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脫胎換骨的重組(中) 股領袖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1/27/%E8%84%AB%E8%83%8E%E6%8F%9B%E9%AA%A8%E7%9A%84%E9%87%8D%E7%B5%84%EF%BC%88%E4%B8%AD%EF%BC%89/

在重組過程中,一般都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債務重組,主要由白武士與公司債權人展開磋商,希望可以通過削減債務金額,以解決公司燃眉之急。公司之所以落得清盤重組的下場,大多與資不抵債有關,所以最適切的第一步,則是展開債務重組。第二部分則是股本重組,白武士藉著重組過程,通常達致「供賣殼」的效果,一方面大幅攤薄原有股東的股權,另一方面則以此搾乾股權,又或者透過發行一些可換股的工具,使自己的股權有所增加,能夠牢牢地控制公司。

誌道國際(1220,前稱海域集團)的重組也不例外。首先,在其復牌建議中為止,公司的債務總額約十七億七千萬元左右,由於上文已談及公司有約八億元現金不翼而飛,令公司的償付能力大受打擊,種下了公司清盤的禍根。在其債務重組部分,主要有以下幾項要點:

  1. 公司向債權人分派$35,000,000;
  2. 向債權人發行157,600,000股;
  3. 向債權人授出認沽期權,承授人有權於六個月內以每股$0.1586出售股份。

第一與第二點的財技意義,在於大幅削減公司的債務總額,以三千五百萬元現金償付部分債務,其餘部分則透過發行股份補償,亦即以股代債的操作。至於授出認沽期權,則在於保障期權持有人的利益,萬一股價大幅下跌,承授人也能以相對較高價錢出售持股。

完成債務重組後,緊接著便是股本重組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幾項要點:

  1. 每三股舊股合成一股新股;
  2. 削減股本。每股合併後新股的面值由$3削減至$0.01港元;
  3. 於法定股本方面作出變動,公司最多可以印發高達二十八億股新股份,以及八億五千萬股可轉換優先股。

合股與削減股本的動作有關,理論上合股比例越高,其面值亦會按比例而提高,當公司進行削減股本之時,中間所能夠製造出來的「盈利」亦會增加。因削減股本而產生的「盈利」,一般都會用作抵銷公司的累計虧損,起著粉飾公司帳目的作用。

至於法定股本方面的變動,則與公司之後所進行的公開發售有關,所以筆者會留待之後才一併道出當中的財技意義。至於可轉換優先股的原理,就像次級債券一樣,除了令其持有人擁有轉換公司股票的權利之外,持有人可享有穩定的股息收入,而當持有人行使其換股權利時,便能藉此增持股權,因此這批股票的承配人,正正是白武士本人擁有。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股領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