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探秘以色列創業基因(二) ---- 把車厘茄帶到香港的以色列人


二十多年前,一個以色列人取道香港,來到廣東,在中山的一公頃試驗田裡,做起了農民。三個月後,一種學名叫做車厘茄(即迷你番茄)的品種種植成功,逐步進入了中國人的餐桌。
這個以色列農民叫阿龍,更具體來說,他是一名農業專家。19889月,通過「美國專家」身份的掩飾,以色列人阿龍來到了廣東,而中國和以色列建交則是四年之後的事了。
阿龍從小在以色列北部一個叫做Yodfat的基布茲(Kibbutz,以色列的一種集體社區,過去主要從事農業生產)長大,因此順理成章成了一名農業專家。阿龍沒有讀過大學,但是,在以色列,基布茲就是他的大學,掌握農業技術的他成為了一名農業專家,他一直對此感到驕傲。在以色列,做農民也很光榮,和米芝蓮廚師在法國受到尊敬一樣。阿龍和很多流散各地的猶太人一樣,沒有土地的祖輩們多數只能從商。
之所以選擇從以色列引入車厘茄種植技術,沿於19885月,一家進出口公司發現香港番茄市場63%的商品來自美國,而美國的優良番茄品種又來自以色列,於是他們與廣東中山市合作,請進了以色列農業專家,引進了以色列「理想型」番茄。這種番茄是以色列科學家經過10年努力,採用7000個品種的種子雜交成的。它除了果型和色澤美觀,水分少、含糖高的優點外,還能自然保鮮兩三個禮拜。
不過,由於中國和以色列1992年才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所以1988年阿龍是以美國專家的身份來到中山,掛靠單位也是一家美國公司。就這樣,阿龍帶著老婆仔女來到了中山,入鄉隨俗地被取了一個佬味十足的中文名。
中國從此成為了他人生裡的最大一塊拼圖,他當時是經香港過去的,到了中山之後,阿龍發現,中國的番茄一般都是在沒紅之前就要摘下來一直放到紅為止,否則青色的時候很硬,本來中國人也沒有吃沙律的習慣,一般都是做熟來吃。
上世紀80年代末,廣東的鬼佬寥寥可數,中山更是如此,他和家人因此住進了當時規格己不低的住宅,一棟靠近中山市農業委員會的普通居民樓,沒有電梯,水泥地板。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在以色列已經習慣了電氣化的住宅,而且出入都是以車代步。在1988年來中國之前,阿龍對於中國沒有任何概念,相比於其他以色列人前往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的風潮,他之所以來中國,是對遠東地區的憧憬,也全憑馬沙夫計畫的實施。
馬沙夫是以色列國際合作中心的希伯來語簡稱,是以色列外交部1958年成立的一個部門,其目標是與發展中國家分享以色列快速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和技術。
以色列面積狹小,再加上多為貧瘠之地,農業只能通過科技實現突破,也因此在滴灌和溫室栽培等領域,以色列一直都位居翹首。以色列農業給GDP作出的貢獻是1.4%,而且1.2%的人口養活了所有以色列人(總人口為805.9萬,來自2013年世界銀行資料),還實現了每年40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值。
有意思的是,起初在中山,還是後來在廣州和珠海,由於廣東氣溫高,不像在以色列那樣要在溫室種植番茄,都是戶外進行,倒是過多的雨水讓他們憂心,每年雨期,珠三角每次大雨都會讓他緊張得不得了。
強國是農業大國,祖祖輩輩和土地打交道,農民像程式執行一樣,踐行著跟隨節氣變化的各種規定動作,幸運的是,只用了三個月,以色列車厘茄種植成功,該公司隨後聯合農場以及以色列一家種子公司建立了一家番茄合資企業,品牌命名為「紅美」,在銷往香港後受到歡迎,最高售價達到每噸2600美元,是以往大陸番茄出口香港最高售價的十倍,結束了內地番茄只能成為Cheap野的歷史。
再後來,為了進一步推廣,通過國務院引資辦,將番茄寄到了中南海,車厘茄番於是以一種從上至下的方式逐漸在中國推廣開來。
19905月,亦即待了近兩年之後,完成使命的阿龍離開了中山,在香港與人合夥開了一間公司,專門從事以色列農業技術推廣。在那段日子,阿龍就忙碌奔波於世界各地。終於,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他決定待在北京。在北京,他成立了以色列亞洲集團,專事技術轉讓和項目融資等業務。2007年,阿龍的大兒子易福得在法國研修完葡萄酒專業,也去了北京,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葡萄酒也是農業的一部分,父子倆終究算是一脈相承。
現在,阿龍仍是以色列基布茲的一員,他說那是他的根。雖然已經在北京待了十多年,他還保持著典型的地中海飲食習慣。而且,每天的沙律裡,總少不了番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