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0歲阿拉伯王子 石油漲跌他說了算 讓石油凍產會議破局 歐巴馬、普丁陪小心

2016-04-25  TWM

多哈石油高峰會議,原本是為了讓全球主要產油國達到石油凍產的共識, 但這場會議的結果,完全符合開會前夕穆罕默德王子的強硬表態。這位王子到底是誰?

四月十六日,在攸關全世界主要產油國未來的多哈石油高峰會議(Doha Summit)前夕,沙烏地阿拉伯副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接受了彭博長達五個小時的專訪。

他是誰?可以這麼說,過去幾個月,全世界能源與金融市場股匯價格的急跌大漲,幾乎就是取決於這位三十歲阿拉伯王子的喜怒。

態度強硬

讓多哈高峰會形同破局

在與彭博的訪談間,他以極為鷹派的口吻說:「除非所有的產油國,包括俄羅斯、伊朗等在內都同意凍結產量,否則沙烏地絕對不會減產!」「沙烏地目前一天產出一○二○萬桶石油,我們有能力,一夜之間就增產一百萬桶、半年之內增產兩百萬桶……,而且只要增加投資,就能提高至每天兩千萬桶。」「如果不凍結產能,我們會不計代價賣出所有的石油。」多哈石油高峰會議,原本是為了讓全球主要產油國達到石油凍產的共識,藉此拉抬油價,搶救產油國的財政危機,也降低油價崩跌所引發的種種金融動盪。然而這場會議的結果,完全符合開會前夕穆罕默德王子的強硬表態;台北時間十八日凌晨,消息傳來,這場會議形同破局,各國無法達成凍產協議。

作為最大產油國代表,穆罕默德王子的態度當然主導著會議走向,而他之所以在開會前夕大放狠話,是受到死對頭伊朗的刺激。在這場石油高峰會舉行前,伊朗已公開否決凍產提議,宣布不參加多哈會議,也不會在任何的產能凍結協議上簽字。

驟然間,沙烏地與伊朗的衝突對立情勢再度升高了。去年底,沙烏地槍斃與伊朗同派的什葉派教士之後,雙方在元月三日斷絕彼此外交關係。

兩個對立的國家,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斡旋下,為了石油減產,過去兩個多月演了一齣和解戲碼,如今既然伊朗不參加凍產協議,年輕氣盛的穆罕默德沒什麼好商量的,乾脆親自出馬,主導萬眾期待已久的多哈會議。

政權地震

終止逾80年兄終弟及傳統石油與政治原本就是無法分割的一體兩面,穆罕默德王子躍上舞台、去年石油價格的崩跌、今年第一季油價大漲三成、與伊朗的衝突升高,乃至敘利亞動亂等等,都與沙烏地王國政治權力的大地震有關。

沙烏地國父阿齊茲(King Abdul Aziz Al Saud)在一九三二年建國,至今八十四年傳承了七位國王,繼任的全都是阿齊茲的兒子,他們遵照遺囑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王位,卻面臨國王越來越老的困境。去年元月二十三日,第六任的阿布杜拉國王以高齡九十一歲逝世,接任的沙爾曼(King Salman)國王也已經八十歲了。

新王沙爾曼打破八十四年來的傳統,請原本排名第一順位的王儲、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退位,改指定姪子納伊夫(Nayef)出任王儲,終止了八十四年的兄終弟及傳統。但是,沙爾曼同時也任命只有三十歲的兒子穆罕默德為副王儲,還將政府最重要的職位,包括第二副總理、國防部長、國家經濟與發展委員會主席等,全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穆罕默德王子身高逼近一九○公分,才剛滿三十歲就成為沙烏地王朝最有實權的領導人,不僅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防部長,更手握全球第一大產油國的經濟實權,一舉一動成為全球政壇注目的焦點。

更關鍵的是,他與沙烏地阿拉伯大多數的王子有很大的差異,穆罕默德王子不像其他的王子,沒有去英國、美國這些國家念書,他也從來不上夜店,即使只是平常的場合,也堅持穿著傳統阿拉伯的頭巾與長袍。

企圖強烈

要徹底改造沙烏地阿拉伯

大學畢業之後,他在民間機構工作過兩年,從○九年就被沙爾曼國王帶在身邊。沙爾曼國王政治企圖心強烈,也刻意讓穆罕默德王子卡住重要職位,一四年,當時僅二十八歲的穆罕默德王子就已經升任內閣的政務委員了。

沙爾曼國王與穆罕默德王子的目標,是要徹底改造沙烏地阿拉伯,提出國家轉型計畫(The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gram),於是我們看到沙烏地不再與美國亦步亦趨,穆罕默德接任副王儲的第一個出訪對象,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且強勢介入葉門與敘利亞內政,毫不手軟地升高與伊朗的衝突。

在內政上,沙爾曼與穆罕默德宣稱要主導「經濟多元化」,改變沙烏地依賴石油收入的單一經濟結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更提出石破天驚的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股票上市案,售股所得拿來成立國家主權基金,轉投資在新興產業,以二○二○年為目標,將「非石油部門」對政府的財政貢獻提升至每年一千億美元。

穆罕默德王子年輕氣盛、位高權重、出手大方,而且高舉徹底改變國家戰略的政策,代表著龐大的機會與無法掌控的危機。到底這個全球最大的產油國會怎樣改變,誰也無法預測,為了摸底,英美俄中等大國領袖立刻競相拉攏。

去年五月,普丁率先邀請穆罕默德王子率團親訪莫斯科,簽訂六項合作協定;法國總統歐蘭德也搶著見他,穆罕默德王子一見面,就向歐蘭德簽訂高達新台幣四千億元的軍購合約、外加將近新台幣一千億元的貸款,借給黎巴嫩購買法國武器。

美國總統歐巴馬則邀請沙爾曼父子造訪白宮。今年元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烏地,穆罕默德王子代表國王親自在機場迎接,還與習近平單獨會談。

不再穩盤

讓市場回到供需的真面目

多哈會議,就是在大國領袖圍繞著穆罕默德王子,大家梭哈的氣氛下形成的。已經宣布經濟進入緊急狀態的委內瑞拉帶頭穿梭,遊說一個拉抬石油價格的計畫,說服了同樣面臨沉重財政壓力的俄羅斯,以及剛剛與普丁建立關係的穆罕默德王子,在這兩個日產一千萬桶原油的龍頭帶領下,擬定將產量凍結在元月的水準。

二月中旬,委內瑞拉、俄羅斯、沙烏地與卡達初步達成凍產共識,接著就由俄羅斯擔任說客,說服沙烏地的死敵伊朗參加。表面上,俄羅斯對伊朗有影響力,而且普丁擁有強大的外交團隊,可以在產油國利益與國際政治衝突間,找到一個多贏的方案;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仍然毫無所獲,沙烏地以及其他產油國同意再給普丁一個月,延到四月十七日舉行多哈會議。

在過去,類似這樣的減產會議,都是由沙烏地主導、透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完成。沙烏地長期扮演油價穩定者的角色,某一個小國超產,沙烏地就減產;反之,沙烏地也可增產以維持OPEC議定的產量與價格。但是從一四年十一月起,沙烏地石油部長納米公開宣布放棄這個穩盤的角色,原因當然是俄羅斯不斷增產,以及美國頁岩油產量暴增。

其實,解除了多哈會議的政治面具之後,市場反而能夠回到供需基本面的真面目。根據OPEC最新統計月報(MOMR,一六年三月),目前全球日產八千二百萬桶石油,其中OPEC產量二千五百萬桶;不過,生產超過供給的超產部分,也僅兩百萬桶。

換言之,只要能夠控制產量,油價可以維持在目前每桶四十美元上下的水準,這不只對俄羅斯、委內瑞拉等財政困窘的國家有利,也對產生大量頁岩油公司壞帳的美國有利,產油國如果能夠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維持產銷平衡,會是創造最大利益的公約數。

多哈會議之後,國際油價是否能夠回到先前期待的每桶五十美元以上,或是再跌回三十美元,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們攤開石油價格走勢圖,一百美元一桶的價格,歷史上只出現在○八年到一四年,當然就是中國經濟崛起與全球央行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果;從兩次石油危機之後的八○年代一直到○三年,石油價格長期維持在每桶二十至二十五美元。

說不定,一百美元的油價只是歷史上的意外,目前的價位、或者是每桶二十五美元,才是歷史上的常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