斯大相逕庭. 費氏認為 積極的、幹預性的貨幣政策其弊端與上述相同. 「貨幣主義」強調的是 消極的、背境性的貨幣政策:政府應該致力於維持長期穩定的貨幣供應, 極力避免顯著的通貨膨脹和緊縮,以利自由市場運作.*****
貨幣供應策略應該在長時段內使市場決策者感到平順穩妥, 有利於他們作出長期投資部署和研發創新科技. 長期投資和創新科技 才能變革生產面(ie供應面)狀況,***而提升生產力才是經濟增長的本源. 這就是後來「供應面經濟學」的發端.

〈時來風送藤王閣〉
新自由主義和貨幣主義起初只居於政壇和學圈的邊緣位置, 及至70年代中兩大宗師接踵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據說 斯德哥爾摩委員會甚多新自由主義粉絲, 另按陰謀論…..),聲勢始才大振. 70年代尾 鑲嵌型自由主義經已窮途末路, 新自由主義乘時而興,憑藉戴卓爾夫人和列根總統 兩位魅力型領袖的長期執政與及力挽狂瀾的業績 (戴夫人上任時英國通脹率曾達到26%p.a.的恐怖水平.), 奪得政壇和學圈的主流位置.

這場政壇和學圈的 “改朝換代”戲劇影響極其深遠, 不單只西方先進國集團的治國理念和實踐步伐一致地(向右)轉向; 還有戲臺的背後,權力運作和意識形態調控互為表裡, 塑造了現今的 “金融化”和 “全球化”世界.***
且看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282

經濟學宗師肯尼斯·阿羅辭世 1972年獲諾貝爾獎

22日據斯坦福大學官網最新消息,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戰後新古典經濟學開創者之一肯尼斯• J• 阿羅(Kenneth J. Arrow)已於美國時間2月21日去世,享年95歲。

斯坦福大學官網訃告

1972年,由於在一般均衡論和社會福利經濟學方面的成就,51歲的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阿羅與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共同獲得了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第四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那時起,阿羅成為自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發以來最年輕的獲得者,迄今無人超越。

2015年6月13日,阿羅曾到訪中國,在重慶參加研討“中國經濟新常態與深化綜合改革”,阿羅在會上作了題為《人類紀元的環境問題:價值、理性與公平》的演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30

星移陣地:市儈陳積變一代宗師顏國樑太極傳國粹

1 : GS(14)@2016-06-01 11:36:58

■「市儈陳積」顏國樑淡出幕前,已是一代宗師的他日前耍起太極時,功架十足。攝影:仇志德


現年64歲的資深演員顏國樑,曾在無綫處境劇《真情》飾演陳大勝,他在《香港八一》系列飾演的通天經紀陳積更令觀眾印象深刻,劇中陳積角色個性市儈,演活當年香港小市民心態,凡事講求着數。顏國樑演過超過3,000集電視劇,也是一個紀錄。當年在幕前帶給人歡樂,今日的顏國樑已成一代宗師──趙堡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點起一紮燈為國粹傳承。



同樣發放正能量

早前顏國樑在新蒲崗接受《蘋果動新聞》記者訪問,初次接觸太極是與當年任紀律部隊的督察所教,他說:「同位幫辦友好,跟佢學太極,大家可以多啲時間相聚。太極正能量好強,啲人嚟搵我係求身體健康、求長壽、求自保。」有燈就有人,2008年開班授徒,決意將所學的太極拳發揚光大,目的與當年拍劇有異曲同工:「叫做將健康、一個國粹等多啲人知。例如以前拍戲,我畀好多歡樂大家,而家唔係笑咁簡單,係健康長壽畀大家。有人認為太極拳健身有餘自保不足,顏國樑更正了謬誤,他說:「太極有太極操,我哋練嘅係太極拳,一項拳法唔打鬼,滅咗(門)啦。」他更即場示範了幾招散手及與徒弟拆解,足證太極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拳法。



■顏國樑向動主播示範招式「鳳點頭」,若力度過大,可令敵人拇指折斷。

鳳點頭



珍惜與家人相處

當年拍完《美麗高解像》之後淡出,顏國樑除教太極,亦開設一間賣貓糧狗糧的小店,他說:「以前幾十年每朝返工對住幾十人,最少都十幾人,而家開間舖頭仔賣吓貓糧狗糧,梗係唔適應。」雖然不習慣但慶幸是拾回與家人過節的樂趣:「以前經常要宣傳,逢係過節就要開工,冇家庭好厭倦,好似隻牛咁日日開工,好攰。」不過顏國樑透露稍後會幫一套處境劇開工,過過戲癮。採訪:何永寧、余傲芝



■顏國樑開班教授太極拳,與徒弟分享健康及國粹。

■顏國樑學習太極後,發現身體變得強壯,繼而成立顏國樑趙堡太極拳會。

■顏國樑當年在《香港八一》飾演市儈陳積,演活講求着數的經紀。



解頸鎖:自衞實戰

顏國樑示範一招自衞與實戰都非常有用的招式,當被敵人捉實頸部,就沿着手臂抓對方的手肘,用力向上推就可以解頸鎖,之後乘機踢他下盤位置。



1.捉實手臂

2.用力推上

3.用腳踢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601/196355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610

【轉行仲掂】陳積變太極宗師

1 : GS(14)@2016-08-09 07:33:00

Coffee被無綫炒魷後轉教私人瑜伽,每小時收費二千元,收入高過當年在無綫每月底薪四千。事實不少藝人轉行後另有一片天,行行出狀元。



鍾麗淇 教瑜伽

愛瑜伽的鍾麗淇十多年前開始教學,並遠赴印度跟瑜伽大師Pattabhi Jois學Ashtanga Yoga。




顏國樑 授太極

在處境系列劇《香港八一》扮演陳積的顏國樑,離開無綫後於08年開班教太極,並於上水開設賣貓糧狗糧的小店。



何嘉莉 搞形象

前英皇小花何嘉莉於02年退出幕前後,曾為梁洛施做形象顧問,之後修讀藝術於12年與好友陳柏熹合資開設時裝店dourstudio。



譚小環 篤魚蛋

94年港姐冠軍譚小環於四年前息影轉投飲食界,跟老公蔡強榮開設賣魚蛋等小食「渣哥一九九六」及手工藝店「Day by Day手作素材店」。



江華 賣保險

比「劉德華更劉德華」的江華,06年有傳因腰患導致抑鬱停工休養,在娛圈消失近十年的他,去年以52歲之齡轉投保誠做保險經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9/19728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13

《時代》百人瑞典統計學宗師病逝

1 : GS(14)@2017-02-09 23:43:49

曾位列《時代》周刊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人士的瑞典統計學宗師羅斯林(Hans Rosling),日前因胰腺癌病逝,終年68歲。羅斯林是醫學教授,但憑着由數字洞悉世界的能力,享有「視學數據學尤達大師」美譽。他擅於以生鬼方式,把悶蛋的數字活化成懂得「唱歌一樣」,卻不失發人深省的見解,每每能糾正受眾對現實的錯誤理解。


打動蓋茨捐數十億

羅斯林的代表作是2006年一次演說中,以評馬方式發表《你們從未見過的最佳統計數據》,透過泡泡圖解釋「發展中國家」早在主要指標追上「已發展國家」,更調侃瑞典頂尖學生對真正落後地方的認知,在測驗中比大猩猩還要差。片段至今在網上有超過1,120萬次觀看,連微軟創辦人蓋茨都承認受到他的演說打動,決定向落後地方捐助數十億美元。2007年,羅斯林全身投入他創立的Gapminder網站,推動「以事實為根據的世界觀」。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9/199226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0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