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同級別車均價較合資低45% 自主車企成本困局待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033.html

“低質低價”是長期以來消費者對於自主品牌汽車的固有認識,雖然近兩年來,自主品牌汽車的品質迎來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在品牌溢價方面,依然與合資懸殊巨大。

“主流細分市場,自主與合資車型的均價差在45%以上。”在2016第七屆全球汽車論壇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道,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從AOO級車到B級車,隨著車型級別的提升,自主與合資的差價也進一步拉大。一輛A0級小車,自主的均價在4.4萬元左右,合資在4.63萬元左右。而一輛B級轎車,自主的均價在13.68萬元左右,合資則在20萬元以上,比前者高40%以上;在SUV領域,合資的車型均價幾乎是自主品牌的2倍。

為應對合資品牌的“圍剿”,自主品牌多年來在市場上一直依靠性價比取勝,但朱華榮認為,隨著合資的步步緊逼,自主品牌已經逐漸喪失了成本優勢。由於單車規模較小,造成車輛的成本分攤壓力增加。他以長安汽車為例,雖然去年長安汽車的自主產品規模已經超過百萬輛,但自身的盈利能力依然非常弱,只有很單薄的盈利產生。

車企2015年的年報也可以印證上述觀點。江淮汽車2015年的銷量累計達到58.8萬輛,實現凈利潤8.58億元,其中,包括25.35億元的政府高額補貼;2015年長城汽車實現凈利潤80.59億元,較2014年增長0.22%,但產品毛利率僅為25.2%,較2014年的27.7%下降2.5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同比下降5.5%,毛利率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不過,由於SUV市場的貢獻,2015年自主車企整體的盈利情況應該是好於2014年,而且也正因為SUV的放量,國內自主品牌銷量快速上漲,市場占有率也獲得回升,一度超過40%。但這樣的形勢並沒有持續,今年3、4月份,隨著合資在中低端SUV市場的布局,以及宏觀市場的走低,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再度出現連續下滑。

“在我們看到一系列增長和發展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汽車品牌面臨一系列的競爭壓力在加大。”朱華榮說。

自主車企的競爭壓力一方面來自於SUV的市場紅利在逐步減少,另一方面,在傳統的轎車市場,自主品牌的表現可以用“潰敗”來形容。數據顯示,2012年,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約為27%,而到今年前4月,這一數字下降至18.7%。更值得註意的是,在10萬元以上的市場,自主轎車的占有率不足10%。

危機之下,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今年的全球汽車論壇開幕的主題演講中,跨國車企更多的在探討未來智能化、無人駕駛等技術展望,而包括朱華榮和廣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發表的演講題目都集中在探討在新常態下,中國車企如何應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朱華榮表示,長安將打造多元化的盈利渠道,並且將智能化和新能源放到重要的位置之上,而馮興亞也基本上與他表達了同樣的發展路徑。只不過,在成本和市場雙雙承壓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如何平衡盈利和投入之間的關系,也存有多重挑戰。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此前崔東樹就明確表示:“自主品牌盈利的核心障礙是成本高。”近年來,自主品牌不斷加速新車型的推出,並在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前瞻性技術領域加強研發,這些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但短期內也是巨大的成本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