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人人都會做,但不一定能做對。如今擺在國產手機面前的便是這樣一道不太容易的選擇題:向中低端市場沖刺保量還是向中高端市場搶食?
從近日市場上發布的新機價格可以看到,千元機以下檔位依然是目前國產手機廠商出貨的主力,先是魅藍宣布將note 3的最低售價為799元,隨後榮耀5C則將產品定價在899元,近日的中興指紋機Blade A2的雙4G版本售價更是僅為599元。
“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沖刺保量也許是更好的選擇。”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高端市場對於手機品牌長期來看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市場,但中低端的出貨量不可小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千元價位段(500~999元)一直穩定占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首位,高出排名第二的價位段10個百分點以上。
“配置戰”背後的市場爭奪
硬件的趨同化讓目前的安卓手機市場少了一些驚喜,但在如何爭奪市場份額上,各家卻有著自己的算盤。
可以看到,1000元以下的市場價位段依然是目前國產手機廠商出貨的主力,比起去年手機廠商“營銷炒作一起來”的架勢,今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魅族號稱每月都有演唱會,而樂視手機則大打“娛樂”牌。除了聲勢,各家廠商在配置戰上也打到了最後階段。
先是搭載Helio P10處理器的魅藍宣布note 3的最低售價為799元,隨後自主芯片旗號的榮耀5C則定價在899元,從參數對比上來看,兩者可謂是下足了“本錢”。但就在不久前,360的N4把聯發科配置在中高端手機上的“Helio X20”芯片用上了,但機子的價格卻下探到了千元以內,這種打法和價格過快下降的趨勢不由得讓業內的其他同行感到唏噓。
對於成本和利潤的問題,中興通訊副總裁、終端中國區總經理俞義方對記者表示,目前千元機市場競爭激烈,但在成本上仍需要控制好。“我們利用全球化的規模,通過規模來規避了我的成本。目前Blade A1是國內第一家把指紋手機做到千元以下的,一般來說,指紋支付,雙CA的產品要2000元以上。“俞義方說。
而對於該款手機的預期銷量,俞義方表示,國內為100萬部,全球預期在800萬部左右。
王艷輝對記者表示,國產手機廠商向更高價位段努力,將是未來幾年手機市場發展的主旋律,也將帶動國內智能手機價格持續提升。但目前千元機市場的目標客戶滲透率仍處於高位,這是大部分手機廠商不願意放棄的市場。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中,2016年一季度,我國千元價位段出貨量占比27.8%,仍居各價位段之首。
千元機市場的空間
手機行業從硬件來看,並不是一件“好賺錢”的生意,從2014年工信部公布的數據看,手機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2%,低於電子制造業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國產手機仍未脫離“微利時代”。而在千元機市場上,行業利潤應該更低。
華為榮耀總裁趙明曾經抨擊過千元機市場的主力——互聯網手機的操作模式,認為以“價格戰”的姿態去贏得千元機市場並不健康。他表示,互聯網手機從商業模式來講,它的優勢從它開始出現到現在其實沒有變。當幾百個品牌都在加入互聯網手機營銷大軍,甚至有互聯網手機企業把營銷模式變成了公布BOM價格、羅列手機配置、簡單對比跑分的形式時,實際上造成了用戶的認知混亂,產品的實際體驗是在下降的,這就造成了互聯網手機今天遇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瓶頸。
但在更多的手機廠商看來,雖然線下渠道布局很重要,高端布局也很重要,但“平民化”的價格方式如果供應鏈掌握得當,仍有市場機會。
從過去的歷史規律來看,規模依然是手機廠商贏得市場的關鍵。比如早期智能手機啟動期,運營商是智能手機推廣的核心動力,成就了“中華酷聯”。而在智能手機普及期,消費者從功能機換為智能機是核心動力,追求性價比、擅長線上營銷的小米取得了快速增長。這兩年,升級換機成為主導,在線下渠道有長期沈澱、追求做工輕奢的vivo、oppo等則取得了成功。
並且,在王艷輝看來,手機廠商通過千元機戰術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上遊供應鏈廠商也吃到了甜頭。一些優質的上遊供應鏈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不斷冒出,比如說玻璃加工商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觸控面板廠商歐菲光、電感供應商順絡電子,以及提供鋰電池與移動電源的欣旺達與卓翼科技等。
“這種供應鏈的捆綁關系將會比過往更加緊密,也有利於手機廠商打持久戰。”王艷輝說。
但對於千元機市場的後續操盤方式,俞義方向記者坦言,每個產品在上市時的定價和利潤追究都是有目標的,不會一成不變。“目前Blade 系列主打電商平臺,在塑品牌、塑形象階段追求的是高性價比,但其他旗艦產品則是另外一種打法,所以說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產品,我們的定價策略、銷售策略,渠道策略都有所不同。”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保量保規模也許是目前千元機市場價格不斷下探的主因,而誰能堅持到最後,活下來,也許這道選擇題就算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