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木匠、阿姨及當家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zu9.html

本博按:本人2015年11月14日推薦了“綠色歡聚”小農莊主人老M的來信《一臉汗水,一臉無奈》。時隔三個月,昨天,他又寫來一信,揭示了一個關於人們易犯的主觀性認知謬誤的問題,闡述生動而精彩。他最後講的一條結論:“如果你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自以為有多懂,那麽主觀判斷的謬誤也就會有多大。”頗有啟示意義。

    現我把該信按上標題《木匠、阿姨及當家的》,抄錄於下,以饗朋友們。

 

木匠、阿姨及當家的

老弟,你好!

    我前封信《一臉汗水,一臉無奈》你發表後,“綠色歡聚”又增添了一些朋友,在此深表感謝!

    與眾不同的健康蔬果菜園“綠色歡聚”面世之後,無論是平常供應,還是參與全民狂歡的“11.11”、“12.12”、“喜羊羊和孫悟空的交接棒”,快遞始終是個坎(痛點)。不過還好,由於適逢低溫季節,關於新鮮度的抱怨和投訴幾乎為零。那些持續訂貨的老客戶似乎已經習慣了貨品的外形狀態,這種習慣可說是對“綠色歡聚”的認可、包容及支持,蠻正能量的。

    前些日子,有一件事情讓我感到極有意思。一位老客戶發來一則微信:“我們家阿姨(保姆)拿到貨,說了,雞是散養土雞,這只要一看雞喙和雞爪就知道,但比她老家養的差了點。那些蔬菜跟她鄉下家園子里的差不多,不是化肥種出來的,賣相難看了一點,馬馬虎虎,但她家種的更好。”看了此言,我猛然一驚!仿佛一股電流通過全身,觸發我聯想起一段重要往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家港資木材制品公司請我去海南通什市處理關於企業財務上的事宜,到了那家木材加工企業,我看見一種四邊企口的木地板,而當時大陸普遍使用的都是兩邊企口的長條木地板,遂覺有市場潛力,便鼓動一位臺商在上海附近創辦了一家地板生產企業,我無意間擔當了總經理的角色。

    那時,市面上還沒一個像樣的建材市場,木地板的銷售渠道主要是工程項目、街邊零售門店和居民家庭。這三類銷售對象,工程項目進入不易,每個環節“卡拿吃”不勝其煩;街邊零售門店賬期過長,還有,關門跑路事件時有發生;家庭裝修,當家的直接跑到我們廠里來買地板,這理應最受歡迎,現金交易,銀貨兩訖,何樂不為?然而,實事扇了我一記大耳光!想不到,花費精力最多、疲於奔命大都是為了這些直供的散戶群,到頭來卻事與願違。那些年,沒有專業家裝公司,原材料主要由當家的自行采購,裝修則雇傭散兵遊勇般的泥水木匠。那年頭,經濟大熱,通脹厲害,有一段時間銀行存款的利率竟然高達20%或以上,很多人賺到了錢。除了商人,還有知識分子、政府人員、國企領導、私營企業主、等等,這些人腰包鼓脹起來,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善居住環境,搞自家房屋裝修,提高生活質量。而有錢人在思維邏輯、價值判斷等方面一般都容易自以為是,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就拿買木地板的事情來說吧,他們深思熟慮,對木質、花紋、色差、品種、規格、含水率、價格、等等,做足功課,最後以貌似極其專業的口吻與你討價還價,一旦成交,便得意而歸,因為在專業知識和成交價格兩個方面都感覺十分滿足。但是,這種滿足是暫時的,雇來的木匠只用一句話就可把這種自信瞬間徹底擊碎。且看如下場景:

    當家的好不容易地買來地板,拉到了自家門口,木匠幫忙卸貨,事完之後,木匠說了一句:“這地板不好。”

    “哪里不好?”

    “木頭不好。”

    於是乎,當家的夜不能寐,長籲短嘆,懊惱不已,媽的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為了這塊地板,跑了那麽多路,看了那麽多店,問了那麽多親朋好友,掌握了那麽多專業詞匯,結果買來的卻不是好貨。而這個不好的結論是肯定的,因為是木匠說的!所以,得趕緊把貨退了!於是乎,我們工廠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與客戶產生無窮無盡的口舌之爭,弄得雙方精疲力竭,甚至反目為仇。

    我實在納悶不已:我們有專業技術人員,采用高精度進口設備,原材料精挑細選,都經過先進的幹燥爐窯,在硬度、密度、材質穩定性等方面做了極其專業的努力,最終怎麽竟然抵不過一個沒有念完初中(那年頭)的木匠的一句話?我們也心知肚明,木匠會及時跟進,告訴當家的哪里有既便宜又質量好的地板買,如果當家的退貨成功,再由木匠帶路,事畢木匠還可拿到店家的回傭。這些都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常態現象,所以,當年我視木匠為天敵。

    如今,聽到阿姨們對“綠色歡聚”農產品的議論,我怎會不一驚一乍、心有余悸?莫非是過去的木匠附體當今的阿姨了吧?雖然性別變了,但“敲邊鼓”的職能依舊。歷史不斷地輪回重演,當年木匠讓我吃足苦頭,現在輪到阿姨們手持菜刀殺將過來,我不由得悲從心頭起,暗叫倒黴,宿命啊宿命!

    然而,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地重複,我對“綠色歡聚”客戶群做了一點分析,其中一項內容令我瞠目結舌,驚詫不已:凡是有阿姨(保姆)協助家政的客戶居然全部都成了常客。這真是奇了怪了!對於這個群體,我進一步了解到,阿姨們對“綠色歡聚”產品都有評議,並且還都稱贊少而批評多。想想這也很正常,因為阿姨也是普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遇到熟悉的事項難免要對當家的顯擺一番。她們長議短論,但對一個核心問題的看法卻都比較一致,那就是,“綠色歡聚”提供的蔬果禽蛋都是土的(時髦的說法是原生態的)。而正是這個關鍵性認可給了當家的極大慰藉!這個結果讓我從五味雜陳的心里迸出一句話:阿姨,我愛你們!

    我覺得好奇的還有,同樣來自農村,同樣面對當家的自以為是,為什麽木匠荒腔走板,而阿姨貼近實事?這讓我著實冥想許久。當年木匠煞有介事的評說和現在阿姨直截了當的評論,雖然所指對象分別是用來加工地板的木材和用來烹調菜肴的蔬果禽蛋,都屬於是原材料,但木匠從小學藝是把原材料加工成用戶所需的具有使用功能的產品,而對於原材料的相關知識幾乎為零,比如,那些年木匠使用的木材也就杉木、本松等幾種,而對於改革開放以後來自南洋或北美的材種一無所知。阿姨正好相反,她們從小在農村田間地頭長大,除了插秧種菜,餵雞養鴨,她們沒有別的技能,但曾經都是原材料的生產者,而木匠則始終是原材料的使用者。木匠有時為謀私利發表無知荒謬的見解,阿姨為展示風采有資格說三道四。如果當家的說木匠的手藝有問題,木匠絕不認輸。如果當家的告訴阿姨雞鴨要怎麽養才對,阿姨也必會糾正。反之,如果木匠說你這個家什不實用,阿姨說雞湯最好放點生抽,當家的也都絕對不會輕信。顯然,大家都各自根據自己的角度,自以為是地看問題,這時當家的還是不能真正明白,會燒糖醋排骨的並不代表會養豬。不服氣?你當家的拿塊豬肉放在手里擺弄,你能看得出是淘汰豬還是半大豬?對於材料和工藝,木匠和當家的只在工藝方面熟悉罷了。木匠和阿姨的議論所起的效果相當,當家的聽了都會深信不疑,然這都是當家的失位判斷所致。可見得,當家的很累,特別是心更累!

    隨著人們生活日益富裕,衣食住行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衣、住、行選擇並不困難,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買衣服、買汽車、買房子,買的都是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的終端商品,只需看品牌、看地段、看式樣,但蔬果禽蛋是原材料,買回來還要再加工。說到菜肴的加工,那可能是當家的看家本領,炒、爆、溜、炸、烹、煎、貼、燒、燜、燉、蒸、氽、煮、燴、熗、拌、烤、鹵等十八般技藝無不精通,如何烹調紅燒肉、清蒸魚、白斬雞等都可以評得上高級廚師職稱。飯店端盤菜上來,他們馬上可以對色香味作出專業級的評價。但買原材料你看什麽?看新鮮、看季節、看價格,可殺蟲劑、重金屬、抗生素激素殘留和口感卻看不見,這就難了!真是糾結!

    由於食品安全環境糟糕,商家公信力的缺失,當家的不得不在食物原材料鑒定方面花點功夫,其相關知識的來源不外乎電視上的養生節目、新聞非正常拍攝的曝光畫面、微信的長壽資訊、自己曾經的履歷(比如,小時候家里養過一只老母雞,每天生蛋,養了好幾年;比如,自己下放農村的時候種過幾天菜;等等)、參觀農場、朋友交流、度娘答疑惑……不懈的努力總有收獲,至少現在那些植物學方面的專業詞匯足以朗朗上口,比如,茄果類、根莖類、芽菜、葉菜什麽的。由於所需知識面過於博大精深,當家的把營養學、烹調技藝、地理環境和種養殖技術混搭在一起,時刻準備發揮一下。可問題是發揮也不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比如,你去菜市場買個菜,跟賣菜的大嫂談的只有一個內容——價格,至於其它問題當家的只能自己拿主意。又比如,你訂一個宅配送,直面送貨的小哥,有什麽抱怨、投訴、發揮的,只能上互聯網溝通,這哪能過癮、解氣?再比如……據此可知,當家的對原材料的知識積累得越多,疑問也就會越多,也就越需要釋放,結果“綠色歡聚”和我,算是撞在槍口上了!隨看下面幾幕真實場景:

    1、“老兄,你用什麽肥料?”

    “有機肥。”順手發一張自己使用的肥料圖片過去。

    “你的肥料怎麽是用編織袋包裝的?”

    “有什麽問題嗎?”

    “那個就是化肥,有機肥不是人畜的糞便嗎?”

    “上面註明是有機肥呀,這是糞便經過一定的工藝發酵處理,除去了臭味和有毒有害物質!”

    “上面寫了Hm菌發酵,這是什麽細菌,有細菌這個菜安全嗎?”

    “這是益生菌,是改善土壤有利植物生長的。”

    “哦!不過這總是讓人擔心,那你把這方面的知識詳細寫出來讓我看看。”

    2、“大哥,你好!為什麽‘綠色歡聚’寄出的菜箱落款是工業園?你的菜是哪里來的?”

    “我們發送貨物的快遞門市部在工業園。菜是我們在土里用鋤頭種出來的,絕對不是工業品。”

    “哦!工業園一定有汙染,你如何保證水源安全?”

    “我們的菜園在山坡上,四周是荒坡、樹林、農田,遠離村子。我們下面良田千畝是靠山上下來的泉水灌溉,我們的菜園是在離水源最近的地點。這都與工業園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我查了一下,那里有個外資的洗衣粉工廠,這是個大問題!”

    “有多少工廠我還真不知道,不過那里沒有洗衣粉工廠是十分確定的。中國同名的地域很多,是不是搞錯省份了?要不,我與快遞門市部商量一下,縣里的現代農業園與工業園相連,以後我們落款就寫農業園吧,把‘現代’兩字也去掉,這樣或許可讓您安心一點了吧?”

    3、“你們的雞煲湯後怎麽皮是白的?肉半小時就軟了。還有,怎麽凈雞有3斤多重?什麽品種的雞呀?這個雞養了多長時間?土雞不是這樣子的。”

    “實在不好意思,我還真不知道土雞煲湯後外觀應該是什麽樣子的。我們的雞不餵工廠生產的飼料,放養在沒有圍欄的山坡上,早晚餵些麥麩、玉米、稻谷、米糠什麽的。我們供應的雞飼養周期平均為7、8個月,而你們在市場上看到的活雞大致在3、4個月吧,它們基本上是工廠飼料餵養的,與真正的土雞的味道差別很大。3個月的雞還沒完全長大,同樣的雞種宰殺後重量大約1000克(2斤),我們的母雞都已進入產蛋期,完全長大了,凈雞可達大約1500克(3斤)或者更重。我們的雞種和周圍方圓數十百里之內的村子里農家門前屋後餵養的都一樣。”

    “怎麽證明你們不餵工廠生產的飼料?”

    “謝謝!這是一個很多人在嘴上或心里想要問的,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就像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一樣,我怎樣才可以證明我不用工廠飼料餵我的雞?我曾想說,我怎麽做才能證明呢?難啊!那就這麽回複試試:

    “工廠飼料藥物添加主要有兩大功能,抗生素是防止生病,激素是讓雞長得更快。我們的雞要養夠7、8個月,只要食物足夠,就不需要通過激素催生;我們的雞是在山坡上放養,數量不多,我們的雞種,群數控制在每個群不超過100只,雞群之間都有幾百米的距離,如果發現不健康的雞馬上隔離。所餵的碎米、麥麩、谷子、玉米的價格不會比工廠飼料更貴,所以沒有必要使用工廠飼料。順便問一下,雞的味道怎樣?”

    “很好吃的。不過到底是不是土雞呢?真吃不準。”

    ……

    隨著當家的學問越來越多,我覺得自己早晚會被他們的口水淹死,或者自己忙於辯解自救而渴死。有時,我靜下來不免會嘟噥幾句:

    “綠色歡聚”有款套餐,一個月499塊,一月一買,有雞有蛋有菜,要吃就買,不吃就停。吃個菜要上窮碧落下黃泉,討論生物學、物理學、種養殖學、營養學、市場營銷學……非要這麽煞費苦心嗎?

    其實,當家的之所以嘮嘮叨叨,也情有可原,實在是因為這年頭讓人上當受騙之事太多了,而選擇健康飲食,特別是日常居家自制菜肴的原材料,花出去的錢和想要買回來的安全健康及口感又沒必然的關系。還是一句話,在公信力缺失的大環境里,購買和質疑是孿生的,購買中質疑,質疑中購買。當家的,真累!

    好了!我想,通過對木匠、阿姨及當家的一些行為言語進行剖析,原因終於找到了:木匠和阿姨的話常常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說明,所謂的自信有時是很脆弱的。如果你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自以為有多懂,那麽主觀判斷的謬誤也就會有多大。

    暫且擱筆,其他以後再聊。

順祝

新年快樂,一切如意!

                                                                                                                  老M

                                                                                                                  2016. 2. 14

 

↓ 綠色歡聚的土雞、蔬菜以及使用的有機肥 木匠、阿姨及當家的

綠色歡聚的兩個二維碼:

木匠、阿姨及當家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