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婁楠石,真的是八○後最典型的樣貌。瘦小,手臂上刺青著父親名字的她,笑嘻嘻的對我說:「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二 十五歲的婁楠石,至今創業四次。去年底創業的氣味圖書館,把國外香水品牌「Demeter」重新打造創意包裝,十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她就在中國創造出該品 牌全球最好的營業額。原廠索性把香港與台灣的代理權全轉讓給她。十月,她剛在台中,開了第一家的氣味圖書館,接下來,她又已經跟泰國與馬來西亞廠商談起代 理權。 我問這位應該是台灣最年輕的中國老闆,替氣味圖書館設下怎樣的目標?她想了一想,回答:「我想把它變成很有愛的組織。」 我愣了一下,「很有愛的組織,不是賺很多錢的公司?」她笑嘻嘻的說:「我跟代理商談,都跟他們說,我這是賠錢生意你做不做?如果他跟我說,能賺多少?我就不合作。」 我回答:「妳也太反主流了吧!」 這個小女孩一本正經的回答我,主流都在變。 婁楠石求學起,就不喜歡跟隨主流。大學時,她覺得應該像比爾.蓋茲(Bill Gates)一樣,成功的人不該念完大學,所以大三那年就沒念,跑去創業。但最後失敗,「放棄的原因是,發現自己還沒這麼天才。」 找工作,很另類!老闆你應該聘我,因為我會是第一 她 找的第一份餐廳打工的工作,就是直接走到店裡,對老闆說:「我覺得我很適合你們家,你應該聘我,因為我會成為整個餐館最好的服務員,不要固執了。」第二 天,婁楠石就自己跑去上班。她可以一個晚上背下所有的菜單,很快練就一手端四個盤子的能耐,成為店裡最好的服務員,但最後又很快離開。「真的是沒有挑戰最 沒有意思。」 大學畢業,婁楠石就跟另外兩個朋友,來自台灣的周奕辰與福建女孩李耕,一起創業成立氣味圖書館。她們成立的團隊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搞樂隊的、學法律的,楠石自己學的,也是跟影視相關。「重點是,我們覺得做這個有意思。」 這三個女孩,想要透過氣味,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不一樣,「讓氣味,成為特別的標示,」李耕說。採訪前一晚,她們都徹夜未眠,因為要跟奧迪(Audi)汽車合作,提倡車子也該有獨特的氣味。 這個團隊對如何在中國推廣氣味,有好多想法。但為何非要創業不可?婁楠石說:「我用我的人生在完成你的夢想,那我的夢想呢?不值得,我不要。伯樂識英才,沒有遇到伯樂,就自己來。」 當老闆,講平等!不論學經歷統一起薪,看實力加薪 婁楠石希望她成立的團隊,是能夠有愛的,平等的。 大家進入她的團隊,就算原本過去的薪資是一萬元,但是她都由二千五百元起跳,讓員工用實力,而非經歷與學歷說服人。而她自己,是那種一個月可以幫員工調一次薪資的老闆。 在她公司裡,實力說話。「權威就是在一件事情上,你下的工夫比別人深。」婁楠石說。有次開會時,大家無法信服她的決定,叫她回家休假。她回家想想,第二天到公司跟大家說:「我確實這樣做不好。」 不會覺得丟臉?「你有種認錯,怎麼會丟臉。」 婁楠石說,用實力說話,可以讓大家感到公平。她希望在這個有愛的公司,大家不會因為職別而有差距感。 我問婁楠石,這會不會太理想化? 她說,就是因為現在社會環境太缺乏愛。「現在已經不是十個人爭一個饅頭的時代。過去,大家會互相懷疑,我有饅頭,我不餓,也不給你吃,因為你若吃了,可能有力氣會打回我。」 她說,如果我們這一代人做得比較好一點,或許可以改變上一代的一些氛圍。 八○後的年輕人很實際,婁楠石其實也不例外。她不依循主流,塑造自己覺得最舒服的職場環境,是因為她相信,「比快、比能力,太多人比我們強;但是比用心、愛的東西,那可能就不一樣。」 其實,氣味圖書館開不到一年,就能交出亮眼成績單,關鍵就在於,她的團隊都把推廣氣味當作自己的夢想,總能主動、熱情的拋出創意。 許多人批評,八○後年輕人很短視,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或許,他們只是走一條跟我們不同的路去達成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