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脫胎換骨的重組(下) 股領袖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3/05/%E8%84%AB%E8%83%8E%E6%8F%9B%E9%AA%A8%E7%9A%84%E9%87%8D%E7%B5%84%E4%B8%8B/

早前天氣劇變,陰晴不定,筆者也不幸著了道兒,足足休養了一個月才算大病初癒,所以也是時候「埋尾」,把誌道國際(1220,前稱海域集團)重組的過程及之後的炒作誘因作結了。

在「中篇」時,筆者大約講述了關於公司進行債務重組及股本重組的一些財技動作,包括償還部分債項、配發新股、進行合股及削減股本以及就法定股本作出變動。究竟它們各自的財技意義是甚麼呢?

首先,因公司進行合股以及削減股本,變相令公司印發股票的數目上限增高了,白武士緊接著便進行了一次公開發售,藉此讓其友好人士能夠以平價獲得大量股票,該供股計劃如下:

供股比例:3供2

供股方式:公開發售

供股價:$0.133港元

將予發行股份數目:約94,185,624股

集資額:約$12,500,000 – $13,000,000港元

由於公司停牌中,所以進行供股的方式必定是公開發售。這次供股除了令白武士有機會獲得股權外,同時亦替公司籌集了資金,一方面可以用來償還餘下三千五百萬元的債務,另一方面也可用作公司營運資金,以向聯交所爭取復牌。當然,單靠公開發售所集得的千多萬元現金實在不足以應付多方面的用途,因此在公開發售完成後,公司亦與新主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

按照該認購協議,公司將以每股$0.133的價格配發約406,935,939股股份予新主,同時以同樣價錢向新主配售850,000,000可轉換優先股。如果讀者還記得公司曾就法定股本作出變動,使公司最多可印發二十八億股,以及八億五千萬股可轉換優先股,現在從認購協議中便應該得知改動的用意是甚麼了。

Screen Shot 2016-03-05 at 14.03.56

(表一:誌道國際(1220)於公開發售及認購協議完成後的股權分佈。資料來源:公司通告。)

從上表可以清楚看到,即使白武士未悉數行使可轉換優先股,其已經成功掌握了公司控股權,當該批可轉換優先股獲悉數行使,其股權更將上升至約76.18%,更`有效地將貨源歸邊。至於債權人方面,卻是為了完成債務重組中的條款,公司將向債權人配發約157,600,000股股份,因而獲得了股票。

計及公開發售與認購協議後,公司共籌集到約一億八千萬元現金,根據重組建議,有關款項將作以下用途:

  1. 償還債權人債務:$35,000,000
  2. 實行重組建議的有關開支:$20,000,000
  3. 成立「金山合營企業」:$30,000,000
  4. 營運資金:$95,000,000

於2012年1月,公司正式復牌,其後股價曾跌至最低約$0.12,比起白武士的重組成本約$0.133還要低。及後至2014年11月份,公司斥資約三億元收購MISC晶片業務,由於這業務經中國國家發展委員會以及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獲得官方高度肯定,當時亦因而刺激股價再度向上,高見約$2.79。與重組完成後的低位相比,誌道國際最高更錄得約二十三倍的升幅,除了因為「重組刁」做得較漂亮之外,註入的資產也有足夠亮點,令股價更上一層樓。這是筆者近期有份買入賺錢的重組股,因此要講述一隻股票的重組過程,筆者很自然的便想起它了。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延伸閱讀:
脫胎換骨的重組(中)
脫胎換骨的重組(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