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一起唱」尹桑:22歲財務自由的90後在想啥?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6/144451.html
年輕才叫創業,50歲只算「下海」
 
我有點兒憤青,但我還是一個有情懷的人。我這T恤寫著「我愛人類」。越強調什麼說明越缺什麼,所以大家也能明白我了(笑)。
 
我是1992年出生的,所謂的「92後」一代。為什麼今年大家開始瘋狂地談90後創業,我覺得這是因為90後是一股創業的生力軍。他們是創業精神的發揚人,代表無所顧忌,他們放大了創業精神。
 
什麼是創業精神?
 
第一,年輕有為。所謂的創業,就是你越年輕越是創業,你如果在阿里做了10年、騰訊做了10年、華為做了10年,50歲出來了,那個時候你做生意別人就說你這是「下海」了,不是創業。但如果高中的時候,開了一個店、搞了一個網站、做了一個遊戲,賣了幾個億,那你是創業。
所以我覺得「年輕」這個詞兒一定是有意思的。如果我今天說,「我82年的,我做了公司有100個人,幾個億的估值」。那人家就會說,「你不行,人家鷗帥(陳鷗)都美國上市了,40億美元了」。所以「年輕」一定是創業的一個關鍵詞。
 
第二,特立獨行。什麼叫特立獨行。60後的馬云搞一搞淘寶;80後的陳歐開始賣化妝品,說我專門為一些愛漂亮的女生提供化妝品;到90後裡面就更變態了,我們賣情趣用品,不僅開店賣、搞網站賣還大張旗鼓地去全國做演講賣,這就是特立獨行。每一個創業公司,一定是非常特別,非常吸引眼球的,這才叫創業精神。
 
第三,再說理想主義。這個詞兒也很空虛,什麼叫理想主義,我有理想就是理想主義嗎?我有夢想就是夢想主義嗎?理想主義很多時候是一些別人無法理解的東西。可能當年小馬哥說,我想跟一個妹子聊天,但是我沒有她的電話,那我們只能聊QQ,所以我做了QQ。這本身就是讓信息更加自由化,讓人與人之間交流更加自由化。現在所有人都用微信、用QQ,確實你們的生活比20年前一定方便了很多,那他這個也是帶有一點技術宅的理想主義的。
 
像孫宇晨做的銳波,全球的價值網絡,這個理想主義就更大了。我不僅要改變一個行業、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我要改變全世界、改變全人類,讓全人類的貨幣流通、價值流通,再也沒有阻礙、實時、免費。所以我覺得理想主義一定是創業精神的一個表現。
 
第四,不拘小節。我穿了一個T恤、短褲、拖鞋,很多人都覺得我故作姿態。但我朋友都知道,我除了全年最冷的兩個月份,我冬天都穿拖鞋和短褲的。這個短褲是我高中第一次創業的時候穿的,我立志穿它到我上市敲鐘為止。  
 
喬布斯穿個很毛衣、牛仔褲,好多傳統企業家就說喬布斯不拘小節互聯網人。你再看扎克伯格,他上市的時候都沒有去敲鐘,直接穿著套頭衫,短褲、拖鞋遠程敲鐘,敲完了以後說各位回去工作了,不要煩了。歷史上沒有這樣上市的,但年輕人就是這樣,不拘小節。他不在乎我穿什麼衣服過來,我怎麼舒服怎麼穿。
 
我覺得特立獨行、年輕有為、不拘小節、理想主義,恰恰是90後的品質,所以說90後放大了創業精神本身,現在社會才會這麼關注90後創業。因為他們把創業這個概念發揚得最極致、最極端,所謂的做極致嘛。
 
有退路的創業成不了
 
這段時間,不管是傳統行業、互聯網企業,全部在推崇一種「我搏上一切」的精神。只有全身心投入,把我所有的時間、精力、金錢,把我的人生、理想全部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面,他才會出成果。所以說年輕人不怕輸就不會輸。
 
什麼叫All in呢,我覺得分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一種是精神上的。所謂物質上,馬佳佳說90後不買房,我相信肯定在座的90後都反對,很多90後都有爹,都買房了。但是我有幾個人生選擇,第一個人生選擇,我這輩子一定不會買房。我現在上海租房子住,我一年換一個房子住,我租的房子要買的話,每平都得上10萬,但是我租的話很便宜。車我也不買,我租車開,我在美國的時候,我基本上一週開一個車,我今天開保時捷、明天開法拉力,很便宜的,我一定不會買房買車。
 
如果你考慮到買房買車,你就不會創業。你會說,我要不然先去騰訊做5、6年,有一個技術積累、經驗積累、人脈積累了,這都是扯淡,不可能的。郭列(臉萌創始人)去騰訊做了半年,也沒有積累什麼人脈嘛,也沒有積累什麼經驗嘛。所以有退路的創業一定是不行的,物質上面一定是不買房、不買車。
 
第二個我不僅不買房、不買車,我還不要錢。我認識的幾個80後的創業者或者說85後的創業者,他們創業也都拿工資的,基本上是一個月拿8000、1萬、1.5萬、2萬都有。但是我認識的90後創業者,都是拿著很低工資的。這是我第二個人生選擇,就是我這輩子不會拿一分錢工資。我從創業到現在沒有拿過公司的一分錢工資。
 
有人問我,尹桑你的融資都B輪了,你們怎麼還不拿工資,拿點兒吧。我說沒必要。主要是我覺得一個創始人拿工資的話,說明他對自己的公司股份不信任。這個概念如果你跟60後、70後、80後說的話,他們是不理解的,他們就說一個人工作怎麼可能不拿工資呢?他們就覺得我在作秀,很多人說不拿工資是作秀,但是我真的是發自內心地覺得,我沒有必要拿工公司的工資。
 
再比如說,90後創業可能會放棄一些高薪工作。你要讓80後放棄投行年薪百萬回國創業,可能嗎?不可能。但是我認識很多90後,包括孫宇晨,他當時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放棄美國的綠卡、放棄美國的工作,回國來創業做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靠譜的事情的話(銳波),我相信99%的人都覺得不靠譜,我非常相信。但90後本身對物質就沒有太多的依賴,也多虧他們60後的父母做牛做馬給他們創造了一定的物質積累,這是一定的。
 
第二個就是精神上。我大二輟學創業,基本上每次搞活動都會有人問我,你輟學創業你父母同不同意?各位千萬別問了。因為對於我而言,輟學根本不是一個很無法理解的事情。
 
我當時那個專業叫創業學,我們那個專業裡面7個人,都輟學了,100%全部輟學。我們精神上不會有這個枷鎖。很多人說輟學了沒有文憑怎麼辦,沒有工作怎麼辦,我覺得這個是不成立的。我不僅自己輟學了,我還把我女朋友忽悠輟學了,還忽悠她父母同意她輟學回來跟我一起創業,現在她跟我一起創業也做得很不錯。所以我覺得精神上面一定不能有枷鎖,一定要自我獨立,一定要說服父母給父母洗腦。
 
精神上還有一個,就是向巨頭挑戰。很多人做公司,會說如果這個事兒騰訊做了怎麼辦、如果這個事兒阿里做了怎麼辦。但其實90後創業者根本不在乎這個事情。好多公司、其實大公司都可以做,做了的話怎麼辦呢?其實90後不在乎,他就知道我做好這個事情一定是有價值的。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這種拼的精神。現在阿里、騰訊開始說我們要不投資吧,收購吧,也不會說什麼我一定要跟你搶著做。90後相信All in All nothing,一定要All in,把所有的籌碼全部推進去,不怕輸才不會輸。
 
用一個互聯網的話就是不吹不黑。我們也不應該自我吹捧,為什麼不應該吹捧呢?因為創業者永遠99%都是失敗的,都是不行的,都是沒有能力的,90後也一樣。90後沒有資源、人脈、沒有勾心鬥角,有可能最後也不會成功。
 
我第一次見投資人,有投資人說,「你父母是誰」。我說「我父母誰關你什麼事兒呢?」他說你知道比爾蓋茨父母是誰嗎?我說我知道比爾蓋茨父母是誰,但是他父母關我什麼事情呢?他們意思是說,你是年輕創業者,你沒有資源、沒有經驗做這個事兒一定會失敗。我覺得這個事情是非常非常不合邏輯的。如果你做生意的話、做創業、做投資的話,你就看項目嘛,在商言商嘛,沒有必要去帶有有色眼鏡。
 
但是我覺得這一點很多人不理解,我覺得90後其實都不用你們去理解。你們很多人說想理解90後,想讓自己變得更年輕,說我知道90後在想什麼,你們有可能會跟別人吹牛說我知道90後想什麼,我知道90後看什麼彈幕,看什麼東西的。但是我覺得其實不用理解,因為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價值觀、每代人的想法,我覺得只需要聆聽。
 
IDG合夥人李豐和我說,90後一定有什麼火的東西。我說彈幕火。他說彈幕是什麼玩意兒。我說彈幕就是你看視頻的時候上面有字飄過去。他說你回去發我幾個吧。我回去把「中國電是屎」還有些比較獵奇的東西,全部發給李豐看。李豐看完了說,這是啥××玩意兒,這個東西能看嗎?屏幕上全都是字,沒有一點圖像,你是看字還是看視頻呢?
 
他們是無法理解的。但是最後他們在很快的時間裡投資了這家企業,並且獲得了一個很好的價格。
 
我覺得很多時候70後大叔、60後大叔,其實不用理解我們在做什麼。比如說他們過會的時候,IDG這幫老人周群、熊曉鴿都不懂這個東西,一看他們的UV、PV,每天都3、4千萬的PV,有400萬的UV,他們說這事兒可以。我剛才講的所有的東西你們也不用理解,比如說我說不買房,你們肯定很多人說裝,這個人講假話。你們只要聽就可以了,時間會證明一切。
 
不同年代的人,生活體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生活體悟,促生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商業背景。
 
70後一般是在40歲的時候心態產生變化,因為到他們40歲的時候,整個市場化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飽和、非常極端的狀態。他們很多人到了40歲,比如說同樣北大畢業,有的40歲在做保安,有的40歲在做什麼國家高層或者說經商、大商人或者說大明星、大老闆的,主要是以大老闆為主。所以40歲的70後會去泡清華校花。
 
80後是在20多到30歲時候,心態產生變化。他們開始看什麼《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那些年追過的女孩兒》、《老男孩兒》,什麼一把鼻涕一把淚,看了好辛酸,那是為什麼?因為他們在中學的時候、大學的時候還是很單純的,學生之間還是有友誼的,他們畢業了以後,有些人通過關係進投行了,有些人當公務員了,有人出國、有人賺錢。他們有些當時可能成績很好的人,反而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了。所以他們到30歲的時候可能會開始看這種青春電視劇,看這種什麼年輕的美少女,說我們當年怎麼怎麼著。
 
90後覺得這種什麼「致青春」太土了,青春有什麼好懷念的?哥當年已經混得很開了,沒什麼單純的東西。90後其實在中學時,已經非常市場分化,就是有錢沒錢、有權沒權,非常兩極分化的生活體悟,他們已經感覺到了。我是南外畢業的,我們班當時有一個正部級的子女,還有一個是千億市值公司的公子,那個公子上學的時候,門口站四個保鏢。當時大家都知道他是教師的兒子、老闆的兒子、掏糞工人的兒子,他沒有父母……各種各樣他們都知道的。他們已經非常兩極分化,他們對這個事情已經看得非常清楚。
 
所以,40歲的70後們開始搞不三不四的生意,30歲的80後開始看什麼青春電影,《後會無期》都是這種,80後很希望看到這種突破、理想主義、大學這種兄弟友情,女生的這種純潔愛情的故事。但是90後根本不在乎這種東西,所以我覺得每代人有不同的生活體悟。
 
再換一個更加商業化的例子,60後、70後這代企業家,比如說做淘寶、做京東、做攜程、做了搜房。他們那代人對物質的極度匱乏是有深入骨髓的理解的,他們知道物質不流通、信息不流通,對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害處。所以他們把信息公開化,把交易雙方公平化、信用化,所以才有了這些交易公司,包括像QQ、微信這種,他們知道當時人與人之間有多麼不好聯繫到,所以他們做的商業模式,跟他們當年的年代是很有體悟的。
 
但是80後和90後,他們深入骨髓的感悟可能不一樣。可能是說我們沒有隱私,父母天天管我,天天讓我做作業,讓我去上補習班,我沒有隱私,我們沒有個性化,他們說什麼誰的張家的孩子是什麼,李家的孩子是誰,誰家的又融資了,所以他們的體悟是不一樣的。他們可能對個性化、對隱私、對這種更加有互動性的、更加有樂趣的社交、遊戲可能更加感興趣一點,所以說80後和90後一定會誕生新的價值。而這些新價值,你知道馬云也好、馬化騰也好,劉強東也好,這些人是無法理解的。他們覺得沒這個必要性,比如說小馬哥說,他到現在為止還不理解為什麼閱後即焚這麼火,但是在美國,確實高中生、初中生、大學生,全部都用閱後即焚。所以說新時代一定會有新價值,這是深入骨髓的生活感悟,而不是浮於表面的商業模式。
 
改變世界一定要做O2O
 
90後創業者常帶有幻想主義。什麼叫做幻想主義,就是說他的自我價值邏輯,非常非常成熟,比如說類似我們跟馬佳佳一起做活動,而馬佳佳對整個商業模式她的自我邏輯,叫做邏輯自治,他們覺得說這個東西非常自治,但是我們外人看起來說啥玩意兒,一坨屎,根本就看不懂什麼東西。同時他們也帶有有色眼鏡看別人,比如說別人的公司是干嘛的,別人的公司吹牛逼的,別人的公司都是扯概念的,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壞現象,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是好事情。
 
很多年輕的優秀的技術工程師或者說設計師,去了一個什麼90後的公司做,做了兩個月發現90後的老闆特別扯淡,整天罵人、脾氣不好,一點兒管理的手法都沒有,很多朋友、張三李四成群結隊搞幫派鬥爭,所以我覺得90後創業者一定會遇到管理瓶頸的。我們現在公司將近100多個人,我是最年輕的一個。我們最大的員工是55歲的員工,他帶一個部門,我們有將近16個部門經理,這個時候你一定會遇到管理瓶頸,你如何管理比你年紀更大的人。第二個是商業瓶頸,就是說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賺錢,到底怎麼賺錢、怎麼融資。光是「我有一個理想」是不會有人給投錢的。
 
最後一個是理想前景,我兩個公司都賣了,第一個沒賣多少錢,第二個賣了不少錢,現在算是財務自由,所以我不拿工資也沒關係。但是如果我下面再想幹一個事情,我的夢想到底是什麼?我遇到非常多的90後創業者,他們對理想已經開始產生迷茫。我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理想,我生活中什麼都有,大家都對我關懷備至,我有很多員工,但是我到底想做什麼?你看60後的創業者,李嘉誠也好、柳傳志也好,他們能幹到70歲、80歲、90歲,依然像牛、馬一樣在前線幹著非常苦逼的事兒。但是很多年輕創業者在相對成功以後,就不會再有更深層次追求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什麼,是追求改變世界還是追求賺錢,還是追求名利雙收、地位、美女,所以他們是沒有一個非常切實的理想的,這也是一個問題。永遠只有這個行業裡面最強的人,才會存活下去,別人一定會被淘汰。
 
我高一的時候去美國讀書,高三的時候第一次創業。我本科專業是創業學,全美國本科僅有兩家學校有這個專業,這個學校非常好,教我們一些非常實用性的科學,讓我們第一堂課就帶著單子去跟別人談,10萬美元、百萬美元的案子。我們真的是為學校幾百萬、幾千萬的錢負責。他們也告訴我們創業是一種生活狀態,當時我們這個專業7個人,都輟學了,有一個人去開按摩店了,推著小車去挨家挨戶,移動互聯網的按摩店,然後還有一個人開了一個游泳池,因為那個人喜歡游泳,搞了一個大游泳池,教所有的人遊泳,我是唯一一個互聯網創業的。所以並不是說創業一定要搞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創業一定是一種生活狀態,就是對理想的追求,對細節的不在乎,對創造力,對於純粹產品的追求,是一種生活狀態。
 
我第一次創業是做本地家政O2O的,就是把墨西哥黑人大媽送到大家的宿舍裡面給他們清掃Party以後的殘留物的。第二個是生活品配送。把美國各大超市裡價格極其低廉的東西送到宿舍裡面去。當時我們看到一瓶水在學校裡面賣1.99元,我們在超市裡面發現36瓶水賣1.99元,但超市裡電池按108節起賣,256節。除了馬佳佳以外,沒有人用電池能用256節的,對不對?所以我們把所有的電池全部都拆分開來,把洗髮露、可樂、薯片全部都拆分開來,送到宿舍裡面去賺錢。
 
為什麼我要做O2O?

我覺得想改變世界,一定要做O2O。
你們目前的生活跟10年前的生活是天翻地覆的。你們通過手機打車、通過手機訂酒店,通過手機買東西,去京東、淘寶買東西,通過手機聊天、通過手機視頻對話,通過手機可以干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你們發現本地生活服務,你們跟10年前、100年前、2000年前、5000年是沒區別的。比如說你們吃麵條,2000年前坐下來小二上面條,現在吃麵條老闆來碗麵條,是沒區別的。包括唱歌、電影、按摩、健身、球館,所有的線下生活消費,跟2000年前是幾乎沒有區別的。但是這個行業一定會迸發出一些非常有能量的公司,他們把整個的線下行業改變。
 
比如我們做的「一起唱」,我們把整個線下KTV唱歌的體驗全部都改變了。你進入KTV以後,不需要找服務員了,手機掃碼,房間開好,進去以後你不僅可以唱歌,你還可以玩兒遊戲,你可以打德州撲克、可以玩兒斗地主。我們現在可以用手機開塞車、打FIFA,我們還跟《刺客信條》的公司合作。

我們可以在裡面玩兒跳舞遊戲,可以玩兒體感的網球、羽毛球、橄欖球、殺人類似的遊戲,可以跟別的包廂的人社交,可以和包廂之外的人社交,可以和這個地點附近的人社交,把整個KTV變成一個社交包廂,完全去顛覆、改變目前線下唱歌的體驗,跟以前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而且我相信所有的美容美發、健身球館、吃飯也好,所有的線下服務行業都會被改變的,所以我們希望帶來革命性的消費體驗,帶來跨時代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80

90後尹桑對話60後羅軍:我們改良世界還是改變世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8/147803.html

導語:11月18日,在鳳凰財經峰會上,60後互聯網人代表——途家創始人羅軍和90後互聯網人代表——一起唱創始人尹桑分別就創業話題做了演講。在這個越來越平的世界里,相隔30年的兩代互聯網人,他們在思維碰撞間,能迸發出怎樣的火花?而兩代人對於創業的理解和對待創業的態度,又有怎樣的不同?

以下是i黑馬記者對二人演講和對話的整理。
 

\羅軍:我沒有那麽大的夢想,只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

分享經濟是一個非常熱的題目。我們可以分享衣服、分享車、分享廚藝,而房產實際上是分享價值最大的不動產。途家的思考有以下幾點。

分享房子,在行業里叫做度假租賃市場。度假租賃簡單說來就是將那些空余的房間,用酒店方式經營,產生收益再與業主分成,而遊客可享受到更舒適的環境。這個市場很大,2011年美國和歐洲度假租賃行業是850億美金,有37%的人出行住的是租賃房而非酒店。

2011年我創業途家的時候,首要做的就是尋找空閑房源。我想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跟開發企業打交道。開發企業不用擔心賣不出去,買來的房子可以由途家托管。比如你在海南有一套房子,空閑時間途家來幫著經營,同時,如果你想去麗江,可以在途家平臺上挑一套,用你的時間進行兌換不用花錢。我們采用的是簽租約的方式,目前,途家已經與500個開發企業合作,簽約了50萬套房子,現在還有900個項目在談。

途家是2011年12月1日正式上線的,還有幾天就是三周年。800天的時間里,我們融了10億人民幣,新一輪是1億美金。到現在為止,大概有11萬套房源在線上,同時我們也在做線下服務,擁有154個目的地、69個海外目的地。

我沒有那麽大的夢想,只是想讓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旅行中快樂地居住、安全地生活,實現不動產的升值、增值。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會變得稍微更美好一點,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尹桑:別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我們不願意做風口上的豬

60後和90後到底有什麽不一樣?我覺得創業無非為了幾個字,第一個“錢”,第二個“權”。那麽60後、90後不一樣的是什麽呢?我認為是年輕人更不願意向操蛋的世界投降。

我出生於江蘇一個非常普通的四線縣城,父母是非常普通的醫生。我上小學的時候看了比爾蓋茨的自傳,看到他從哈佛輟學,可以通過一款軟件改變全世界。我認為,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這也是我目前踐行的商業模式。

剛才羅總說他是一個比較穩健的人,但是我覺得90後其實不一樣。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們往往不願意做風口上的那頭豬。我理解的不同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更願意做更酷的事情。原因在於60後、70後甚至80後經歷過物質匱乏時代,因此他們對於物質的理解超過我們這一代人。但是90後小學就觸網,就開始手遊,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對物質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在這種情況下,90後的理想是想做一個更酷,並且現在世界上沒有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去做風口上的豬。張向東想做一個智能自行車,但是90後會去做電動滑板這樣引領潮流更酷的東西。

第二,90後的競爭優勢,相比於上一代企業家是欠缺的。上一代企業家有閱歷、有經驗、有能力、有資源、有人脈,比這些硬性條件的話我們沒有競爭優勢,我們一定要比他們無法理解的東西,比如商業模式,現在紮克伯格已經30歲了,他也已經老了,如果我們做風口上的豬,我們一定不能飛得比他們高,所以我們不能做風口上的豬。

第三,年輕企業家的方法論跟現在的企業家是不一樣的。下一個時代具有顛覆性的方法論,往往也是這代人無法理解的。

我們公司從今年一開始的十幾個人到現在150人,大部分都是85前70後。他們有非常深厚的工作經驗,他們會告訴我什麽是對的,什麽是應該做的。即使這樣,我依然覺得年輕人不願意向環境妥協,很多時候他們會說你改變不了環境,但是我們應該改變環境。

最後,我認為,質疑、偏執、保持焦慮感是年輕企業家應有的特征。陳歐(聚美優品創始人)曾經說過,他覺得成功的秘訣在於質疑,最重要的是質疑自己。比如有一次吃飯,一個朋友說他懷疑自己是個同性戀。雖然最後的結論是他不是同性戀,但是年輕人就應該有質疑自己的這種特征。

關於偏執。因為我們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所以我們容易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但是,常常是偏執促成成功。比如我每過三個月就會問自己,看三個月前自己的決定是否覺得自己是個傻子?當我覺得自己三個月前的決定不是傻子的時候,我就會產生懷疑了,為什麽我這三個月沒有進步?

關於焦慮感。每個月月底的時候,我都會讓全國的經理們回來開會。我每次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個創業公司離倒閉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所以這個月我們有幸在這里開會,下個月就不一定在這里有會開了。

尹桑對話羅軍

尹桑:互聯網的主流消費人群永遠集中在25歲到35歲之間,您作為公司的決策者如何理解他們的需求?

羅軍:首先,我是我們公司年紀最大一個,所以我也不會請比我年紀更大的人。其次,我女兒20多歲,她大部分的想法我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我的方法是:我的團隊都是年輕人,他們能夠理解同齡人的想法,同時我二次創業摒棄掉一人決策機制,依靠團隊做民主化決策。

羅軍:我有一個觀點,就是越晚成功越好。我認為你蠻簡單的。你有什麽不同,能使得你更快成功?

尹桑:兩個方面。第一,我更有信心,因為他們(60後)承擔失敗的風險更大,而我有時間和精力可以承擔失敗。所以,我不怕失敗,如果一個人總是怕輸的話很可能總是輸。

第二,創業還是要把核心價值差異化。比如,很多人都做與唱歌相關的產品,而我們就不做唱歌了,我們做的是娛樂、多元化的社交體驗,盡可能把創業目標和產品與別人差異化。我們可以看到年輕用戶更遠的需求,所以方向不一樣,不應該硬碰硬,不應該比融資,而是比執行力。

羅軍:我看唱吧的人也在,你是不是要跟他們拼一把?

尹桑:我們不一樣,但是我們做了,可能不小心把他們幹掉了。我們是一個更新的方法論,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我們的產品。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