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SENSE隨筆130910你不是我,你怎會明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10/sense%E9%9A%A8%E7%AD%86130910%E4%BD%A0%E4%B8%8D%E6%98%AF%E6%88%91%EF%BC%8C%E4%BD%A0%E6%80%8E%E6%9C%83%E6%98%8E%E7%99%BD%EF%BC%9F/

SENSE隨筆130910
你不是我,你怎會明白?:《哲學探索》下篇
執筆人:蟬

〈楔子〉
飽歷情海滄桑的SoChun終於遇上心目中的女神,深深愛上她而不能自抑,遂向她表白…..
女神卻加婉拒,並謂之曰:「你真係好好,但我同你之間好似欠缺一種 feel,對唔住。」 SoChun不明所以,便追問道:「女神啊!妳可否告訴我所欠缺者何feel呢?」 女神答道:「唉,我唔知點同你講,反正欠缺了一種感覺,你唔係我,你唔會明架啦。**」

〈隱私語言〉
Def. 隱私語言 private language是指一種描繪或表達個人心理狀態和活動,而且只有使用者才能了解的語言。*** 它有兩種特性:
1.任何人不能用「日常語言」去解讀這種符號,因為它不能轉譯成日常語言的概念;****
2.別人不能用經驗和觀察的方法來理解這些符號的意義,因為它指涉的是別人無法觀察的內在感覺。****

究竟女神是玩弄著SoChun,還是真的 “有口難言”呢? 維根斯坦認為應該是後者,他進一步派sense,認為隱私語言根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女神壓根兒沒法描述她內心的那種feel。

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將“自我”的唯心論觀點帶到哲學發展的中心。隱私語言紮根於自我觀念,認為思維的主體是「自我」,是不可觀察的。語言只是思維的外衣,所以語言的本質應該是自我思維的,是隱私的。****

在上例中,女神指出的是:心理現象是主觀的,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知道。
維氏卻辯稱主觀並不代表隱私。*** 人們對外部世界的感覺是主觀的,但同時也是共同的***,人們可以確定個人感覺到的現象和他人的觀察是相一致的,那怕任何人均無法描述出自身的感覺。

維氏著名的例子*****:每個人都沒法描述出自身對「綠色」的感覺,因此也就沒法保証每個人對「綠色」的感覺是相同的。*** 但是基於存在著外部校正,例如 “嫩草是綠色的” ,人們可以確定個人感覺到的現象和他人的觀察是相一致的。即大家都確認甚麽顏色是「綠色」,就算骨子裡大家對「綠色」的感覺不盡相同。

〈經典案例〉
維氏以著名的「疼痛」例子去證明隱私語言是不可能存在的。

疼痛是個人感受,那是別人不可能感受得到的,人們甚至不可能確定別人是確實還是假裝感到疼痛。 既然欠缺公共語言來描述疼痛的個人感受,便有理由相信存在著一種隱私語言去表達出疼痛等隱私狀態。
維氏指出這種說法是錯誤而且無意義的。

運用疼痛這詞的前提是承認疼痛是每個正常人可感覺的。
當兩人買了同一支股票而輸同樣多的錢,日常語言會說“他們兩人感到同樣的痛苦。”這裡“同樣”的運用並不是心理科學嚴格的、精確的意義,而是日常語言的用法。 如果要嚴格地指出兩人感受的痛苦是不同而不能互相了解,情況便好像指著一張桌子說“這桌子和昨天的桌子不一樣。”這是錯誤地運用語言。

另一方面,若疼痛的 “隱私性”意味著只有主體才知道是否真的感受到疼痛,則別人無法質疑他是否真的感到疼痛。“只有我知道我是否疼痛”這隱私性的解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不能被懷疑,亦不能被別人所知道。**** 所以,女神只是虛恍一招便將SoChun耍得頭暈眼花。

如前文所述,維氏以 “語言–遊戲” 來指出語言是一種類近性的命名遊戲:需要遵守規則的活動。 在日常語言中,遵守規則的標準是社會實踐、生活方式、或者社會成員之間的“協定”。***

而隱私語言則是一種“自己立標準,自己執行”的行為。***
舉例:女神要每天都在日記中記下自己對SoChun特殊的內心感受,每當某種感覺發生時便寫下“衰神”這隱密語言的符號。 如果她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確定每次的感覺是一樣的,否則便不能都把它叫做“衰神”。

維氏指出女神是不可能為衡量“衰神”感覺定出標準的。 當一個人的主觀感覺就是遵守規則的標準時,他永遠也不會犯錯。 這種所謂的訂立規則的標準實際上是取消了規則,取消了正確和錯誤的界線,隱私語言因此並不是一種語言。*****

奉勸SoChun還是不要妄想能得知女神芳心的秘密,乖乖地逆來順受,安於天命更為理性。

參考
1.《維根斯坦與哲學研究》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Wittgenstein and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997, Marie McGinn

2.《維特根斯坦》,趙敦華,1988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84

大媽來了,你怎辦?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dte.html

   昨天,一位老同學老股民高手發來信息說,他覺得眼前股市階段性風險越來越大,所以開始減倉了。問我:“怎麽應對?”我說:“我眼睛不好,早就把盤子交給別人管理了,而且絕不過問與幹涉,任何結果一概都認。這才叫相信人嘛!”

   誠然,風險是漲出來的,漲得越厲害,意味著調整的時間也就越臨近。盡管我是個對股市根本性看多的“死多頭”,從不回避和畏懼任何級別的調整或熊市,但總不能把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別人吧?應該考慮別人的具體情況才是吧?於是乎,最近朋友們與我交流,我總提醒他們註意風險,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頭腦發熱,一味地往里沖,要想想:一旦大調整來到,怎麽去扛住?

   今早,連A股第一“死多頭”老沙也說:“向4000點發起猛攻前需要一次整固。”

   特別是,昨晚手機推送過來一則報道:“大媽為了炒股改廣場舞時間。”其中還說,大學生炒股也熱起來了。

   當前,股神輩出,新股民嘲笑老股民,尤其是大媽來了,你怎辦?

   面對當前形勢,有位老兄說得挺逗的:“選擇你們能睡得著覺的交易吧,如果你滿倉睡不著覺就半倉,半倉睡不著覺就空倉,空倉睡不著覺就滿倉,都睡不著覺——就去精神病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35

年輕只有一次 你怎能選擇沒活過? 周顯

1 : GS(14)@2017-06-25 12:24:42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7569
我曾經是另類(weird)文青,現在是文中,快要成為文老了,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對文壇的興趣依然未減,至今仍有創作小說,也有編寫電影。此外,對於本地新晋文青,也不十分密切地注意,記得當年向西村上春樹初崛起時,我千方百計找到他,約他吃飯,渾水自然是我的好朋友、好拍擋,出版社簽的好幾位新作家,都是我推薦的。至於近日,則留意到一位產量很少的blogger:

「Carrieshen,一個剛畢業的廢青,曾主修心理學,副修新聞與傳播學。很喜歡旅行、攝影,和設計。很想融合這些興趣。由13歲開始第一次旅行,暫時踏足過23個國家。最近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

她寫的那種少女散文,靠的是feel,好或不好,只是主觀感受,沒甚麼客觀評論可言,也不符合本欄的主題「投資就是生活」。然而,她對生活的那種態度,卻不失為某一type年輕人的典型,值得拿出來討論。

話說她愛的,如《Memento》、《小王子》等,都是文青熱門,但最喜歡的電影,是《Into the Wild》,看了十六次:Christopher McCandless是優等生。畢業後,把二萬四千元存款捐給慈善機機,燒掉所有的錢,遺棄了汽車,乘便車去阿拉斯加,身上只有一把來福槍、相機、簡單的野營裝備,若干書籍,包括野外生存指南,在荒野中生存100天。路上,遇上一些人,協助並開導他。

他堅持理想,去到阿拉斯加,進行遠離俗世的野外生活體驗,這過程令他明白了世道,當他計劃回歸社會,碰上了河流漲期,無法渡河,後因誤食有毒植物而死。他在車前照相,然後躺進睡袋去世。

拋棄現實、尋求理想,再加上dying young,是令文青振奮的永恒題目,這好比轟轟烈烈的愛情,人人很想做到而無法做到,才構成了它們大受歡迎的條件。carrieshen說:「這是一部陪我走過中五、中六和大學四年的電影,也是它讓我大二的時候夠薑用一萬多港元獨自遊遍整個歐洲。很記得當時我每逢一個人坐火車、或是自己在山林裏害怕的時候,就會打開電腦看這電影。」

當她畢業後,「原本想要瀟瀟灑灑去一年Working holiday,卻因找到了一份自以為很了不起的Gallery Intern而無了期延遲,怎料那只是一個疑似機會的騙局。無人工的Intern消耗了不少錢,面對即將要還的學生貸款,我也不得不像別人一樣先找一份工作來「暫時做住先」。朝九晚六,日日逼差不多三個小時的地鐵上班下班,沒有為自己的存在而有甚麼知覺,然後我終於成為了那個當年自己最憎恨的大人。」

我是少數支持年輕人多做浪漫事的理財專家,《理財密碼》的主題,正是把人生快樂極大化,而非賺最多的錢。少年時,讀過不很有名的女詩人方娥真的一句詩:「年輕只有一次,你怎能選擇沒有活過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