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車高層將迎來大調整。
福特汽車於6月6日晚間發布消息稱,長安福特總裁馬瑞麟(Marin Burela)將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退休,在這一過渡階段,馬瑞麟被任命為福特汽車亞太區特別顧問,並向蕭達偉匯報。其繼任者是現任福特汽車印度公司總裁兼總經理何駿傑(Nigel Harris),他除了將接替馬瑞麟出任長安福特汽車總裁外,還被任命為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
(馬瑞麟)
現任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禮祥(John Lawler)將返回底特律,接替Rowley出任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而後者則將被任命為新設立的福特汽車公司戰略副總裁。
(羅禮祥)
在羅禮祥卸任後,福特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將由福特汽車公司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蕭達偉(Dave Schoch)兼任,而他也將直接領導並管理福特汽車在華的所有業務(包括進口車以及兩家合資公司)。
按照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的說法,此次高層的變化是基於中國市場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所做出的決定。“隨著我們在中國業務增長計劃的不斷推進,中國市場在福特汽車公司全球營業收入和盈利貢獻方面所占據的比重不斷增加。”馬克∙菲爾茲說:“通過提升中國業務運營部門的級別,也正體現出了中國對於公司在未來持續盈利發展計劃中的重要性。”
在福特汽車2015年全球663萬輛的銷量業績中,中國市場就貢獻了超過110萬輛,在營收方面,其也憑借亞太區創紀錄的稅前利潤,刷新了集團的全年稅前利潤,成為另一個亮點。福特在華的成功得益於2012年提出的“1515計劃”,在2015年之前,在中國市場上推出15款全新車型。在當時,雖然很多人為其捏了一把汗,但在2015年底到來之前,福特不僅如願完成了上述目標,而且在產能提升以及經銷商建設上,都完成了當時的設定目標。
如果說1515計劃讓福特在傳統汽車業務領域奠定了領先的基礎。那麽,2016年是福特在華啟動又一次新征程的初始之年,在挖掘長安福特合資公司的潛能之外,福特與江鈴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新合作也拉開序幕,乘用車產品撼路者正式面世,二者後續的合作也將進一步深入。在傳統業務之外,福特又在華加速了新的出行業務的推進。
人事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是面臨新競爭和迎接新挑戰而做出的必然舉措。早在4月初,福特汽車在華的另一合作夥伴江鈴汽車也完成了高層人事調整。王錫高不再擔任江鈴股份董事長,而由邱天高任。範炘任江鈴股份總裁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陳遠清則不再擔任江鈴股份總裁及執行委員會主席職務。
福特希望通過提升中國業務運營部門在公司內的匯報級別,繼續加速推進公司業務模式向兼顧汽車與移動出行公司的方向發展。但在記者看來,激進的“1515計劃”,雖然讓福特在華保持了高速發展,但同時也伴隨著系列產品質量問題,對品牌口碑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下一個階段,在高層新一輪調整之後,如何在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保持品牌口碑的健康良性發展,對福特來說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