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即使是早期成功的天使基金,也會有很大的比例不能夠複制自己過去的成功。

一想到鳳姐都進入這個行業了,VC紮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一年一度的江蘇籍互聯網老鄉會上,我奉好貸網CEO李明順之命主持了一個Pannel環節。 參加Pannel這個環節的CEO,一個已經融到了D輪成為獨角獸,一個已經完成新三板掛牌,一個B輪,一個A輪,還有三個都拿了至少一兩輪著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Pannel環節的題目本來是“2015年的收獲和感恩”,聊著聊著內容變成了“如何在創業的同時做一只天使基金”。臺上本來以投資為主業的只有我一個,但幾乎所有的公司CEO,所有的創業者,都打算在2016年打理創業公司的同時再做一只基金。

無論公司階段如何,他們為什麽都想做一只天使投資的基金呢?或者說他們的第一選擇不是來找我,做我們真順基金的LP呢?而是一定要自己幹呢?我很容易的無恥的這麽想。不過一想到連鳳姐都宣布進入這個行業了,就沒有什麽奇怪的了。天使投資的主營業務是給人家送錢啊,你追著給沒有資本創業的年輕人一筆幾百萬,哭著喊著做PR的目的是為了給人送錢,送錢給人有什麽難的?天使投資這個行業,門檻真的特別的低,低到所有的下崗失業人員,特指像我這樣的,都可以在名片上號稱自己是天使投資人。 

當然作為一個創業者,另外一個難言之隱是,創業其實不容易賺錢,很多賬面融資好多輪的公司CEO,表面上CEO都頂著成功者的光環。但資本結構上多輪融資之後,創業團隊其實已經變回了小股東了。公司賬上是堆了不少錢,但股份沒有IPO或並購變現之前要想個人致富,總不能貪汙吧?就算是公司老大,其實也只能過著苦哈哈的過著清貧日子。 更不用說那些雖然一路拿到B輪、C輪,但公司還在找新方向的CEO們了。

有個連續創業者,一路都拿著著名基金給的錢到C輪,公司最終找了個不溫不火的方向維持業務可以掛新三板。CEO對資方有所交代之後,主營業務就不上心了,開始批量做起種子投資孵化器。CEO在和資本長期博弈中擁有了媲美FA的人脈,加之比一般VC更懂業務,不少公司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估值很低進去的。你還別說,真比主業賺錢來的快。 

最近還見了好友麥剛,除了敘舊,麥總告訴我他大概有6、7個月沒有投天使階段的項目了。我攤了攤手,說“我們大概也有4個月沒好好投了,大部分時間用來做投後。” 最近這四個月我們真的只出手了2次。作為一個創業期的早期天使基金,其實我們還是很勤奮的在市場上看項目的,出現這個情況,要麽是我們的標準提高了,要麽是市場里項目質量下降了。 我請教麥總分享了理由,麥總說了句經典的話,“我在國外休息的時候,別人以為我躲過了很多機會,但我錯過的可能只是風險。”

在天使投資這個賭桌上,投還是暫時不投,其實都是為了各自對結果負責。麥總是著名的天使投資圈的活化石,成功秘訣是一直有投的公司做的不錯,天使投的錢可以溢價退出,只有這樣投資人才擁有繼續賭博下註的資格。在天使投資這個門檻貌似很低的行業里,很多人意識不到,能活下來,其實真的是不容易的。

而我們這些老兵,越投越有敬畏之心。我們其實共同意識到的是,在這個過熱的天使投資市場里,風險已經在大於機會。越來越多的PE、VC自己投天使,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成功者跨界進入天使投資,互聯網創業成長起來的創業者們,更多開始一邊創業一邊投天使,甚至自己做天使基金的時候,天使投資的紅利期可能已經過去了 。

2015年全民天使的熱潮,至少讓獲得天使投資的公司,從數量上翻了10倍以上。市場里能夠投A、B輪次的基金,在資金供給上雖然也在增加,但沒有數量級的變化。供求關系變了,那麽接下去的事情,無疑是很容易推測的:天使輪的公司獲取後續融資的難度增加了10倍以上,2016年他們會因為沒有融到錢批量遇到麻煩,甚至於批量關門。而對於大部分天使投資基金來說,Portfolio公司融資困難,投資無方,管理壓力,退出吃力,可能是2016年的常態。

那麽後續帶來的,會是天使投資基金同樣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即使是早期成功的天使基金,也會有很大的比例不能夠複制自己過去的成功。過去令大家成功的市場環境過去了,自我調整成為必然。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真正聰明的早期天使機構同行們,都在迅速擴大資金規模,令得他們看起來其實更像VC。著名的阿米巴基金,2011年底進入的市場,一期1.5億人民幣的規模,回報據說4年帳目超過15倍,現金回報迄今也已經超過2倍。但二期選擇直接跳轉8億人民幣基金規模,開始投B、C輪,我想這是天使行業的一個縮影。 天使基金到了1億美金以上,總不能還只投天使了吧?至少在後續輪次里的競爭,還沒有像天使階段那樣供需發生過急劇變化。

很多天使投資,和天使基金的成功一方面源自各自的積累和理解,一方面其實是進入市場時間點的成功。包括真順基金,我們是在2014年7月進入市場的,正好趕上了一個大牛市的尾巴,我們上半期天使投的很多公司,都借助2015年之前的一級市場大牛市,迅速完成了A、B輪的融資,下半期很多基本面其實不差的公司,僅僅在融資上面臨的挑戰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所以坦誠的講,在短時間內做到基金賬面高倍數的回報,未來能否複制,是一定離不開天時的配合的。

中國的天使投資行業太短,我們只能引用美國VC行業的數據為例。1995-1997年VC行業帳目回報也放了衛星,後面有2000年前的大量IPO和科技股泡沫。但即使這樣百年不遇的情況,只有95和96年成立的基金,最好的5%大概一共只有4個基金,最終獲得了10倍以上的回報,排名前十的25%的基金只有3-4倍回報,趕在泡沫期前下註的普通基金的只有2倍回報。如果你是2004年進入市場的,那麽更慘,最好的基金也只是在3-4倍回報,大部分基金在10年之後,大概只能給LP們還本,並且基本不帶利息的。如果這個推斷在天使基金市場也成立的話,那麽進入市場的時間點對於大家獲取的最終匯報,也同樣會起到非常大的影響。

怎樣的公司才能穿越牛熊,成為長期牛股?

但是,我們依然相信一個詞叫做"積累",有足夠的積累的機構,是一定會戰勝大部分同行的。其實什麽事情都離不開“一萬小時法則”,剛進來天使投資這個領域的兄弟姐妹們,千萬別相信速成,千萬別看到別人速成了,就誤以為自己也會速成。我們看到2015年那幾家迅速推到10億美金最明星創業公司,其實是在最核心圈投資人的資本遊戲,也離不開他們背後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積累。和前面提的麥剛一樣,這個市場只要能一直活著,一直在積累中反思和複盤,學習和成長並耐心的積累,一直在賭桌邊上有繼續賭下去的資格,我們就有機會繼續創造奇跡。在這個日間擁擠的天使投資行業里,我們,先爭取當一名合格的“老兵”。

回首2015年的天使投資,我們發現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聯動超過我們預期,但本質其實就幾個關鍵詞:公司核心價值、供需關系、市場情緒。牛市來了什麽都會漲,資金和市場情緒會推動所有公司大幅上漲,不管你是好公司甚至是壞公司。在這個階段你投的多,籌碼就多,漲的就多。熊市來了,大家都嚇破膽了,越跌敢買的機構就越少,非常多的公司會從哪來跌回到哪里去,被打回原型。在這個階段,過去投的公司越多多,潛在麻煩就越多。只有非常少的基本面優異的公司,可以最終穿越牛熊成為長期牛股。

不論市場環境如何,真正好的創業者依舊會出發去創業的。我們所要做的事,只能是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隨時準備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