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五二○後,台灣會更好嗎?

2016-05-16  TWM

五二○快到了,換了政府台灣不會立刻變好,小英總統一上台,首要壓力來自中國;但台灣的改革必須一步一腳印才能見到效益,在全世界經濟新局中,台灣要站在什麼位置?

五二○的腳步逐漸逼近了,台灣再次政黨輪替,重要的是,這次是民進黨首度完全執政。二○○○年的變天,阿扁執政八年,那時候國民黨還控制立法院,民進黨處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框架中,阿扁常感嘆施政遭到掣肘。這回小英完全執政,必須「完全負責」,這是民進黨的治國新里程碑,但是小英當家,台灣會更好嗎?

不會更好!

兩岸爭議加壓 五二○後仍令人憂心最近不管走到哪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小英當總統,台灣會不會更好?我的回答是不會!因為台灣經濟二十年之病,很難靠一人扭轉乾坤。在五二○到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經濟數字。

一是股市在說話了,台股加權指數在三月漲到八八四○.七五點之後就悄悄折返,到五二○前夕,已殺低到八一○四.一六點,台股領先下跌七○○點以上,代表本國投資人,以中小型股交易為主的OTC指數則從一三三.四六點跌到一二○.七六點。台股在四月的表現,幾乎是全球最弱勢的市場。

台股四月下跌三六三.九三點,跌幅是四.二%,比較兩岸三地股市,香港上漲一.六%,上證下跌二.一八%,深證下跌二%,台股在國安基金退場後,賣壓逐漸顯現,內資率先退場,後來外資也加入賣超行列,最大原因是大家對五二○後兩岸關係的擔心。因為三月以來,中國不斷以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為前提,暗示小英必須有所回應。

而在五二○之前,中國也頻頻展開對小英新政府的壓力測試,先是從肯亞、馬來西亞電信詐騙案,人犯被引渡到中國受審;後來又有比利時的國際鋼鐵會議,主辦國以我方層級太低為由,將台灣代表團驅逐出場;然後是WHA(世界衛生大會)遲遲不發邀請函,直到最後一刻,把台灣框進一個中國框架才發出通知,但是,最受矚目的仍是限縮陸客來台的舉動。

馬英九總統在○八年上任後,大力爭取陸客來台觀光,外籍旅客入台觀光人數,也從○八年的三八五萬人次,到去年達一○四四萬人次,這是撐起台灣內需的一根大柱。但五二○前後,從三月二十日到六月三十日這段期間,陸客來台名額限縮到十六.六萬人次,這比起去年同一段時間的一一一萬人次,是大幅度萎縮。陸客來台限縮,影響了遊覽車、餐廳及飯店業生意,這對內需原本已低迷的台灣經濟,帶來更大的衝擊。

中國不斷給小英政府加壓測試,同時馬政府在沖之鳥礁事件表現強硬,太平島登島事件又讓南海爭議浮上枱面。小英還沒有上任,這些來自美、中、日三方關係,尤其是兩岸爭議不斷加壓,已讓人對五二○之後的台灣感到憂慮。

最長衰退!

中國經濟遇瓶頸 台灣更顯困窘除了這個大變數,真正的大問題在台灣經濟的基本面。現在出口數字、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景氣對策信號,大半生產指數都傳出惡耗,準閣揆林全在閣員共識營研討會已先拋出GDP今年保一很困難,甚至預言不排除可能負成長,《工商時報》社論為此還呼籲「請林全擎起希望的大旗」。林全保守看待未來經濟,這是打安全牌,先測試底線,但是台灣經濟確實正遭逢百年一遇的嚴酷考驗。

擺在眼前的是,GDP已連續三個季度負成長,景氣判斷分數連續十個藍燈,而出口連十五黑,已創下史上最長的衰退期。五月八日,財長張盛和已迫不及待地暗示,出口持續衰退,九日公布的數字是四月出口二二二.五億美元,月減二.一%,年減六.五%,這是第十五個月衰退,也是去年六月以來,一直呈現雙位數衰退後,首度出現個位數衰退。

進口則是衰退九.二%,統計一至四月出口衰退一○.七%,進口衰退一二.九%,出口的衰退才是台灣經濟陷入困窘之源。

一直以來,台灣都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靠著出口創造經濟成長,但是過去世界經濟成長,尤其是貿易的成長,一直都由中國承擔引擎的角色,現在中國經濟成長逐級而下,首季只靠房地產硬撐出六.七%,過去創造將近四兆美元外匯存底的出口,中國也碰到瓶頸。

一五年中國出口二.二七六兆美元,全年衰退一.八%,進口一.六八二兆美元,衰退一三.二%,剛剛公布的四月出口年減一.八%,進口又減一○.九%,中國在扮演世界工廠的時代,是創造世界貿易總量成長的最大引擎,但從一五年中國出口、進口都衰退,尤其是進口都保持兩位數衰退,中國的衰退也造成一五年全球貿易總量的萎縮。

去年一年,全球主要國家出口都衰退,例如美國衰退七.一%,日本減少九.五%,德國衰退一一.一%,英國減九.七%,法國衰退一三.二%,新加坡衰退一五.四%。到了今年第一季,低迷情勢依然沒有改變,美國仍衰退七.四%,日本衰退四.八%,德國再衰退三%,英國減八.九%,韓國衰退擴大到一三.三%,新加坡衰退一四.四%。

今年各國出口在去年低基期中,衰退幅度會減緩,但貿易總量逐漸萎縮已是不管怎麼努力都很難改變的事實。過去台灣都是靠央行降息,營造貨幣貶值等手段來「拚經濟」,但我們寄望林全院長未來的經濟戰略,不可再使用暴虎馮河的「力拉」模式,而是更多一些「smart」,台灣正在轉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首先是出口的衰退是新常態,大家要回頭看出口的內容,也就是過去靠加工模式創造的出口可能必須轉向更高附加價值產品。一五年,台灣全年出口衰退一○.九%,進口衰退一五.八%,今年衰退幅度會趨緩,但是貿易總量會一直維持在低檔,這是台灣必須承認的「限制」,台灣想靠出口帶動GDP成長,暫時使不上力。

停滯20年!

拋棄出口、GDP成長迷思 找創新思惟這麼一來,台灣的GDP成長也會維持一段很長時間的「低檔」,從去年第三季起,台灣經濟開始出現負成長,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及香港尚能維持一.四%∼二.八%的低成長,台灣已率先出現負成長,這個窘況比其他國家嚴重,今年首季GDP修正後仍出現○.八四%的負成長,主計總處的一六年GDP成長值是一.四七%,但各家經濟研究機構都預估,今年台灣經濟保一有困難。

林全院長還沒上台,先預告今年經濟保一有困難,甚至不排除負成長,這是聰明的作法。過去的政府在改朝換代前後,新政府都會努力打強心針,像馬總統全力推銷「六三三」,說GDP成長達六%,失業率三%以下,人均GDP三萬美元以上,結果這些夢幻都沒有達成,馬總統執政八年平均GDP只有二.八%,六三三的支票,沒有一張兌現。現在小英及林全院長不願在數字上營造天邊彩虹,這也算是好事。

不過,台灣眼前必須認清一點,假如以二○○○年為分水嶺,台灣的經濟總量從三三一四.五二億美元到去年的五二三五.六七億美元,過去十六年成長五七.九六%。但同一時間,中國從一.二兆到十一兆美元,成長八一八%;韓國從五六一六.三億美元到一.四四九兆美元,也成長一五八%;新加坡成長二二一%,印尼成長四三八%,印度成長三二○%,台灣保持低成長,甚至停滯狀態已將近二十年之久。

台灣過去靠蘋果電腦撐起整個代工供應鏈,但是這些年美國快速崛起的公司如谷歌、臉書、亞馬遜,這些新經濟的企業都不需要台灣供應鏈。今年蘋果手機首度出現盛極而衰的訊號,台灣要不要把整個產業命運押在蘋果身上?這是危機也是轉機的訊號,當全世界已在電子商務、新金融科技(Fintech),或是共享經濟(如 Uber),或人工智慧(Alphabet)快速奔馳的時候,台灣仍停留在傳統代工模式,沒有創新思惟,經濟很難跨出下一步。

社福泥淖!

年金改革、賦稅公平刻不容緩其次是台灣步入老齡化,卻快速陷入社會福利的泥淖。台灣是少數所得替代率超過一○○%的國家,眼看著希臘、冰島步入困境,小英政府必須撐起年金改革的重責大任,讓政府債務負擔減輕;否則,台灣像個體重過重的老人,腳麻怎麼跑得動?未來的長照,最好等到年金改革有了具體成效再上路;否則年金改革未成,長照負擔再加重,單靠加稅,恐怕無法改變目前困窘的問題。

三是稅負的改革,這是財稅出身的林全院長最拿手的項目。眼前我們面對的是金融帳連二十二季淨流出,台灣至少有新台幣七.八兆元的資金到海外購買外國證券及房地產。為什麼資金大規模外逃?原來是長期存在的內資與外資的課稅不公平待遇,外資分離課稅二○%,但是經過證所稅、富人稅衝擊,本國人納稅幾乎比外資多一倍。這些年到境外設投資公司,或到外商銀行開外資帳戶的企業比比皆是,當我們揮舞著公平、正義大旗的時候,其實卻創造了更大的不公平、不正義,為什麼把錢匯到境外,再變身假外資的人,稅負比留在台灣的本國人低了一半?

這次新政府上台,有意調整最高薪資所得納稅四五%的級距,這是好的開始。

一直以來,台灣的租稅結構都有很大的問題,有些該課的稅課太輕,有些不該課那麼重的稅又課太重,希望林全的財經內閣謹慎面對這個議題。

台灣在兩岸四地的競爭中,比較接近香港、新加坡,可是台灣的稅負比這兩個地方都重很多,像中國、新加坡、香港都沒有遺贈稅,未來民進黨政府有調整遺贈稅的規畫,也必須有更妥善的新思惟。台灣要創造競爭力,租稅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五二○快到了,換了政府台灣不會立刻變好,小英總統一上台,首要壓力來自中國;但台灣的改革必須一步一腳印才能見到效益,在全世界經濟新局中,台灣要站在什麼位置?期待小英總統、林全院長把千斤重擔挑起來,台灣也能像浴火鳳凰般重新再生。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