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形成IP產業鏈仍是眾人的追求目標。
《大聖歸來》、《屍兄》、《超神學院》、《瘋味英雄》、《羅小黑戰記》……這些國產動漫從早期的小眾開始一步步走入我們每一個人的視野。這只是最近五年國產動漫市場蓬勃發展的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我國動漫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動漫消費群體日益成熟,動漫市場影響力的顯著增強。然而,受到國內動漫制作水平、創意題材匱乏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國內的動漫市場始終處於一種“外熱內冷”的狀態,動漫市場的真正風口並未到來。 而國內動漫市場規模突破千億似乎告訴我們,動漫市場的風口已經到來……
市場規模突破千億,未來市場充滿想象
熟悉動漫市場的人都知道,國內的動漫市場並不像美國、日本、韓國等動漫強國一樣火爆,而是始終處於一種不瘟不火的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除了和國內動漫市場的題材匱乏、制作團隊稀缺、用戶欣賞習慣有待培養等因素有關之外,更多的情況卻是與國內動漫市場受到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動漫市場積壓嚴重有關,仔細觀察周圍市場就能看見,國內很多動漫題材其實依然源自於美國或日本動漫。
國際市場上的動漫市場規模早已成形。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的動漫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000億美元,動漫的衍生品市場更是突破了5000億美元。龐大的市場規模讓眾多國家都將動漫產業看做是未來經濟發展中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然而,同龐大的市場規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些市場規模卻被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幾個國家所占據。全球動漫市場份額不均衡、市場資源匹配不平衡的現狀導致一些國家的動漫對於國外市場的依附度較強,全球動漫市場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經濟體,中國市場,特別是中國動漫市場一直受到眾多人的關註。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社會的年輕人接觸動漫的渠道已經由傳統的紙質漫畫、電視動畫朝著互聯網化邁進。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讓動漫市場的每一個觸角通過PC端、手機端等形式快速進入到觀眾手中。以方特卡通、武漢藝畫開天、悠揚卡通、奧飛動漫為代表的動漫制作公司在國內動漫市場上取得的成就,讓我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動漫市場的互聯網化已經讓國內動漫市場開始了質的變化。一方面國內動漫企業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企業生存愈發艱難,企業謀變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國內動漫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尋求一種完全有別於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先進動漫國家不同的發展道路。
據《央視財經評論》報道顯示,中國動漫市場規模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而且正在以每年接近20%的速度瘋漲。動漫市場已經成為在“新經濟”條件下國家和地方都非常重視的發展重點。政策的支撐讓更多人看到了國內動漫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更讓國內動漫市場發展有了更多的政策後勁。
文化部此前發布的《"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促進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食品、文具、電子遊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延伸動漫產業鏈,擴大動漫產業的盈利空間和市場規模,大力發展動漫品牌授權業務,推動各環節企業的互動合作。在國內動漫市場突破千億元大關的大背景下,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給整個市場註入了一劑強心針,未來國內動漫市場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資本關註驅動動漫市場,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市場規模的顯著擴大,政策層面的不斷加碼讓原本就已經十分火爆的國內動漫市場更加白熱化。一方面,國外的動漫在技術上和創意上都在以一種領先的優勢不斷蠶食著國內的動漫市場。美國的福克斯、夢工廠、迪斯尼;日本的SunRise、GAINAX、京都動畫……這些國外動漫公司正在原本領先的基礎上朝著國內動漫企業發起強有力的進攻,他們企圖憑借自身高質量的制作,吸引關註的題材和非同一般的創意繼續保持在市場上大份額;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則希望通過借助互聯網的傳播能力、制作能力和豐富創意實現“彎道超車”,不甘心將如此強大的市場拱手相讓。於是,以方特卡通、武漢藝畫開天、悠揚卡通、奧飛動漫為代表的國內知名動漫制作公司開始通過打造原創題材的IP運營以及對原版動畫的衍生題材再造與創新開始“絕地反擊”,並利用互聯網的傳播能力,培養新的消費群體。
國際動漫企業與國內動漫企業日益焦灼的市場大戰讓資本巨鱷們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之外看到了國內動漫市場更大的發展潛力。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資本市場對於動漫市場的關註絲毫沒有互聯網市場的火熱而減弱,相反關註度卻因為互聯網提升了不少。特別是“互聯網+動漫”的模式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資本市場對於動漫市場的如饑似渴。
根據騰訊科技統計,上半年共有融資案例2119個,下半年共有融資案例1813個,下半年融資案例明顯比上半年有所減少。在201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融資案例中,只有文體、醫療、旅遊領域呈現增長,分別是1%、4%和14%,其它領域均減少。其中文體領域的融資中,動漫領域的融資近200起,占據了整個融資的5.1%,僅次於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領域。
隨著資本的持續進入,國內動漫市場的企業將會獲取更多的力量進行制作質量的提升、題材的優化、推廣力度的增大,市場上競爭的力度將會較之以前更加增大。以傳播為例,之前國內市場上的動漫市場傳播主要是以電視為主,再加上電視臺對於動漫影片的時間和播放頻次有著很大的限制,所以很多優質的動漫產品並沒有真正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卻讓這種傳播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門戶網站、視頻網站、專業網站日益成為國內動漫市場的最為主要的傳播途徑。《大聖歸來》、《屍兄》、《超神學院》、《瘋味英雄》、《羅小黑戰記》……這些優質的國內動漫產品日常已經成為國內動漫市場上可以和國外知名動漫公司較量的重要力量。
IP多角度運營,原創助力動漫發展
動漫作為IP運營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與網絡文學和網絡大電影一樣同樣對於IP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如何實現IP的高度轉化,並通過對於IP的多角度運營提升整個作品的影響力將會成為未來國內動漫市場決勝的關鍵。
作為IP的產出的主要提供者,動漫市場對於IP的釋放有著影視和網絡大電影無可比擬的優勢,因為動漫比影視和電影有著更加持久的影響力,對於用戶的黏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而對於網絡文學來講,動漫的形象則更為直接和豐富,對於培養用戶習慣也具有得天獨厚的作用。《大聖歸來》、《屍兄》、《超神學院》、《瘋味英雄》、《羅小黑戰記》……這些優質的動漫產品取得的驕人戰績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通過分析國內動漫市場與國外先進動漫市場的差距,我們更加能夠感覺到除了對於IP進行多角度的運營之外,如何保證產品的原創性同樣是國內動漫市場能否取得長久發展的關鍵。而目前國外動漫知名公司對於國內動漫市場的控制也是主要從版權上開始的。以日本動漫為例,他們對於國內動漫公司的授權非常嚴格,對於角色和劇情更是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證動漫的原創性則成為未來國內動漫發展的關鍵。
可喜的是,國內的動漫公司對於內容的原創相對於國外先進國家來講並不落後,他們正在通過對於題材的創新和原創作者的培養從最根本的版權上獲取更多競爭的主動權和市場的話語權。《大聖歸來》、《屍兄》、《超神學院》、《瘋味英雄》、《羅小黑戰記》……等國內原生動漫企業對於原創的創新和創造則成為未來國內動漫企業未來發展的樣板。
下一個風口到底在哪?
從2011年開始的這五年,國內動漫市場飛速的發展勢頭讓人們看到了未來國內動漫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根據最新發布的報告,2011年到2014年,動漫行業每年的增長率接近20%,遠高於GDP的增速,而且在接下來的幾年,動漫市場增長速度還有可能繼續提高。而在2014年,動漫產業的總產值更是超過1千億。面對如此高速的增長,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人們不禁要問,國內動漫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到底在哪?
建設文化強國成為國內動漫市場發展的最佳政治註腳。隨著國內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原本以高能耗、高汙染的經濟正在方式,必將會被綠色、節能、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所取代。動漫產業作為一個產業鏈延伸較長的行業,未來必將成為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而它與服裝、玩具、食品、文具、電子遊戲、影視制作等相關行業的緊密集合無疑將會成為各級政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首要選擇。
而動漫在美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的發展同樣為國內動漫市場的發展提供的方向。目前,美國動漫已成為全美第六大支柱產業;日本動漫業已超過汽車、鋼鐵工業,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韓國承接了全球近1/3的動漫制作業務。相對於這些先進國家,我國的動漫產業顯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國家在政策層面對於動漫行業的支持無疑將會助力動漫行業取得巨大發展的一個風口。
基於大數據的用戶畫像和題材把控將會成為國內動漫市場發展的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很多傳統行業都發生了深刻地變化,而衍生於互聯網的大數據則成為我們更加精準掌握用戶行為的關鍵。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的偏好和習慣,利用數據指導我們的內容生產無疑將會成為國內動漫企業實現有方向發展的關鍵。
以時下互聯網與動漫結合得較為成功的案例——《大聖歸來》、《屍兄》、《超神學院》、《瘋味英雄》、《羅小黑戰記》的熱播為例,它們的成功正是基於大數據對於用戶分析然後指導後續的市場運營推廣的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因此,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大數據,並通過這些數據指導內容生產和市場預測,將會成為國內動漫市場搶占發展風口的關鍵。
深挖原創動漫IP,實現與衍生行業的深度融合將會成為國內動漫市場的“大風眼”。動漫產業最根本的還是在於內容的原創性以及衍生於優質內容的IP運作。通過對原創優質內容進行全方位的IP運作,利用互聯網進行市場的前期試水和運作,通過市場檢驗找出與動漫的最佳結合點,再將這些精髓的部分利用動漫進行複現和還原,這樣不僅能夠利用IP的力量,更加能夠挖掘出原創劇本當中最為精華的部分,從而吸引用戶關註。
深挖原創動漫IP只是找到了動漫的精髓,而如何讓他們與衍生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則將會讓我們找到動漫市場發展的“風中之眼”。動漫產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千億級的市場,除了它本身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之外,更大程度上在於它與動漫制造業、動漫衍生業、電影旅遊演出業的深度融合。而如何找到更多的行業與動漫行業的融合點,利用動漫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無疑將會成為做大做強動漫企業的關鍵。
動漫產業的風口已經到來,或許此刻等待就已落後……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孟永輝,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