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是華航啟航五十一年來,最好的一年!」十月十五日,華航董事長魏幸雄在桃園機場的華航新總部,接受本刊專訪時,興奮的說,今年華航獲利將破紀錄,淨利將超越百億元。距離上一次獲利高峰,已二十一年。 這幾年,全球航空業身處凜冽寒冬,自金融海嘯以來,已有超過二十多家航空公司聲請破產;今年初,亞洲地區還有重量級的日本航空宣布破產保護。在低迷的景氣之下,為何華航表現如此亮眼,這對華航及台灣而言,又有怎麼樣的意義? 回首二十一年前,華航賺大錢的原因是,台灣在民國七十六年開放赴大陸探親,老兵、台商一個個透過香港或第三地轉往大陸,華航的兩岸三地航線爆熱,在民國七十八年淨利攀上五十七億元,創有史以來的紀錄。 航班大增,直航、港澳線兩頭賺 現在,這家五十一年的老公司,舊紀錄被打破了,因為兩岸發生比開放探親還重要的事。 「兩岸探親是單向的,台灣往大陸,對於台灣經濟實質幫助不大,」魏幸雄說,但現在,直航後,又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帶來的不只是陸客,還有兩岸經貿往來,是雙向的,未來兩岸航線以及台灣觀光業,會越來越好。 兩岸之間,從一條窄小的單行道,拓寬成雙線、雙向通行的大馬路,路通了,人潮也滾滾而來。 過去十幾年,兩岸經香港等地往來的人數,每年約三到四百萬人,今年,飛越海峽的人數可望超過六百萬人。前年七月直航初始,兩岸僅有週末包機三十六班,如今已暴增九倍,每週達三百七十班。 華航分配到每週七十五班,僅次於長榮的七十七班,載客率高達八五%。一般載客率有六到七成就算高,八成五就像是打出三壘安打,接近全壘打的表現了;而且航程短,票價卻賣得高,難怪魏幸雄說,兩岸是黃金航線。 投資擴大,買回飛機還要再租五架 更令魏幸雄訝異的是,原本預估直航之後,港澳航線的客流量會減少,實際上,因兩岸直航班機不足,仍有六○%的人要由香港、澳門往返,華航的港澳航線不但維持,甚至要加開班機。 充沛的活水,灌注出華航的新生命,反映到實際數字,今年才到十月,華航獲利已經確定破百億元,每股可以賺三元以上,手上滿滿都是現金。 於是,華航大手筆擴大投資。之前,華航為了省成本,把兩架波音七四七客機賣掉後再租回;這個月,華航一口氣拿出二十九億五千萬元,買回這兩架飛機。 此外,金融海嘯時,華航帳上出現虧損,因此把三架閒置飛機,飛到美國沙漠中擺放,如今這三架飛機全都歸巢。魏幸雄說,今年起華航還要陸續租用五架飛機,最快下個月又有新飛機加入機隊。 華 航今年幾乎所有職缺都徵人,魏幸雄打趣說,用人增加,依政府規定的原住民雇工比例,也必須多雇用原住民,但卻等不到原住民來應徵,可能要被罰錢,華航上上 下下呈現前所未有的喜悅。華航一飛沖天,固然是拜兩岸關係急速解凍之賜;但在前幾年低潮時,持續的準備,也是支撐它在這麼短時間內躍升的力量。 金融海嘯時,華航大減班,但魏幸雄堅持不裁飛行員。「要訓練一個飛行員(花的時間)太久了,」魏幸雄說,一般飛行員要受訓三到四年才能上線飛行,要獨當一面成為正駕駛則要十年以上;所以華航不但留住他們,並且讓他們盡可能維持飛行時數與訓練。 那時,華航雖虧損,還是必須照付機師薪水,負擔訓練費用,魏幸雄承受極大的壓力。但他不信春天喚不回,苦撐三年,現在面對兩岸翻湧的人浪,這些被留下的飛行員,剛好上陣,讓華航得以快速增加班次,攬住錢潮。 業 務擴大,代理大陸航空票務 此外,台灣等待直航多年,在這段日子,華航與大陸的航空公司交流,也為兩岸業務的開拓埋下伏筆。例如華航曾經代訓中國南方航空的座艙長,跟東方航空則是從 地勤、哩程酬賓、開立聯程機票、貨運互換艙位到空服員機上交流觀摩等,全面進行合作。因此,當兩岸直飛航線熱絡起來,大陸主要航空公司的台灣票務、地勤等 都交給華航代理;這樣一來,華航不僅能賺兩岸旅客的錢,還能賺中國籍航空公司的錢。 更有附加價值的是,今年華航還因為與中國籍航空公司關係密切,順利加入航空界三大聯盟之一的天合聯盟。這個聯盟的成員,在全球航線上可共用班號、貴賓室、累計哩程,甚至在維修及地勤也相互支援合作,讓華航不用投入太多資源,即可提供更多服務,等於降低營運成本。 魏幸雄說,能夠加入這個聯盟,其實就是南方航空跟東方航空這兩個夥伴支持,讓華航得到全部會員同意。對華航來說,兩岸三通、簽署ECFA,不僅拿下黃金航線,還得到延伸到國際的合作機會,可說全面性收割。 今年已近尾聲,未來台灣會如何?魏幸雄直指,「會越來越好,華航需要更多飛機,台灣則需要開發更多觀光景點,做更多配套措施。」 魏幸雄預估今年大陸觀光客約在一百二十萬人左右,明年則可望增加到兩百萬人,增加幅度約在八十萬人左右,而且未來每一年都會增加。 但跟香港一年超過一千六百萬人的陸客相比,魏幸雄不認為會跟香港一樣,短期間內迎來這麼多,「香港條件不同,第一是香港已經回歸,其二是香港跟大陸是連結的,」魏幸雄說。 再 來則是台灣本身的問題,大陸來台簽證仍不便利,自由行也尚未開放,更大的問題是,台灣觀光景點與配套措施不足。魏幸雄說:「你看故宮滿滿都是人,路上塞滿 車,台灣景點太少了,還需要開發更多,所以台灣觀光業還需投入更多資源。」因此,下一個創造黃金商機的,不止是華航,而是延伸到台灣的觀光業。 至於華航,魏幸雄認為今年兩岸航線旅客與觀光客的成長非常大,會墊高明年基期,所以未來華航載運量雖會增加,卻不太可能出現今年爆發性的成長。 「就像跑百米賽跑,從十五秒進步到十三秒,這個幅度已相當驚人,但要再有大進步,反而變得很難。」魏幸雄說。所以明年華航會變成細水長流,成長雖不驚人,卻是坐擁金山,賺穩定且長遠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