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委外業務收緊 將加劇信用債分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608.html

“現在監管要求嚴格,委外業務做得少了。”一位上市城商行高管對第一財經表示。

該高管所言的“監管嚴格”是銀監會於本月上旬對所有發過分級型理財產品的銀行窗口指導,要求不得新發分級型理財產品。監管層意在加強對委外業務加杠桿的管理,受此影響,多位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銀行委外投資增幅放緩,但基於銀行對委外投資需求仍在,委外規模的萎縮將加劇信用債市場收益率的進一步分化。

委外規模增幅放緩

所謂委外業務就是銀行委托外部資管機構從事主動資產管理。銀行作為委托方通過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信托計劃、基金專戶的模式與管理人進行產品合作,約定產品的投資範圍及業績比較基準。從投資範圍來看,均以債券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中國資本管理市場2015》顯示,根據管理資產規模來看,銀行理財在2015年底已經達到23.5萬億元人民幣。這種委托投資業務和一般的通道業務不同,需要資管機構具備較強的主動管理能力。根據初步測算,銀行委外投資規模目前已經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

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報告測算的委外業務規模則更大:目前各家銀行委外規模差異很大,整體而言,委外規模大約處在理財規模的5%-10%之間。假設目前理財規模25萬億左右,則委外規模在1.25-2.5萬億左右。同時,隨著近期違約風險的暴露,部分銀行已經暫停了新增委外業務。預計未來隨著信用事件的不斷沖擊,銀行的風險偏好將進一步回落,委外規模增速將減緩甚至出現規模萎縮。

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也對第一財經表示,銀行委外業務增速放緩,但整體委外業務基數較大。同時,由於債市信用風險事件頻發,收益率下降,銀行委外動力也在減弱。

事實上,委外業務被銀行普遍接受,五大行、股份行、大量城商行、農商行均涉及此類業務。波士頓報告分析稱,銀行對委外具有需求的原因主要包括:資金規模增長過快而人手不足;缺乏開展相關業務的資質,如權益類直投業務;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團隊能力不足。整體上,對於規模、風控、預期收益的取舍取決於銀行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策略。

不過,在上述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看來,“委外投資規模應該還不至於下降,因為自身資產配置壓力還是很大,一般大銀行委外業務占比5%左右。”

“趨勢上還是有需求的,畢竟有不少小銀行、農商、城商、農信社等有資金缺資產、缺配置管理能力。”一位信托公司研究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波士頓報告認為,以中小銀行為代表的銀行委外投資,將成為公募基金、信托、券商、保險以及大型商業銀行應該考慮的重要機構客戶之一。

對於委外業務的投資分類,一位股份制銀行資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主要分為權益類委外和固收類委外。在信用風險加劇背景下,銀行將委外投資作為自身投資管理的補充。銀行往往對於委托人的資質有較高的指標性要求,並對委托人投資資產有準入要求和投資範圍約定。

以信托為例,信托作為委托人從事的委外業務主要有兩類:上述信托研究部人士表示,一種是部分委托,銀行做投資決策,信托幫著找資產;另一類是信托自主決策,類TOT(Trust of Trusts),但可能信托有流動性支持函等承諾,這類小信托公司做得比較多。

委外沈浮影響債市走向

“委外規模有望放緩甚至萎縮。”中信建投研報認為,債市的場內杠桿相對透明,而且相對可控,監管層對債市杠桿的擔憂主要是場外杠桿。場外杠桿除了小部分是銀行自己通過分級理財模式操作外,絕大多數是通過委外的方式將資金交由第三方管理。

“實際上,無論委外是否采取優先/劣後這種標準的加杠桿模式,只要在市場調整時銀行有贖回資金的可能,其對於放大市場波動的效果都是一樣的。因此,委外規模未來的走勢就變成影響債市走勢的關鍵變量。”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黃文濤表示。

一石激起千層浪,債券作為委外投資的重要標的,銀行委外業務放緩,將加劇信用債的分化。對此,黃文濤分析,第一,整個債市的杠桿水平將有所下降,此前受托方為達到約定收益率普遍采取了加杠桿的策略,而商業銀行自己的投資基本不加杠桿;第二,非過剩產能行業中高評級債券將迎來投資機會。受制於商業銀行的研究水平和投資能力,預計商業銀行的投資取向為非過剩產能行業中高評級信用債。

在上述背景下, 黃文濤預計,不同評級間的信用債的走勢將繼續分化,低評級收益率仍有較大上行壓力,而受益於投資者風險偏好回落,利率債和中高評級信用債收益率進一步大幅上行的動力不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