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愛好者第一步想到的是風口與投資,而創業者第一步想到的是用戶與需求。
文|
黑馬說
並不是所有看起來像在創業的人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相當一部分“創業者”實際上是“創業愛好者”。那麽,怎麽區分兩者呢?
1. 創業的第一步想到什麽
創業愛好者:風口、投資
創業者:用戶、需求
2、初創期要求員工
創業愛好者:盡量按公司流程走,照公司制度來
創業者:簡單,粗暴,直接,靈活變通
3、創業成功心中能承受的時間
創業愛好者:一年~三年
創業者:十年以上
4、對待各類聚會與活動的態度
創業愛好者:多多參加,爭取成為會王,混個臉熟,萬一能認識大咖和大佬呢
創業者:參加一兩次見過世面足矣,其他就不參加了
5、創業萬一失敗怎麽辦?
創業愛好者:大不了回去打工
創業者:沒有想過再回去打工(至少是實在不行才回去打工做過渡,還是要出來創業的,這是最下策)
6、關註哪些數字
創業愛好者:下載量,收入數字,估值
創業者:活躍用戶,用戶反饋,盈利數字
7、對待融資的態度
創業愛好者:先融資,沒有融到資,自己的錢不敢往里投,至少不敢多投,怕打水漂(試錯的錢,讓投資人買單)
創業者:看好自己的項目,砸鍋賣鐵也得做,用自己的錢先做起來,想擴張做快才融資
8、平時關註的
創業愛好者:社會新聞 + 各個行業 + 本行業 + 自己
創業者:本行業趨勢 + 競爭對手 + 自己
9、對待辦公室和門面
創業愛好者:想先租個OFFICE或者至少是產業園區,應該能有個門面,嗯,還要有個前臺。
創業者:開源節流,初創階段能省的就別浪費,如果不是租居民樓對面試新員工有影響,恨不得就租在居民樓里;公司LOGO?前臺?公司地址不對外,那有什麽用?
10、對待狼性的看法(此處有爭議,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
創業愛好者:效率很重要,不加班但有效率,同樣會很好,我們爭取做一家不加班的公司
創業者:每天工作8個小時的勞動法決計不會適合創業型公司,適合國企還差不多。大家資源,能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同行的公司大都比你更努力,工作時間更長的話。你的公司必然會被這些不要命的公司打敗。
11、哪個公司厲害
創業愛好者:1)XX公司已經有1000個員工啦?2)XXX公司獲得XX資本3000萬美金B輪風投,估值12個億
創業者:1)XX公司只有30多個人竟然做到了年營業額8個億,利潤7000萬;2)XX公司年利潤5000萬,每年營收增長120%
12、名片
創業愛好者:一定是董事長或者CEO,總經理,或者是創始人
創業者:有沒有擡頭無所謂,有些名片擡頭不寫,或者寫經理,更方便自己殺價,要寫總經理,就在客戶還價方面沒退路了。
13、作息時間(此處有爭議,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
創業愛好者:早睡早起(晚上12點前入睡),睡眠時間自然醒,後者睡7~8小時
創業者:未必早起(當然也可能早起),但一定晚睡(淩晨2點左右,甚至之後睡),睡眠時間7~8小時是有的,但通常在6個小時左右,不足6個小時也是常事。當然,晚上不睡的時候,幹的都是公司的事情,而並非是在泡夜店。
來源:晨昀創業學(ID:Founder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